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旻元 枕鹤
作品:《 枕鹤记》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只是,父母早逝,哥哥死于非命,她一个人苦捱,不诉伤悲而已。
裴城,即离江洲40公里远之小镇。
镇以城名,由来已久。
裴姓,乃旻元寺首任大和尚裴相之后代繁衍。
一直到今天,裴城十人中有七八人是裴姓。
在国内,应该有不少这样的因同姓同宗而固若金汤的小镇。
他们治家有方,共一方水士,繁衍生息。
又,裴姓子孙云游在全国乃至东南亚的和尚不计其数。
裴城僧人,行踪遍天下。
旻元寺复建与扩建,这一功劳,大概可以归于裴湘繁老师。
他耳闻江洲要复兴寺庙,遂打探到裴城高僧裴宗,三请四请,裴宗大和尚,回到江洲主持旻元寺。
不用怀疑,罗莉市长是一个彻底的党的好干部。
但,在江洲,她顺从民意。
其实江洲不止旻元寺一座庙。
有好事者统计,就当代来说,大大小小的寺庙不下二十多处。
只是,这旻元寺名声大,历史久远。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到此。
过眼烟云转成空。
秋妃一代的旻元寺,物是人非。
可是,没完,秋妃在谢颐公子逝后,一个人还要生活。
从旻元寺借住回到穹窿山脚后,筑草为庐。
名枕鹤园。
外观的确像极了小庵,隐在青山绿水之间。
是时,有慕名从京都而来的书生,求见面,多次均未得见。
倒是江洲百姓中有好读书的后生,每每希望秋妃这个昔日王子的教习官,能够屈尊讲学。
渐渐地,百姓中有尊儒好学之后辈,纷至沓来,小小枕鹤园,无论春秋冬夏,书声琅琅。
这真是可喜的事。
又,据枕鹤记专门章节记载,秋妃办学教习之余,夜以继日,整理编撰谢公子的文选。
撷骊阁的成稿被烧了,但谢公子随身所带的书稿,乃是修改了十几遍的草稿,一直珍藏在枕席之边,不曾散佚一页。
秋妃足不出户,除了教习,全部精力全部投入到抢救性的整理文选之中。
三载初成,五载成书。
由于过分辛苦,工作量庞大,秋妃的眼睛也几近失眼,腰弯的再也直不起来。
头发花白。
著书立说编撰文选,是多么熬心血摧人老的事情。
比起秋妃在宫中的诗作,后期的诗文,这一切的一切,与秋妃对文选的贡献来讲,小如草芥。
真否?
假否?
杜撰?
编造?
亦真亦假。
秋妃值得江洲的后人给她立碑造像。
就凭这一点。
唐老斋在枕鹤记里注入了很多情感,他隔着两千年,仿佛认定秋妃是他的知音。
为她的辛苦。
为她的贡献。
为她晚年的清苦。
只是,又有多少人像唐老斋那样真正潜心去研究秋妃,承认她的功绩。
可是,为什么石碑沉入天坑?
为什么大雨不止,天坑作祟?
谣言四起。
人心惶惶。
而世人最恶俗的对女人最有杀伤力的是,女人的爱恋。
秋妃是一个随性的人,又多有才华,更加率性耿直。
宫中那样的情形,不争不谋,只能死。
可是,流言像河,一直在淌。
陈辰写完这章,长长地嘘了口气。
在秋妃一代,有个著名的诗人,姓管的,曾经受到宫中乐伎班女人的拥戴。
凡有水井处,皆咏唱管生的诗曲。
但后来,这个唯美且娇嗔男诗人,却写了一首长诗,讽喻秋妃老矣,普通相貌,粗布裙衩,不值一睹。
一个写诗的男人,官做得虽然不大,但也在京都混着。
在脂粉堆里讨生活,对秋妃也只是以相貌如何评定。
可见其格调不高,品位俗气。
其话语也多不可信。
大概是因为,他就是史书里记载,专程慕名从京都赶来渚地,屡屡求见秋妃而不得的人。
所以,才泄愤作诗,说秋妃普通长相,穷困潦倒。
又,管诗人的序言里,传秋妃在某年秋天的初七之夜,一头扎进谢大公子的坟茔,不日有蝶双双飞去。
从此后,秋妃与谢颐化蝶的传言,不绝于耳。
虽然后代屡屡有人出来辟谣,但负面影响过于庞大。
秋妃是蝶族,谢公子化蝶,这种传言,百姓也许传为美谈,但细想,终究是非人类,是异象。
谁又愿意死后,被人说成是异类。
蝴蝶再美,也是不行的。
江洲水多,常年多雨季。
湿气重,人多不寿。
在廖梅如做副市长阶段,谣言一度四起,蝶族一说又暗中泛滥。
一本枕鹤记,道不尽的秋妃三生三世。
一本枕鹤记,多少离愁别恨。
陈辰掩卷,一时迷失了自己。
她想到过在波士顿认识的颜涓若。
无奈,听唐念约说,涓若已辞去美国的工作,回到了京都,与他多年前认识的女友结婚了。
陈辰知道一个秘密,她想通过解开这个秘密,告诉唐念约,唐老斋除了枕鹤记之外,做的另一个局。
这个局破了,故事才算完。
可是,陈辰与唐念约之间,似乎缘分也浅。
陈辰如果要到答案,她是不是愿意与唐念约分享。
而对唐老斋经济情况最了解的涓若,以他孤傲吊诡的个性,他是不是愿意与陈辰多言。
三个月后的京都晏府,朱绣推着两只大尺寸的箱包回到了晏家。
据她自己说,她休了隋廉。
为什么?
晏瞳其时已有孕在身。
朱绣眼睛喵了晏瞳一眼,这一眼,像一根细长的针,直刺过来。
是不甘心?是嫉妒还是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