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难道要给别人做嫁衣裳
作品:《 莫太太又去采访了》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家伙哭的事周路遥就不知道了,莫兮辰并没有告诉她,怕她担心,没法好好上班。
周路遥坐车到了台里,她到的时候是大多数人到台里的时间,所以在电梯里就遇到同部门的同事了。
见到她,大家都好奇她回来上班了,问她孩子怎么样了,舍得把孩子丢家里吗?
周路遥微笑跟他们聊着小家伙的事,觉得许久不见,大家都好亲切。
到了财经频道新媒体部,已经有一部分人到了,她部门的几个女孩子立马就跑了过来,激动的说她终于回来了,他们终于有主心骨了。
周路遥呵呵笑着,道:“我没在台里的时候不也在给你们分配工作,我这个主心骨一直没有下线呢。”
几个女孩子都笑了。
冯浩组的几个她认识的组员也过来打招呼,大家都很是热络友好。
很多人都想看小家伙的照片和视频,周路遥大方的给他们展示了。
一番寒暄完之后,其他同事也到了,程杰也来了,大家各自回到自己工位上准备开始工作。
周路遥回忆着刚刚的寒暄,韩奇组的人一个人都没有过来,感觉新媒体部跟以前一样,还是分成了两派,韩奇组一派,周路遥和冯浩组的一派,各自泾渭分明,分得很开。
台里没来新人,倒像是少了一些人,尤其是韩奇组,周路遥有些好奇,找了自己组一个组员询问原因。
打听了之后才知道韩奇组在采访资源安排上一直不公平,有些人一直拿不到采访资源,觉得没意思,在新媒体部没有出头之日,要么找关系去了其他部门,要么就辞职去了别的媒体平台。
周路遥听着,觉得这也正常,谁都是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的,如果在这里一直接不到工作,待着的确没什么意思。
她这一组的组员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是从时事新闻部调过来的。
因为疫情,很多时事新闻部的记者没法去外地采访,全都留在本地,记者数量太多,各自能分到的任务就变少了,而且大家都看得出来未来很多线上业务会更加吃香,台里也在考虑转型,比如更加重视各频道新媒体部的发展,增加新媒体部的人员,多推出一些新型节目方式,比如直播活动等。
他们财经频道就是跟经济相关的,其实让财经频道的人来带货才是更适合的,所以台里最近也很重视财经频道新媒体部。
不过虽然有这样的想法,却也没有立马放很多人到财经频道新媒体部来,只派了几个人过来试试。
所以从周路遥这个刚结束产假回来上班的人来说,就觉得财经频道新媒体部并没有增加多少人。
但听说以后会来更多人,尤其财经频道的记者。
先让时事新闻部的记者过来,是因为他们更懂民生,更知道一些接地气的经济形式。
而以后让经济频道的人来,就是让他们用经济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周路遥觉得台里这样设计也很不错,本来经济就不只是那些高大上的国际贸易,大型企业动辄上亿的订单,其实真正跟民生有关的,往往是一些小生意,比如之前听着很火的地摊经济。
当时群里还闹了一阵,都有同事说想去摆个地摊来着,听着也是好笑。
只可惜市后来疫情二次爆发了,即使没有爆发,市也并没有允许摆地摊,所以大家也只能想想。
但不得不说,地摊经济也是一种经济形式,有人凭着在天桥摆地摊,年收入几百万呢,也有人靠着地摊养活一家人。
什么样的经济形势都有,他们也应该更能包容的接受各种经济形式。
周路遥刚关注到新媒体部新来的几个同事,程杰就来到她身边给她接受了。
“小周,这几位是时事新闻部的记者,他们现在来支持我们新媒体部的工作,他们跟肖雅关系很好,我想着就全安排在你这一组,正好我们现在也是要复制肖雅和你弟弟的直播模式,你们跟肖雅都熟悉,到时候一起跟肖雅请教,看怎么把这节目做好。”
周路遥点了点头,跟几人打了招呼,突然想到什么,问程杰:“主管,你的意思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是做直播。”
程杰点头:“好好做,已经有好几家大型企业要让我们帮忙直播带货,你们将方案制定出来就好,不用担心产品。”
周路遥:“……”可是他们是记者,不是主播啊,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他们也不是主持人啊。
周路遥想了想,问程杰:“那到时候谁来直播?”
程杰道:“目前台里是让我们把方案做出来,没说让谁来直播,应该会派台里人气比较旺的几个主持人来吧,这你就别操心了。”
周路遥皱了皱眉,暗想这是给别人做嫁衣裳吗?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
虽然她也不想直播,可是这样给别人做嫁衣裳的话,那是心里挺不爽的。
但是直接说出来又不太好,周路遥想了想,打消了提出质疑的想法,对程杰道:“好,我们到时候好好跟肖雅沟通,想不来一个好的方案。”
程杰点头说好,说欢迎他回来上班后回了自己办公室,让她和几个新来的同事沟通。
来的总共有四个人,有两个是前两天就来了,跟周路遥这一组的几个女孩子都熟悉了,今天又来了两个。
周路遥小组一个叫小莫的女孩子忍不住道:“感觉我们小组越来越壮大了呢。”
周路遥笑着点头,也觉得如此。
反观韩奇组,那就是人越来越少了,看着真寒碜。
周路遥好奇问道:“时事新闻部的人来新媒体部都来的我们组吗?”
小莫道:“暂时都来了我们这里,冯浩组本来也是要安排的,冯浩说让我们小组先把模式制定出来,他们到时候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