返回第8章 敬文堂却不敬人(1 / 2)风水师的救赎首页

夕阳的余晖,透过敬文堂的宽大窗户,照在学生们的脸上,映出他们专注的神情。灯光洒在刘教授的身上,映照着他眼中的智慧和热情。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他精彩的演讲,演讲的主题是《风水文化与华夏文明》。

“风水,就是在地球的运动规律中,所产生的种种自然现象。比如地球的公转,以五个十二年组成了六十甲子的周期轮回。在每一个回归年中,又分出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而地球的自转,则以阴阳的形式产生了昼夜之分等等。无论是远古人类,还是现代人类,都改变不了这种自然规律。”

刘教授的嗓音浑厚而充满力量,他的话语如同磁铁一般,牢牢吸引了台下每一位学生的目光,他们听得如痴如醉。

电脑屏幕前的我,却听得都有些晕头转向啦!马上按下暂停键,点上一支烟,深吸了一口,让烟雾缓缓弥漫在空气中。思绪随着烟雾缭绕,回想起刘教授说的那句话。

我想:“风水,是地球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吗?这一观点彻底颠覆了我对风水的习惯性认知。风水不是迷信,我认同,但按照教授的理论,风水这不就是科学了吗?”我一时间脑袋真真的转不过来。行了,还是继续往下听。我重新聚焦于电脑屏幕,按下播放键。

“既然人类改变不了运动规律,改变不了自然现象,那么就必须去面对它,想办法利用它。这就是对待风水学应有的态度,比如说,看一个建筑的风水好与坏,吉与凶。就是要看这个建筑是否符合自然规律。”

我仿佛明白了一些道理,对于刘教授所说的“符合自然规律”,我开始深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显得尤为重要,或许风水学正是这样一种智慧的体现,而并非什么神仙鬼怪,盲目的迷信。”

“那么什么是自然规律呢?”刘教授停顿了片刻,眼神仿佛在观察学生们的反应,这也是我脑海中出现的问题。

刘教授微笑地继续说道:七千年前我们的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不断地思考自己所处苍茫世界的变化。突然他发现眼前的天与地之间形成了一个“一”,这个“一”字中包含着天地,蕴含着阴与阳,阴、阳合二为一,这就是太极呀!伏羲老祖发现阴阳的过程,就是传说中的“一画开天地”。

“一画开天地,我好像听说过,但是具体怎么回事,我并不清楚。听教授这么一讲,我瞬间开窍,仿佛眼前变成了一幅动态的画卷,将我带回那个遥远的伏羲年代。”

刘教授继续讲道:阴阳这个概念,导源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老祖所创立的八卦和《易经》,是华夏上古先民对世界的朴素认知。古人发现,我们生活在两仪世界中,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昼与夜、寒与暑、生与死、男与女、雌与雄等等,都是由两个不可分离的对立面所组成的。所以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

电脑屏幕上,学生们听得入神,我也不例外。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八卦吗?”刘教授问道。

“听说过.....”很多同学回答。

刘教授微笑着说道:“中国人呀!很神奇,我们的先天记忆中就对八卦耳熟,从小就听说过八卦。但是耳熟却不能详。”

我心想:“是呀,我就是这样!”

刘教授:“很少有人知道八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孔子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八卦为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所创,距今大约七千多年。相传伏羲老祖仰观天俯瞰地,潜心研思我们的世界,用他伟大的智慧推演出一套表示世间万物的符号系统——先天八卦。先天八卦蕴含着时间和空间的自然规律,以及我们人类的生存法则。”

讲台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先天八卦图。

刘教授向同学们依次讲解了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和环境风水八卦图。他将风水文化的精妙之处与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相互交织,剖析得淋漓尽致。学生们被深深吸引,眼神中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