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44章迷恋娱乐圈与失去童年的孩子

作品:《 向往的生活之直男狂人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于童星的培养,社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就是极力支持,他们的理论就是人的某些能力只有在小时候激发才能发挥出来,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以后就再也开发不出来了。也不知道这话有没有科学依据,反正他们就是这样言之凿凿。后天不能开发的能力?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不就是天赋?这种强行把小孩子表现欲和天赋二字挂钩的做法简直像极了那些不正规演员培训班的宣传广告,不把你儿子夸得天赋异禀神童在世,你怎么舍得花大价钱去报名呢!所以,还是套路罢了!

第二种声音当然是持反对票的,尤其是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往娱乐圈靠的做法!从小各种兴趣班,各种表演班,不管它是不是正规机构,不管它多大开销,反正砸锅卖铁卖车卖房都要把小孩培养成明星的,这种家长已经是走火入魔的状态!

为什么这些家长会如此疯狂,有几大原因。第一当然是利益诱惑,凭借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不难发现这世赚钱最多的仿佛是娱乐圈的人,各种明星少则百万多则亿的片酬让家长们无法淡定了,于是他们痛下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明日之星,毕竟成了明星之前花再多的钱也是能轻易赚回来的!他们这样想,那些骗子经纪公司也是这样忽悠的!所以,第二点骗子经纪公司这一角色也是家长们陷入疯狂的诱因之一!现在无论哪个城市,都有各种所谓的明星班演员班,而要进入这些班起步就是十万以!你若犹豫,别人就会说这公司是某某知名导演开的,某某明星和老总是亲戚,顺便还拿出他们和某某明星合照的,实际是p过的合成照片给你看,博取家长的信任,让人相信把孩子放在他们那里绝对会成为明星。然而当你咬牙切齿把十几万学费一交,之前的承诺就变了,之前说好的让你孩子当主角最后变成了在一个广告里的三秒背影,之前说好的登台表演变成了和某学校的联谊……更有胜者还有直接卷钱跑路的!

为什么会当?那就是这些假经纪公司利用了家长极其严重的功利心,急于把孩子变成明星,到最后就会失去辨别能力!在现今各种经纪公司,明星侦探骗子随处可见的世界,家长们还是多点警惕为好。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诱因,那就是榜样效应。这些疯狂的家长们为什么前赴后继把孩子送进娱乐圈?因为在他们前面有几个成功的样板!比如从小演到大张一删和杨子,比如小哪吒宋珠儿,还有之前的释小龙和某某某,更早的还有个女孩叫婉君……也就是

说在娱乐圈的确有那么几个童星,他们从小到大的培养奏效了,成名了,在娱乐圈也扎根了,赚了不少钱。可是,可是,也就这么几个啊,手指头都数的过来的,这样的成功几率真的值得借鉴吗?现在去看,新北影厂门口每天都蹲着成千万人想要演戏呢!国内好几个影视基地光横店影视城就有十万人在那里追逐明星梦呢!

即便是现实如此残,家长们还是一无反顾……他们永远相信自己是孩子有当明星的天赋,是天才!可是,到底是真天才还是假天才?看过不少儿童选秀节目你就会发现,那些被誉为天才的小孩子的确不错,跳舞跳得好,歌唱得也不错,各种乐器吹拉弹唱什么都会,样子也乖巧惹人爱。但这就真的是天赋吗?其实不然!他们表现得好大部分还是因为模仿能力强。比如跳舞和唱歌还有表演,这其中的技术可以学到,但是当技术达到一定境界之后就需要感情来画龙点睛,你叫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孩子怎么理解感情?所以那些看似成熟的小孩子那种小大人作风是很悲哀的,除了模仿大人,要小孩子领悟其他的真的有点逼着公鸡下蛋……

最后,家长们急于让孩子成名的做法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人生。小小年纪,本该和同龄人呆在一块却每天泡在剧组,全是和大人打交道,这样极其不健康的成长环境会让孩子人生有许多缺憾!将来长大了,演戏倒是出了名了,可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成了除了演戏什么都不会的废物,你说这样的人即便是火了又能有多火呢?

对于从小就培养孩子当明星的家长来说,每年2月份开始的艺考可谓是关键时间。很多人认为通过了各大艺术院校的考试就等于踏了成名之路,其实这还差得远呢。

不论是中戏还是北影还是戏,这些艺求累院校的竞争都相当激烈,尤其是像表演播音主持这样的热门专业,这些专业每个院校不过100最多名额,但是全国报考人数能有1万多,而且每年报考人数还是递增,也就是说越往后这些专业的竞争越激烈!

值得吗?当然值得!家长们都会这样回答。你看现在的娱乐圈的各种大腕不都是从这些学校出来的?为了成为明星,为了以后的光辉灿烂,竞争再怎么残也要去考!

然而他们不知道,即便是考了,他们距离演员和艺人这个行业还是差得很远。不说国内其他不出名的艺术院校,即便是在北影中戏这样的全国闻名的艺术学校毕了业,之后又有多少人从事演员行业了呢?少,少得可怜!之前就有媒体采访了那些明星校友,得出了一个很遗憾的结论,那就是从这些艺术学校热门专业毕业的学生和其他普通专业学生一样,绝大多数都转行,并没有从事本专业行业!中戏北影表演专业一届不过60人,后来做了演员的不过10个,中传媒院80人的播音主持班毕业后当主持人的也就那么几个……学播音主持的后来做了销售,表演专业的下海经商,舞蹈班的跑去考公务员。这些现状着实给艺术类考生泼了一盆冷水,也就是说现实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理想,和其他专业一样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也不美好。

报考艺术院校的除去部分怀抱明星梦的,也有几个真的是有天赋并对艺术执着的,还有一种就是纯属为了大学而大学!

比如某某在高中的时候觉得自己成绩不行,距离考心中的名牌大学有较大的差距,于是开始钻空隙,赶紧学唱歌学画画等等报考艺术专业!一般来说,学校对艺术生的文化分要求要比统考生低100分左右,高考这个独木桥,1分都能挤掉成千万的人更别说100多分了,面对这么大的油惑你说他会不愿意去想法设法学艺术类吗?即便是临时抱佛脚也得去啊!因为艺术生收分较低,所有艺术类专业对于艺术生的高考文化分数都有很大的‘优惠z’。于是明明知道线分数还差好几十分的人通过艺术生这个身份轻松进了某重点大学……不过,大学倒是考了,可这样一来在将来职场我们我们就会遇到一类比较尴尬的毕业生,例如有人说她是表演专业的,什么学校啊?对方答曰某石油大学表演专业,有人说他是学画画的,你问哪个学校的呢。对方答曰某机电学校……石油大学学表演,机电学校学画画,你说这都是些啥?

在往几年,原来的艺考和现在的艺考是有区别的。

过去,大多数艺考都是校考,决定你是否通过该艺术院校考试的往往就是该艺术院校的监考老师。而这样由少数人决定的考试有太大的主观臆断,好比某某选秀节目,一个主考官往那儿一做,一人拍板可以淘汰成千万人,这样的考试公平吗?你说考试变成这样,能保证不出问题吗?

之前的艺考其实就是校考,正是因为这种让人怀疑的操作让艺考一直受人诟病多年。那时候,一旦到艺考时间,考生们就把某某人拉了出来,说某某明星是我师傅,某某老师教过我,什么师兄师弟校长老爸主任老妈全搬出来……这是谁谁谁介绍来的,那是谁谁谁门下,还有谁是谁老乡,什么老师长辈全都请出来,请给个面子,你说若果你是主考官这面子你给还是不给?考生的才能被搁置到一边,人情、面子、利益成了艺考决定性的条件……

由于那时候没有统考,因此你面对的监考老师就掌握了生杀大全。于是乎各种拉关系走后门就出现了,各种艺考乱象也时常被媒体爆出。比如某某艺校老师说如果没有拜入他门下,任何考生都休想过关,某某艺考主考官因为收礼被曝光,还有某某老师潜规则考生等等。如果艺考变成了拼人脉变成了拼关系,还有公平可言?什么事先和监考老师打招呼求关注,什么送礼请客,甚至还有提前拜师拉关系的,纯粹把艺考当成了利益交换。

好在,在近年艺考变成统考之后,这些毁坏行业的操作得到了遏制。从往年一个班只有几个十几个学生到现在的过百,艺术美专业学生在逐年增加,因此艺考受到了国家重视,又原来各自做主的校考变成了全国统考。无论是北影还是中戏,几乎所有艺术院校的考试都有录像,尤其是复试,在网大家甚至都能搜到某些明星当初艺考时候的影像资料,这也代表着艺考已经逐年走向规范化。如果怀疑有人靠关系受特殊照顾才考的,那么这时候就可以把当初考试视频调出来证明,让所有作弊者无所遁形。比如某某表现得不怎么样却全票通过,那就回放监考视频,看看到底有没有猫腻。尤其是在校考变成统考之后,有了制度监督,这种监督方式很大程度规范了艺考,让艺考回归正常轨道,多了一些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