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回 蜀南竹海全竹宴 宜宾车站谈信念
作品:《 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之所以选择了这首词作为本回故事的开篇,是因为我的四川之旅即将画上句号,又要回到那电话铃声不断,突发事件难免,勾心斗角常见的666厂经理办了。虽然这些天旅途劳顿漂泊在外,却在心灵上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因此,我们的故事在离开四川的时候,就用四川诗人苏轼的这首词开篇吧。想想年轻时,只要离开工作岗位时间一长,就开始挂念着工作,不需领导鞭策便急于回到岗位上。而如今,666厂的领导主动将我放逐在外,漂泊江湖,此时我却再也没有了半点的归属感,细细想来真的是和苏轼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要说蛀虫们曾经昏聩不堪,智商堪忧,可是经过多年的锻炼,他们也学会了许多害人的技巧。让我们这些怀揣着理想的人们,在陷阱中沉沦。真不敢相信这些蛀虫和余孽们什么时候就进步到了“杀人诛心”的地步呢?真的,要不是新时代的东风吹醒了我,不知道我还要在这陷阱中迷茫多久?大概这也是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这部故事的由来吧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导游小姐突然间唱起了山歌,还声称谁要是对得好,就嫁给他。老杨正拿我开涮,有一位一起来和我们培训的小伙子对起了山歌:槐花开到屋后头哟,眼泪牵起线线流喂哟。我问幺妹哭啥子哟,花瓣落到眼里头喂哟!老杨听罢一不楞脑袋讥讽道:“词儿还凑合,就尼玛介嗓子没戏。”我在旁边听老杨这一路神侃,我都乐岔气儿了。在你来我往的对山歌的歌声中,我们完成了高空缆车的项目。在离开蜀南竹海之前,最后一个项目那就是午餐吃全竹宴。导游小姐介绍说:“全竹宴是以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汇成的,令人大开眼界、垂涎欲滴。竹海全竹宴共计有十多个大类100多个菜品,每一道菜都与“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竹的根菌,到竹笋、竹竿,再到竹的枝叶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素雅醇香脆嫩,让人垂涎欲滴。山珍第一珍竹荪,除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外,更是高效抗癌的良好药物,为八方游客所喜好。“全竹宴”的各个大类又有许许多多的烹饪方法,根据厨师的技艺和消费者的需求,可烧、炖、炒、烤、蒸、煲、烩、凉拌等等,是游客们到蜀南竹海畅游之际的必品佳肴。”在导游小姐的介绍下,我们这群连累带吓的人们都还真有点饿了。进了餐厅,坐在桌边,看着一道道精美的竹子系列的菜品端上来,让人耳目一新。这全竹宴吃起来格外清香,就是吃完了感觉没怎么吃饱。尤其对于我这样的肉食动物来说,更是杯水车薪,不够填牙缝的。老杨吃完了对着餐馆儿门口的竹框镜子,一边剔着牙,一边左照右照。我看着老杨的神态,心中不免好笑。您说这满嘴牙几乎谁都不挨着谁的老杨,他怎么塞得牙呢?全竹宴没有藕啊?套眼儿里面也不可能。尤其这对着镜子还左右端详,更是不解其中的深意。我过去问老杨说:“老师傅,您这对着镜子左照右照的,看出什么不妥来了?”老杨则无所谓的说:“介有嘛妥不妥的,我主要看看我的眼圈黑没黑?”眼圈?黑没黑?这是什么意思?老杨看我一头雾水又说:“我吃了那么多竹子,竹笋,我看看是不是就快变成熊猫了。”老杨这个历经沧桑的老秘书,现在已经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可是他依旧不乏童心。
我们这次的电子报通讯员培训很快接近了尾声,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更是让我认识了高深莫测的老杨。掐指算来,我从五月七日离开滨海市到今天已经是整整五天了,在这些日子,我的心灵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当我在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列车上熟睡的时候,当我在三江口感慨自然景色壮丽无比的时候,当我在蜀南竹海的高空缆车上净化灵魂的时候,我似乎又回归了自我,找到了那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青年。但当我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些都仔细回味的时候,我又开始想念刘云,想念兄弟和同事,想赶快回到滨海市。老杨和我坐着旅游大巴赶回叙府宾馆,路上我们两个坐在最后一排,看着前面的导游小姐和对山歌的那位哥们儿互留通讯方式。老杨不禁摇头叹息说:“介哥们儿的岁数,弄么看都不像没对象的呢?介不是缺德嘛!”感叹了半天的老杨,一推我的胳膊说:“你弄么看的,说说想法!”我坏笑着看着老杨说:“缺德不缺德的,我不知道,反正下回我不跟他一块儿坐缆车。”老杨嘻嘻一笑说:“介倒霉孩子,脑子弄么长得,怎么嘛都能活学活用呢?”我和老杨回宾馆退了房间,又到宜宾市火车站买了一张从宜宾开往北京的通票,算计一下时间,我们能在13号中午到达北京。我和老杨是一起排队买的票,等买完了在宜宾火车站门口候车的时候,我发现老杨的车票有点不对,因为我看见老杨的票面上,写的是硬座。我很诧异,这回去的列车可是将近两天两夜的路程,已经快花甲之年的老杨受得了这样的奔波吗?想到这里我问起了老杨:“杨师傅,您这怎么是硬座啊?”老杨没了平时的笑脸,一把就把车票揣回了怀里,对我说:“硬座弄么地了,你管的着吗?”
是夜,小雨淅沥。我和老杨在宜宾市火车站候车,一同在站前小广场的门口避雨。我和老杨进行了一段令我终生难忘的谈话。老杨对我说的话,是从眼前的这张硬座车票聊起得。原来,按照滨海市显像管厂的规定,中层以下人员出差不能报销硬卧以上的票据。也就是说,普通职员无论你远近只能报销硬座车票,因此,老杨只能选择硬座车票。也许有人会问,老杨够会过得,自己把差额部分出了不就得了,那么大岁数,受得了吗?当时,我也是这么问的。老杨跟我说,他的老伴儿一直没有工作,女儿今年刚刚技校毕业也在待业状态。这些年来,这个家庭就靠着老杨不到2000元的工资过活,自己又怎么能舍得买一张卧铺车票呢?我听罢老杨的说的话,心中不免感叹,人生在世苦乐不均,不能总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还记得,我对老杨说:“杨师傅,您在领导身边工作。据我所知,显像管厂也有1500人,只要你和领导说一句话。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怎么也能给你女儿安排一个工作吧?”老杨和我说:“我自打参加工作以来,几乎就在领导身边工作。我一没破坏过企业的规矩,二没张嘴让领导给我个人办过一件事儿。从今天算,我还有136天就退休了,我何苦去打破我一辈子都没有打破的规矩呢?”要不是我眼见他买了硬座票,我是不会相信这样的话的。漂亮的话谁都会说,可一辈子做的事儿都无愧于心的,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我满怀着无比的钦佩和感叹,调整了一下情绪问老杨道:“你这么做,家里人难免会埋怨你吧?”我把话说到了这里,老杨神情有些落寞,他略加思索的说:“我爱人没啥文化,还有一身的风湿病。心情不好时,就埋怨我、数落我,说我是个窝囊废!我不和她一般见识,特别苦闷时就抽颗烟。刚才下午对着镜子照,其实是我发现我好像又有一颗牙松动了。可即便是这样,我也不后悔,因为我对得起自己的信仰。也许我到死都不会有钱,可我并不会觉得我很贫穷。相反,我觉得我非常富有,无愧于心!”此时,宜宾的春雨洋洋洒洒,细细如丝,带着无尽的地域风情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的面前。雨中有着独特的气息,渲染了整个春天最美的时刻。这滴滴答答间,春雨奏响了一曲春天的赞歌。无声无息间,这漫天的春雨滋润着世间万物。一声火车的长笛,唤醒了沉浸在万般感慨中的我。那远处带着七彩光晕的车灯,似乎照亮了我的归途
就这样,我和老杨在宜宾火车站上车时就分开了。因为我买的是卧铺车票,而老杨则是去坐了硬座。等我们到达了成都,挤上那个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时,列车长告诉我现在没有卧铺,先站着吧!此时我真是十分懊悔,因为要知道没有卧铺,我还不如去和老杨坐硬座。然而,等了20多分钟以后,列车长则是给我找到了卧铺,还让我交了普快与特快的差价,返给我相关的票据。当时我的心情是莫名其妙的,不是刚刚还没有卧铺吗?怎么这么快就有了,这火车20分钟一站没停呢,坐卧铺的谁跳车了咋地?当我来到这个卧铺车厢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列车员休息车厢,这里有十来个铺位是人家列车员自己休息的地方,腾出来卖给我们。我拿着车票,还是一张下铺。我安顿好了东西,倒头刚想睡。旁边一个身材略胖,个头不高,典型四川人模样的人对我说:“你着急睡啥子勒?聊几句,你也是航空公司的吧?”嘿,这四川大哥还真幽默,我要是航空公司的,我坐哪门子火车呢?我赶忙笑着对这位大哥说:“我不是航空公司的,航空公司的谁坐火车,坐飞机不好吗?”这大哥也乐了,他用手指了指他这边的三个人,又指了指我这边中铺的一个人说:“这有啥子好奇怪的哟,我们四个都是航空公司,坐飞机不花钱,可我们愣是差一点连卧铺都没买到哟。”记得伟大的思想家,尼古拉斯广坤曾经说过:“你就跟我在这扯犊子吧!”我就不相信,放着免费的飞机不坐,花钱坐火车,还补卧铺,难道是撑的?
虽然,当时我心里想的是这几个人骗我,但是我不能戳穿他们,我顺着他们说:“你们为了不占用公司的资源,自己花钱坐火车,真是好员工。”这位四川大哥更是不屑的说:“狗屁好员工哟,我们是害怕坐飞机不安全。”这时,我上面那位中铺的大哥探出脑袋问我道:“小伙子,五七空难你晓得不晓得啊?”五七空难我知道啊,在成都的茶水候车室里我就看到新闻了。的确那个事故非常的惨烈,可是这飞机不可能总是出事儿啊?他们怎么就这么担心呢?我一定要问一问他们的来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周第一更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一回的故事里我们写了和老杨一起返程时的故事。今日看来,我和老杨真的是有了殊途同归的感觉。不过,有了老杨的前车之鉴,我在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时,也经常督促刘云认真工作,鞭策女儿努力学习。理想和信念固然重要,规矩和坚守也不能放弃,可时时刻刻不能懈怠,不忘了充实自己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正如我们某部门常说的:国家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群群号:473430079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起点或阅读为我投推荐票。起点地址:hps//bkqiian/inf/101109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