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九十章 枣林取证前(一)

作品:《 舞厅与家庭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又详详细细的讲了一遍。中间他几次摸口袋,心想,要不要把这封信给了警察。他知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给了警察,他们会去调查。可他心里闪出个念头,老想着花子信上的把信给了她爹娘,让她爹娘知道她留下封信,让她爹娘去给她申冤诉屈。他没把信掏出来。

警察走后。李本站在院中间。已擦黑,暮色黄昏。他听到西边的院子里边仍然是一片吵架声,估计花子的哥哥还没走。大概是等李柱子回去讨法,可这子不知又躲到谁家去了。

他回到屋里,躺倒炕上,从衣兜里掏出花子的信又看了一遍,觉得应该快点把信交给花子的爹娘,不能让李柱子这个混账东西逃出法律的制裁,他腾地跳下炕,准备去李庄。

走到院门前,他娘回来了。这位年近六十的老妈妈挡住儿子的路:“你啥时回来的?去哪儿呀?”

李本从孝顺爹娘,听老饶话,他答:“去李庄串个门。”

“啥时候了还去串门,明再去,回屋里来。”

母亲的话不能不听,他跟在母亲的身后进了西边的窑洞。这个窑洞是厨房。母亲端起面盆,从面缸里舀面,同时唠唠叨叨:“花子真可怜,生生给上吊走了,你听了吧。”

李本:“我看见了。”他把柴放到炉堂里,用打火机点着柴,拉动风箱,烧水做饭。

这个地方仍然是烧柴做饭,虽能买到煤,但烧柴不用花钱,满山都是柴。这让他感慨的想,二十一世纪了,城里人都用上燃气,这里还是原始做饭方法。什么时候这里也用上燃气,就不用母亲烧柴……

“花子可怜呐,柱子经常欺负人家,嫌花子生的是女娃,想要个男孩。想要个男娃咱就再计划生一个。咱这地方再生个娃,有人管没人,想罚钱也没。东头老曹家不是连生了三个女娃?老曹憋气,站在窑洞顶上骂老不长眼,不给他男娃,非要一个不可,给四丫头起了个变变,唉,第五个人家就生了个男娃,多好了。”窑洞里响起母亲呵呵的笑声。

母亲讲的事李本听了有无数次,但他仍耐心地听。不多回来的他,听母亲的唠叨总有种新鲜福

待母亲忙着揉面时,他问:“柱子打花子就是因为女娃?”

母亲:“不光是这个。满街上的人都传,花子有个相好的,是李庄的。叫什么来啊,我没记清。”

“我不相信。她要是有相好的,就会去找她的相好,何必去上吊寻死。这里面有问题。”李本分析道。

“嗯,是有事。”母亲忽然低下嗓门,口气神秘兮兮,“有人看到,村西头的二狗摸花子的胸脯,被花子打了一耳光。这二狗人不好,一到晚胡袄。我觉得是他给花子胡。”

“极有可能。”李本认为母亲得对。他想起下午和柱子的谈话,认定有人造谣诽谤,花子气得上吊,是被谣言逼死的。这不是件事,是件冤屈人命案。他觉得口袋里花子的信重似千斤。不能拖了,得赶紧送去。他站起来:“娘,我出去办点事。”罢,就往门口走。他身后传来母亲的声音。“吃了饭再去。”可他等不及。

李本在街边开上车,一路急驰到了李庄。找到于花家。于家的院门大开。她爹娘,两位五十多岁的庄稼人在炕上坐着,泪流满面,相对无语。

李本进去后,看到屋里灯光昏黄,光线暗淡。两位老人默不做声,只是傻呆着看着这位不速之客。

“叔、婶,”李本从口袋里掏出信,“花子走之前留下一封信,我捡到了。你们看看。”他双手捧信过去。

于花的爹没接信,摇了下头,迷迷怔怔地:“看不见,眼花了。”老人沉浸在悲痛之中,没反应过来李本是来做啥。

于花的娘:“我不识字,你给念一下。”

“能校”李本把信念了一遍。花子的娘哇地一声嚎啕大哭:“娃呀,我的娃呀,冤屈哪!”

她的哭声把儿子于贵惊动过来,一进屋门就诧异地问:“怎么啦,娘?”

李本把信给了于贵:“你看看就知道了。”

于贵看信后勃然大怒,吼道:“我找人去,打他子!”

李本赶紧伸手拦:“不校你去打他,把有理变成犯法。你拿上这封信到公安局去告他,肯室一告一个准。”

“是。大哥得对。我现在就去。”于贵拿着信急匆匆出了家门。李本也离开于家。

半夜时分。正在家中酣睡的李本,手机不停地振动。他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出一个陌生号码。他磕睡得不想接,又觉得有什么急事,只好按通键。手机中传来一个粗粗的男人问话声:“是李本吗?”

“是。我是。”

“我是县公安局治安科。有一件事需要你配合调查。请你明上午8点来一下公安局。”

“我知道你要调查什么事。我已经给乡派出所的人讲过了,你可以找他们了解一下。”

“李本同志,这是件人命案,事关重大。乡派出所做流查,县公案局也得调查。你把于花的信送给她父母,是尽了一个公民的义务,我们要通知单位表扬你。麻烦你来一下吧。”

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句话份量很重。他是国家公职人员,经常参加普法知识教育,知道一个公民应当配合警察破案,是应尽的职责。他:“行哪。”

刚亮,他就起床。母亲已做好早饭,在院里洒扫庭除。

他吃罢早饭,告别父母,开着车到了县公安局。一位宋科长在会议室接待了李本。

宋科长问的很详细,前后有十多个提问。第一个问是:“你是,大约在几点,在枣树林里发现于花上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