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88回 以人为师论文秘 正规国企流程细

作品:《 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这首自洛之越成为了本回故事的开篇。它的作者就是有着唐代著名田园山水派诗人之称的孟浩然。这首诗是他四十一岁时所做,他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读书,结果一事无成,实是愤激之语。既写了自洛赴越之事,又抒发了诗人的失意愤懑之情,同时刻划了一个落魄不羁,桀骜不驯的以酒抒怀的主人公形象。之所以选择这首诗开篇,说句心里话还是因为首句“皇皇三十载”。诗人孟浩然忙忙碌碌了三十年,文治武功,一事无成,他真的是太失落了。借古比今,我在国企忙碌了17载,再苦再难再乱的岗位和企业我也去了,也干了,也不负众望了,同样是忙碌了一番。我为的是理想和事业,可幡然醒悟之时,却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在那恬不知耻、猥猥琐琐之人的算计之中。呕心沥血之余看到的是无情的迫害与排挤,我曾迷茫过也曾困惑过。可时至今日,我懂了,我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从大局出发,从理想信念出发,就算我经历的只是一个害我的局,而我却对做过的事情无怨无悔。今日之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一个14亿人拥有着同一个梦想的时代,也许17年里我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堪回首的往昔。然而我却超越了历史上那些自哀自怜的文人,享受着曾经耕耘过的一切。说的太多您可能没太懂,故事还是要回到那个曾经不停的学习和奋斗的岁月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钱总对待这个无理取闹的老头儿真是气定神闲。可以说,人家既不慌乱,又不紧张。很从容也很镇定,说出来的话有理有据有节,有无懈可击之感。此时,我体会到了第一个道理,这也是大多数人不理解的道理。那就是为什么秘书岗位或者说领导身边的岗位,容易被重用或者是被提拔。曾几何时,我也曾经幼稚的认为秘书提拔重用的速度快,那就是会来事儿,会伺候人,会哄领导开心。您要是也这么认为,那您真的是大错特错了。从事秘书工作能够很快提拔重用,在我看来有六大原因:原因之一叫做了解。作为秘书常年在领导身边,秘书对领导的脾气秉性十分清楚,同样领导对秘书的为人处世,业务能力也是了然于心。也许你的能力或者是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强于秘书。怎奈,领导不认识你,不了解,他如何用你?因此,你想被重用,那么你必须首先出现在领导的视野里。说白了,就是领导对秘书知根知底,秘书对领导也十分了解,相互投脾气。尽管世上的能人很多,但谁也不会对一个自己不了解,摸不着脾性的人委以重任。职场中选将,谁都会首选自己了解的、熟悉的、能够驾驭的人。只有用这样的人,才不用担心自己看走眼、用错人、酿大错。为此,领导用自己最熟悉的秘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原因之二叫做忠诚。在职场中选择关键岗位的人,关键看忠诚。而秘书,恪守的就是一个忠字。这样的人,用起来自然放心和安心了。举个例子,当年有着党国第一支笔的陈布雷先生和蒋委员长提出四大家族的腐败时,蒋光头说了四个字“书生误国”。我们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仅从秘书业务角度出发陈布雷对蒋光头可谓义胆忠肝无比忠诚。可结局呢?陈布雷听到了“书生误国”四个字就无法承受了,服毒自杀,以谢委座。要说当时陈布雷是我党重点争取的对象。可陈布雷本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愚忠之道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秘书的职业道德叫做忠诚。原因之三叫做师承。你别看秘书天天拎个包跟着领导屁股乱转,好像没啥事。其实,他们是职场中惟一一个有人手把手教他们做“官”的特殊群体。有句俗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秘书就是没吃过猪肉,但见过无数猪跑的人。由于他们天天跟在领导身边,领导对大事怎么解决?遇小事又如何处理?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时间一长,对如何做官看都看会了。所以,对秘书提拔快,不足为奇。原因之四叫能力,之所以能在领导身边做秘书,尤其是较长时间做秘书的人,他们的个人能力用不着怀疑。因为秘书行业,对于个人综合素质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能写、能说、能办事、会协调,可以说你如果把秘书这个角色干好了,当领导是没有问题的。原因之五叫做平台。秘书在一级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身边,他们可以有最简洁的途径,在组织内最高的高度去看待组织的全貌。当然,稍微聪明些的秘书,组织的运作流程也就在不经意间了然于胸。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在组织内具备相当高度的平台,才让秘书们从事未来的工作有了驾轻就熟之感。拿我举个例子,我从事六年半的办公室工作之后,就又去从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工作。这项工作在理论上抽象难懂,不好掌握。可是在我看来那些质量体系却似真山真水般在心中运动。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之所以搞体系工作容易上手,那就是我曾经很长时间,在一定的高度的平台上去观察过这个企业。只不过现在,在我的大脑里再把这些流程和职责分工加上标准的序号罢了!原因之六叫正规,有人可能会问,还有不正规的?答案是肯定的。以上五个因素都是建立在正规企业、正规制度、正规流程的基础上的。试想,你的领导就啥也不懂,遇到困难就像个孙子似的,谁也弄不懂不知道他是通过啥手段上来的,你能学到啥?你能有啥高度?他越了解你,你就越孙子。他都没能力你上哪有能力去?你还忠诚,你越忠诚你就越像个孙子!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我这发散性思维就是改不了,尽量克制吧,一秃噜就说了六条。那时我就一个小屁孩儿,真正能理解到的就是原因之三“师承”。作秘书也好,作其他岗位也罢,就要以人为师,博采众长,利用好现有平台,不断的丰富自己,这才是初入职场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我拿到了钱总批复后的文件初稿,快速完成了最后的修改。然后拿出了绿色的行文审批单,开始认真的填写起来。这季度行政工作要点,要通过起草、校对、修改、传阅、再修改、行文、印刷、发放等等一系列的手续。就但说这行文,就得再经历校对、审核、签发的过程。可是这份文件从起草到最终发放一般不会超过七个工作日。等我拿着这份文件找谭主任签字时,谭主任喜笑颜开的说:“行啊,小关,你和我一样都是急脾气的人。手头儿也利索。上年度四季度的工作要点完成情况,我去检查,我去写总结。你连看看过程。从这一次开始,这项工作我就正式交接给你了。我也算彻底熬出来了。”他一边和我说着,一边在行文审批单上审核栏里写上了“同意,请编号打印。”当然他还在校对栏里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我拿着这张审批单又找到钱总,请他在签发栏里签字。这套行文流程应该说非常的严谨,666厂本来每项工作流程都是非常严谨的。试想,一个企业能在不同政治体制,历史背景,管理机制下生存至今,经历了足足75个年头,如果没有强大的管理底蕴,没有深厚的管理基础,没有多少代人管理智慧的沉淀,那早就被历史的潮流拍死在沙滩上了。因此,我想某些心怀鬼胎的管理者,一定会在漫漫长夜里苦思无眠。不停的咒骂自己,自己怎么这么废物,干好一个企业不会,干死一个企业也做不到。666厂就是凭借着她一股子强大的管理惯性生存到了今天。即便到了今天,哺育培养了无数人的666厂还在经历着不为人知的磨难……

我就是这样在经理办公室,通过秘书的工作,一个材料一个材料的接触,一个文件一个文件的熟悉,一个制度一个制度的了解,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学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工作。我的职业生涯里起草发放的第一份红头文件就诞生了。由于文件附件需要油印,当我把它们复印装订好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钟了。这一大堆是行政秘书陶阳帮我一起印的。我们两个在经理办的储藏间里,一个人推滚儿一个人翻页儿,忙活了好长时间。陶阳一边干活儿一边抱怨的骂街说:“去你哥的吧!你也太尼玛能写了,写尼玛这么多,这不是把自己给办了吗?”我也没好气儿的说:“要不下回你写?”说完这句我就后悔了,我明知道陶阳干不了这个活儿,要是有秘书能干,还让我到经理办干嘛呢?我这不是当着矬人说了短话吗?可还没等我跟陶阳说声对不起,陶阳却是嘿嘿一顿傻笑的说:“你想嘛呢?谁尼玛给你写,还不快点印嘿嘿……”这下倒是把我给造蒙了,丈二的尼姑摸不到头脑。我看了看满脸傻笑的陶阳,我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啊!有时打败你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句话,而是一根儿筋。等我把印好的35份文件和发文单都摆好时,明显时间已经不够了,快下班了。看来今天文件是发放不下去了,明天再说吧。刚进办公室的我,那时就连这样的事情也不敢擅自做主,我得跟主任说一声儿。刚刚给我签字时,他还在屋里,这么一会儿人不见了。这办公室的领导就只有副主任严雷在,我和他说一声儿得了。我来到严雷近前,咳嗽了一声。正在看文件的严雷吓了一哆嗦。严雷皱着眉骂道:“我靠,你怎么跟鬼一样,走路没声音呢?”我也笑了,逗他说:“你看个文件这么投入?不对吧,是不是走神儿了?”严雷是个耿直的汉子,他也懒得跟我兜圈子,不耐烦的说:“我用你管我?你要干嘛呀?”我这才和他说,我打算跟主任说一下,快下班了,文件明天再发。严雷长出了一口气说:“老谭开经理办公会去了,你就明天发吧,一会儿就下班了,你发给谁去。”我谢过严雷,转身刚要走。我又想起一件事,又问严雷说:“经理办公会,咱们主任也参加啊?啥时候变经理了?”还没等严雷张嘴,一边的陶阳又开口了:“去你哥的吧!办公室主任不是进去记录的嘛,他就是记没有发言权!”陶阳真是热心肠,一句话就让我秒懂了。看这么热心的陶阳这么帮助我,我得冒点坏,逗他一逗。我转过身来看着陶阳又摇头,又叹气。给他弄慌了,他一慌就开始主动说话:“去你哥的,你尼玛在那不楞脑袋干嘛?我哪里说错了?”我坏笑着说:“你没说错,我是感慨办公室主任不好当,进去了甭管别人说的对不对,就是个低头记录。陶阳你这么实在,等你以后当主任了,看他们这些领导哪说的不对,你得拦住了就批评。”您说我这不就是快下班了,跟陶阳开几句玩笑嘛。哪成想引出来陶阳一语惊众秘,办公会场争吵声……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本周第二更到这里就结束了。由于男二号毕建加入书友群,让这部作品有了更加亦真亦幻的感觉。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本故事纯属雷同,如若虚构纯属巧合。因此莫要学人家对号入座,以免带来困惑。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群群号:473430079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起点或阅读为我投推荐票。起点地址:hpsbkqiianinf101109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