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破六韩拔陵传(中)
作品:《 败寇列传》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除了“一狼三虎”的考验之外,朝廷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甲辰北魏朝廷调派临淮王元彧担任北讨都督,全权负责对付破六韩拔陵的起义部队。
元彧,字文若,太武帝拓跋焘四儿子临淮宣王拓跋谭的后代,虽然是皇族,但是在年少的时候就显露出自己的才华,同时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
历史上名字带彧的人少之又少,最出名的就是三国时期曹操麾下谋士荀彧,有意思的是,元彧的字和荀彧的字都叫文若。
当然,这是因为元彧仰慕荀彧,经常把自己比作荀彧,所以,不仅名字要抄荀彧,就连字也不落下。
得知朝廷派临淮王来征讨之后,攻打武川镇的卫可孤选择救援进攻怀朔的破六韩拔陵,一时之间,本来分散的起义力量,现在又重新聚集起来,把目光全都盯在怀朔镇上。
由于破六韩拔陵全数部队都来进攻怀朔,导致怀朔镇陷入了严重的“绝援”状态。
当时怀朔镇镇将杨钧苦苦与起义军僵持,期望能够等到临淮王前来增援,结果一直等不到,被逼的快走上绝路的杨钧决定冒险让贺拔胜突出重围前去给临淮王送信,希望临淮王能够尽快带兵赶来支援。
当接到突围任务后,贺拔胜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杨钧的请求,并且亲自挑选了十几个不怕死的士兵,组成了敢死队,打算趁着夜色伺机进行突围。
这是一场非常冒险的突围,但是勇敢的贺拔胜还是选择站了出来。
到了晚上的时候,贺拔胜整装马匹,减轻行囊,开始偷偷带着十几名敢死队士兵进行突围。
靠着惯性冲击力的奋杀,贺拔胜带着十几名士兵成功突出了包围圈,然后直奔临淮王大军驻地云中。
可是,破六韩拔陵的部队有怎么会轻易的选择放过他们呢?所以在他们突围出去之后,起义军迅速调整方向,开始追击贺拔胜等人。
已经疾驰出一段距离的贺拔胜回头发现起义军依旧紧逼不舍,当即仰天大吼一声。
“我!贺拔破胡也!!!”
此时的桥段颇有点像三国演义中“我乃常山赵子龙”的感觉,不过相比于来说,史实中出现这样的桥段,反而更加震撼。
当破六韩拔陵的起义部队听到这个名字之后,被吓得当即勒马停住,不敢再继续追击,就这样,贺拔胜等十几名敢死队员逃过一劫,直奔云中而去
当贺拔胜等人托着疲惫的战马跑到云中的时候,贺拔胜走不赶脚的立马找到了临淮王元彧,并且还说了一番急切又很重要的话。
“如今怀朔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眼看着就要被起义军打下来了,大王却一直驻足不前,难道是想等老天收拾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军不成?如果怀朔要是沦陷的话,那武川也得跟着玩儿完,到时候这两个军镇要是都沦陷了,就算你是再世张良,转生陈平,照样也不能挽救!”
临淮王被贺拔胜这么一说后,当即拍板决定进兵!
在等到了临淮王的承诺后,贺拔胜带着十几名敢死队决定重返怀朔镇。
很多人可能觉得贺拔胜带着十几个人突围出来,纯属是运气,那接下来贺拔胜将会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能力!
贺拔胜带着十几名敢死队员重新杀回包围圈,冲入怀朔镇报信!
不得不说,贺拔胜简直就是北魏时期的赵子龙,虽然没有七进七出的壮举,但是同样勇猛无敌!
得知临淮王出兵的消息后,镇将杨钧松了一口气,终于能够打起精神继续和起义军抗衡了。
由于怀朔镇和武川镇相邻,两镇如果互存,则彼此可以依靠,如果怀朔沦陷就意味着武川也会不保,所以,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杨钧想要派贺拔胜前去武川打听一下情报,看看武川是否沦陷。
结果贺拔胜赶到武川调查的时候,武川早就已经被破六韩拔陵的部队打下来了,没办法,贺拔胜只好赶紧赶回怀朔,去向杨钧报告这个紧急的情况。
可让贺拔胜想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他走的这几天里,怀朔镇也快撑不住了。
临淮王的部队迟迟赶不来,城中粮草已尽,贺拔胜决定要和怀朔共存亡!
他当即潜回怀朔镇,联合自己的父亲和兄弟们一起拼死抵抗,守卫怀朔,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破六韩拔陵的大将卫可孤俘虏。
卫可孤很欣赏贺拔父子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所以也就没有杀了他们。
可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心软,不然,死无葬身之地!
当临淮王的部队赶到怀朔的时候,怀朔已经沦陷,深感来迟的元彧,心中很是懊悔,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为了夺回怀朔,武川,临淮王元彧组织大军在五原与破六韩拔陵的大部队展开交火!!!
五原之战,已经不是单单为了抢回两个军镇那么简单,这场战役,更是元彧想要用自己的实力来挽回和捍卫北魏的尊严。
但可惜,尊严丢了,就很难再挽回了!
元彧的朝廷部队虽然装备精良,但由于士兵整体素质太差,加上久不习战,很快便被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在北魏,对于皇族来说,兵败,可不是什么常事,尤其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兵败,那是要摊上大事的。
果不其然,五原之战的惨败,彻底激怒了皇帝,当即下令削除元彧的官位和爵位。
有意思的是,元彧的临淮王爵位曾经被皇帝重封过一次,而这一次却又被削除了,不得不说,这就命啊。
除了元彧的惨败之外,安北将军李叔仁也不好过。
在白道之战中,李叔仁同样被起义军痛揍了一顿。
面对临淮王元彧的失败,皇帝紧急召集丞相,令,仆射,尚书,侍中,黄门等官职的群臣全部到自己的寝宫显阳殿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的主题很简单,那就是怎么破敌!
孝明帝元诩不是个干事积极的皇帝,之所以如此着急的叫大家来开会,是因为破六韩拔陵的士兵都快要杀到金陵去了,眼看着北魏皇帝的祖坟就要被刨了,所以只好赶紧找大家来商量对策。
当时担任吏部尚书的元修义建议皇帝派一个得力可靠的忠臣去平叛,不要再选一些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的人去干这事儿。
重臣,北魏现在哪还有值得倚靠的重臣呢?
孝明帝元诩陷入了沉思
忽然,他想起了一个人的建议。
“去年郁久闾阿那瓌作乱的时候,好像李崇给朕提过一件事儿,好像是说什么要把京北六镇改制成州郡,我当时觉得这个建议虽然很好,可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说改就改啊,现在想来,也真是后悔,悔不该不听李崇的建议啊,不然也不会有今日之祸。”
孝明帝元诩深深地叹息一声,这一叹,充满了无奈与懊悔。
“哎?既然李崇能提出这建议,那就说明,李崇肯定有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况且李崇德高望重,能力超群,不如再派李崇去征讨破六韩拔陵,诸位爱卿,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此话一出,在旁所有的大臣全都应声附和。
但是李崇不干了,可是又不敢违抗圣命,只好说道。
“之前征讨柔然不利,已经是死罪,非常感谢陛下没有治罪,如今陛下对臣如此信任,给了个这么大的重任,按理来说,臣应该是鞠躬尽瘁,继之死乎,可问题是臣都是半截黄土埋身的人了,再加上满身的病,如今再去打仗,怕是折腾不起啊,陛下还是另择贤才去担任此重任吧。”
李崇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想告诉皇帝,别老甩黑锅给我了,你也让别人背背啊。
可孝明帝元诩也是个一根筋的人,他就认李崇,所以,任由李崇怎么编理由,孝明帝就是不同意。
这个黑锅啊,李崇你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欲哭无泪的李崇见自己的圆滑干不过一根筋的皇帝,只好无奈的接受了。
五月二十三日,北魏朝廷封李崇担任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北讨大都督,同时让抚军将军崔暹和广阳王元深魏书记载为元渊,后来在唐代的时候,李世民为了避自己父亲唐高祖李渊的名讳,修改为元深受李崇调遣和节度。
虽然再度大权在握,可总有人给自己唱反调,不拿自己这个领导当块干粮。
当时抚军将军崔暹,在没有得到李崇许可的情况下,贸然出兵白道,和破六韩拔陵的部队交火,结果大败,只有崔暹自己跑了回来。
更糟糕的是,此战助长了破六韩拔陵部队的士气,他们开始主力进攻李崇的大部队,搞得李崇措手不及,只好退守云中,与破六韩拔陵形成拉锯僵持的局面。
这个时候,广阳王元深决定给朝廷写一封奏疏,说明现在的情况。这段奏疏有点长
“先朝都平城,以北边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非唯不废仕宦,乃更独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太和中,仆射李冲用事,凉州土人悉免厮役帝乡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本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同族留京师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即为清途所隔,或多逃逸。乃峻边兵之格,镇人不听浮游在外,于是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之流涕!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或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踪,政以贿立,边人无不切齿。及阿那瑰背恩纵掠,发奔命追之,十五万众度沙漠,不日而还。边人见此援师,遂自意轻中国。尚书令臣崇求改镇为州,抑亦先觉,朝廷未许。而高阙戍主御下失和,拔陵杀之,遂相帅为乱,攻城掠地,所过夷灭,王师屡北,贼党日盛。此段之举,指望销平而崔暹只轮不返,臣崇与臣逡巡复路,相与还次云中,将士之情莫不解体。今日所虑,非止西北,将恐诸镇寻亦如此,天下之事,何易可量!”
大致意思就是说了说六镇现在的共同问题,希望能够引起皇帝的注意。
或许是因为奏疏说的难听了点,还没有到皇帝哪儿呢,就先被中书省给扣下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崇和元深只能是干跺脚和叹气。
或许他们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皇帝什么时候才能开窍啊?
就在李崇和元深还在为皇帝的智商感到着急的时候,一个突发事件,彻底把榆木脑袋的孝明帝敲的开了窍。
东西部的敕勒族全都造反了,并且都依附于破六韩拔陵的起义部队。美丽eili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