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魏襄王之殇
作品:《 大魏战国纪》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父王,是遫儿,遫儿回来了,秦国没有为难儿臣,河外地和封陵,都要回来了。”
听到河外地三字,魏襄王的眼中突然有了神,竹枝般苍老的手颤抖的伸出来,握住公子遫作揖的手。
“河西...河西...河西!”
魏公子遫眼中闪着泪光,他的父王老了,糊涂了,他紧紧握住魏嗣的手,那双冰凉的干柴已经只剩下最后的薪火。
“父王,你的手好冷,儿臣给你暖暖,儿臣给你把火炉放近些。”
魏公子遫慌张的把火炉往前推,魏襄王魏嗣抬头望望公子遫,又看向火炉中的星火,直到丝丝热温传到手中,他才终于开口道:“遫儿,父王要走了。”
摆弄火炉的手停住,他抬头望去,正迎着魏嗣充满希冀和慈蔼的目光,一瞬间公子遫如止水般沉静的心慌了,泪水溢出,魏公子遫跪伏在地上,口中喃喃:“父王千秋无期!父王千秋无期!”
老魏王笑着摇摇头:“何来千秋无期,不过都是些宽慰人心的话罢了。”他抓住公子遫的手缓缓起身,走到一面悬挂的牛皮地图旁,伸手摩挲着魏国西边的领土,那上面标识的每一座城池之上都插着秦国的战旗,当年他的父亲魏惠王正是站在这张地图旁,将魏国交到他的手中。
老魏王叹息一声,他说:“你父王年轻的时候入质秦国,亲眼看着秦人由弱变强,魏国成片的领土被其吞噬,那时我便想着,若是我为王必能重振魏国,收复失地,可这么多年过去了,魏国不仅没能复兴,反倒越来越弱了,这时才想到,其实我的父亲维持偌大的魏国是有多么不易,遫儿,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统治魏国二十余年,魏国国不能富,民不能强,浑浑噩噩,不过苟延残喘罢了。”
魏公子遫道:“一国之势,又岂在一朝一日,父王莫要担心,只要我等同心协力,共治魏国,魏国定会好起来的。”
“好起来,哈哈哈,遫儿啊,如何好起来,秦人以卫鞅变法而致强,而我大魏更是在其前变法,落得如今田地,只能勉励支撑。”
“父王,”公子遫低下头,为魏相多年的他自知无力反驳老魏王的话,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又久已变法,国内贵族势力根深蒂固,当今天下就算再诞生十个卫鞅恐怕也拯救不了如今的魏国。
老魏王见到自己培养多年的嫡子沉默,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失望,他一直渴望魏国可以出现一位雄主却不得,如今观自己的嫡长子,也不过只是守成之君。然而他终究是年长在位多年的君王,他很清楚,就算是他这个久掌朝政多年的老子也只能勉力支撑,又怎敢奢望后辈有更多的长进。
尤其在这种君位交替的多事之秋,没有主意恰恰是最好的主意。
“你不回答我,也是好事。魏国如今就是要朝秦暮楚,左右逢会,亦步亦趋,唯有跟在那些强国后面,苟延残喘,积蓄力量,才有可能存国、保国。”
“父王!”这话说到公子遫的心坎里,后者直接跪在地上,哽咽道:“孩儿不想!孩儿不想魏国遭受如此之辱,他秦国一使者,入我魏,待之如上卿。趾高气扬,即便我等忍气吞声,过不了几年仍旧免不了兵灾之祸!”
老魏王波了口浊气,他感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急促,整个世界都仿佛模糊起来,他很清楚,自己时间不多了,他伸手指着那张巨大的牛皮地图,喘着气,面色狰狞:“如今的天下,便是如此!大争之世,诸侯百国,强则强,弱则亡,短暂牺牲求来的和平与苟且,总比彻底的败亡要好,至少我们魏国如今还有希望,你记住!若有一天魏国不存,魏国之士大夫皆可入秦而仕,可我魏氏一族则必亡!”
“我们没有退路!”
魏公子遫盯着老魏王硕大猩红的眼珠,嘴角不停地颤抖,一下泄下了气,“孩儿...谨遵父王之命!”
魏嗣点点头,他凝神忘着眼窗外炽白的积雪,喃喃道:“我死之后,你命太史将魏国宫廷内的纪年、文献全部抄录一份,随我一同入冢,若魏国果不能存,也算是给后人,留个念想吧。”
......
魏无忌在殿外吹了许久冷风,终于被魏襄王传唤进来,他看着苍老的魏王,面容枯槁,眼眶深陷,一双原本锐利的眼睛覆满浑浊。
看来魏襄王是命不久矣了。魏无忌心里嘀咕,同时也有些叹息,不管怎么说,这个老头也疼了自己一个月,他本来还想多多利用这个老头来显示自己卓越的才能,让自己的父亲魏昭王尽早的重用自己呢,现在看来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
“孙儿魏无忌,拜见大王。”
都说隔代惯,见到魏无忌,老魏王脸色的笑容浓了几分,他伸手道:“无忌啊,过来,牵着你王爷爷的手。”
魏无忌走过去牵住魏襄王的手,顿时感到刺骨的冰寒,心中顿时诧异,这老头一只脚已经踏进棺材板了,就算扁鹊复活说不定都要绕着走。
“无忌啊,过了今年,你也就该行冠礼了吧?”
“回王爷爷,孙儿还有十一个月便成年了。”
“好好!王爷爷呢,怕等不及,就先行给你做了一套冠礼服,吴埙!咳咳,吴埙!”
外头的宦者令吴埙慌忙走进来,将准备已久的冠礼服摆在魏无忌面前。
冠礼,这对于战国那个时代人而言是人生十分重要的一步,其意义不雅于现在的高考亦或是洞房花烛,因此在看到这件衣裳和衣冠时,魏无忌也是格外慎重,他抬头看了眼魏襄王,这老头虽然是魏王,但到底舐犊情深,只可惜他不知道,在他死后不久,自己苦心孤诣维持了二十多年的魏国就要被他儿子给败光了。
这并不是说魏公子遫有多菜,而是碰巧运气不好遇上了战无不胜的白起,接下来的伊阙之战,恰恰是白起的成名之战。
“无忌,那日你说冠礼之时才肯对王爷爷说的策论,可否今日就说出来?”
魏无忌愣了一下。所谓策论,即王族公子亦或是天下名士所书的铭篇,里头可以撰写自己的思想观点、可以叙述对一国政事的看法,又或者像孙武一般编写自己的兵书,如张仪一般论断秦国的邦交大策,总而言之,是战国时期读书人阐论自己思维的一钟章论,有专门的规格,可以是对话体,也可以是散文体,不一而论,其用途大概有三,一是传道,诸如孔子整理《春秋》,孔徒编《论语》,宣传儒家;其二则是为得到君主的赏识,从而光耀门楣,为一国大官,如商鞅献秦孝公《变法九策》、孙武先给吴王阖闾的《孙子兵法》;至于第三种,则是自娱自乐,其中尤其以道家为代表,比如庄周梦蝶,撰《逍遥游》以自乐。
而魏无忌腹稿的策论则是针对魏国目前的状况,做出的一些轻微的调整,既然想好了要让还没变成受精卵得秦始皇吃瘪,就得尽早做好打算。
可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他本打算在冠礼的那一天当着宗族长老、王公大臣的面读出来,以此来博人眼球、一鸣惊人,使魏人对自己刮目相看,而现在读出来,评判自己文章的就只有魏嗣和魏遫两人,鬼知道他们听不听得懂自己在说什么......
他看了眼一旁的魏公子遫,后者轻轻点头,魏无忌无奈,王命难为,他现在是非读不可了:“回王爷爷,孙儿之策论,乃强国之论,其所涉及有我大魏之边防、军制、政治、经济、外交。而首言之则为边防与军制。三晋列诸侯以来,我大魏争先,以改革强国,后虽秦国后来居上,概其原因则在于两点,一是我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发展艰难,二是魏国的改革并不彻底,贯彻力度也不如秦国。若欲强国,一则强军,二则进行彻底的改革。魏国如今之现状,想要彻底改革难比登天,为今之计,唯有强军。强军,则一在军人之强,二在军甲之利。军人之强,可强于数量、可强于精锐,其关键在于发展人口,强民体格,戍边练民。而军甲之利,孙儿听闻,墨家、公输家擅研甲械......”
“无忌!”
魏无忌正说的头头是道,吐沫横飞,忽而一声中气不足的低吼响起,魏无忌抬头观之,愕然见到魏襄王枯槁的右手指着自己,双目瞪大,凹陷的眼眶深处有一抹浊泪流下。
“河西...河西...河西!”
“咚!”
魏国大梁钟声响起,在大雪飞扬的城郭内传得额外悠远,经久不息。
史载,魏襄王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襄王嗣崩,子昭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