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县衙之吏
作品:《 大宋好山贼》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更像是官府的公人!
见赵国栋注意到此人了,熊墨便介绍道:“哦,端方兄,容小弟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本县县衙的帖司,史前,史帖司!”
史帖司对赵国栋抱拳一礼:“史前见过费公子!”
“帖司?”
赵国栋目露疑色,心想帖司又是什么官?
这就要说到县衙的架构了,县衙里除了知县、县丞、县尉这些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外,便是各种地位职权或高或低的“吏”了。
在宋朝时,官与吏的界限已经变得很明显了。官是朝廷统一任命,享受国家俸禄和各种补贴,拥有真正权力的上等人,是“朝廷命官”,其上任、调任,撤职都需要走官方流程,全部都要由皇帝签字批准方可。
而吏则是官的附属,是协助做事的近似于仆役的存在,其中大多数并不在朝廷的登记之中,也不享受任何朝廷的俸禄与补贴。其权力并非由国家赋予,而是由直属的上级官来给予,通常不需要走什么正规流程,只是一句话便可以任命,也可以由一句话而撤职。
具体到县衙里,吏的名目颇多,宋代方志中,嘉定赤城志中曾提及有人吏、贴司、乡书手、手力、斗子、库子、掏子、秤子、拦头、所由、杂职等共十类。
而琴川志中则记载常熟县有押录、手分、贴司、引事、厅子、书司、手力、乡司、乡戛、当直人、杂职、弓手、牢子、市巡、所由、斗级、斗子、栏头、务司、酒匠、栅子、直司、脚力、僧直司等职位。
再参考其他的各种资料、方志,可以看出,宋朝县衙的吏的编制,是没有固定的,县与县之间,同一个县在不同时期,都是有区别的,没有统一的标准。
其中,我们比较熟知的“押司”,是押录的别称。而帖司,则是贴司的别称。从名称上来看,二者的地位似乎相仿,然而实际上,押司的地位是远高于县衙内其他吏的,像是水浒传里的宋江,便可以看做是郓城县除了官外,地位最高的人。
而帖司就相对低一些了,只是一种负责文书工作的职位。
史帖司见赵国栋有疑惑,便解释道:“费公子,在下在县衙里,正负责新入籍户的档案录入工作。费公子您想要入本县户籍的几人,只需要与在下见过一面,问几句话,记录下他们的名字、特征等讯息,稍后再回县衙录入文册,即可完成入籍工作。”
赵国栋点了点头,拱手道:“那便麻烦史帖司了!”
“不敢,能为费公子做事,乃是在下的福分!”
熊墨在一旁听了,哈哈大笑道:“端方兄,史帖司乃是小弟的人,不必太过客气,只消吩咐一声便可,这等小事不算什么的!”
赵国栋又笑道:“那便谢过黑罴兄咯!”
“端方兄这是什么话,见外了不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人再次相视大笑。
之后三人又坐下闲聊了几句,便启程上路,开始乘车前往破落巷。路上,熊墨摇头笑道:“这破落巷……说起来还是小弟第一次去呢!”
也是,这地方连县衙里办事的小吏都不愿意来,更何况熊墨这种纨绔公子哥,而替奚小六他们办理入籍的事,本来也只需要跟史帖司说一声,由史帖司来办即可,熊墨大可不必亲自来破落巷陪同的。
怎奈熊墨是真心想巴结赵国栋,故而即使破落巷的名声再坏,他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去一趟。
赵国栋对此没有发表意见,对方这纯属自找的,自己就算劝也没用,索性不说话,由他去。
忽然,赵国栋又想起了什么,问熊墨:“对了,黑罴兄,昨天夜里的事……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