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
作品:《 玛丽苏斯图亚特》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她仰头看了看弗朗索瓦。“尽管塞西尔在宗教上,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教徒,还相当严肃固执这一点比不上你崇敬的洛比塔尔大法官。但是他即便不够宽容,也不会轻易把宗教情感置于世俗政府之上。”狗狗guguxs
“我相信,他可以客观、公正的管理好一个国家。”
热衷挖墙脚的摄政王嫣然一笑。“而且我希望,他在我手下,能比他在伊丽莎白麾下,发挥出更大的能力。”
这句话再真心不过了。
而被玛丽惦记的塞西尔,此刻正在旧主和新主之间纠结着。
他纠结的是,既有政治,也有宗教。
这一年多来,他已渐渐摸清苏格兰女王玛丽的为君之道。
尽管名义上,她是比亨利八世更虔诚的天主教徒。然而,她在世俗化的道路上,比那位强势国王走得更远。
“那些四分五裂的教派,那些仿佛无止境的争执,统治人民的精神已经够多了。”她曾如是说。“而我,希望国家政府、而非教会,统治好这一个物质的、世俗的王国。”
经济政治上,她非常符合英格兰民族“应有的立场”,一直在逐步摆脱罗马教廷这个外国强权。但她做的更加柔和隐蔽。至少目前,她口口声声,还在维护旧教的表面礼仪传统,并在思想文化上,承认其地位及影响。
但她显然不走极端,也不尖锐刻薄,愿意充分给予其他教派以自由。
三天之前,就在他这个新教徒担任校长的剑桥大学里,有群放肆的大学生,公开演绎出一幕讽刺旧教的小剧其中某个,扮相似乎是条狗,竟特地把圣体叼在口中,还汪汪的叫。注一
而这位摄政王,当时脸色骤变,却控制住自己,维持着风度,只干脆的起身离开。她居然没有歇斯底里,破口怒骂塞西尔罕有遇见这般冷静的旧教徒。甚至她身旁的法国王太子,也克制自己,不曾高声痛斥。
事后,对于冒犯天主教信仰的学生,玛丽斯图亚特固然严厉责备一番但仅限于口头警告,并无实质惩罚。
而自己呢,尽管事先不知情,却也得担负“管教不力”的责任。然而,玛丽在调查清楚情况后,说:
“我一直认为,无论民间的宗教情感如何对立官方仍应保持宽容的态度。我一点也不想像前一位玛丽女王那般制造恐怖,更不喜欢烧书或者烧人的事件,在这片土地上重复上演。”
“我不排斥学院内的学生表达自己的宗教观点,就像我永远不会把十日谈放到目录中去一样。但是,我访问剑桥,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事件。在如此庄重的场合,我可以接受严肃的信仰讨论,却不愿看到这类不端庄、不礼貌、不友好的演出。”
“这会显著挑起矛盾、激发对抗情绪。而官方的大型正式活动,需要的是和谐团结除非针对明显的罪责,不应有太尖锐的攻击。”
“我是英格兰摄政王,我代表政府。这般违逆我的意志,是为犯上不敬。”
“理论上,作为剑桥校长的您,亦无法避免此罪名。”
“然而这一次,念在你们均是初犯,且没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我暂且选择宽恕。”
她是如此坦荡自信。理智得恰到好处,简直不像个女人。
是的,塞西尔一直以来,对女人诸多不信任。他受够了她们的感情起伏和意气用事。可惜,为了英格兰的未来,他不得不侍奉一位同样信仰新教的女君主。后来,他又被逼无奈,去应付一位坚持旧教的摄政王。
这教他更痛苦了。
若不是对英格兰还怀着一腔热烈的民族感情,若不是觉得自己的政治抱负还远没有实现,他恨不得辞职回乡……就如前一位血腥玛丽在位时那样。
他最初能坚持,是因为伊丽莎白,这位他曾寄予希望的公主,尚未彻底倒下。现今,他恍然觉得,抛去宗教信仰的分歧,这个宣称“爱国为民”的务实统治者,或许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符合他对英格兰王国的期待。
玛丽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女王,其实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她们都是敏感,但不脆弱的女人。她们的演说风格亦颇为高超,值得欣赏……
离开剑桥的路上,塞西尔心事重重,夜不能寐。苏格兰女王却和老公大被同眠,睡了个好觉。酣睡之前,玛丽还跟弗朗索瓦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英格兰公共设施还不错。他们的邮政系统,1517年就建立起来,专供政府使用。目前国内的私人信件,主要靠朋友和其他旅客传递但以后,这个系统,也可以考虑对私经营嘛……”
而在伦敦,怀特霍尔宫内,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也在向伊丽莎白女王汇报这件事。
“财务大臣瑟洛摩顿很重视您的意见。他表示,枢密院已讨论通过,将为驿站配备足量驿车,提高邮递效率同时,驿站及旅社翻修的资金,也会尽快到位。”
伊丽莎白虽然目不能视,但某些重要政务,仍需要摆上她案头,请女王最终定夺这是枢密院和摄政王最初定下的协议。身为苏格兰女王、深知自己根基尚浅的玛丽,当时充分照顾了枢密院权贵的心情,表示外交之事,自己绝对不擅作主张。
近来,随着伊丽莎白对失明状态的适应,以及“忠心耿耿”的莱斯特伯爵等人的帮助,英格兰女王又渐渐想把手伸回内政方面。然而,目前为止,大部分决策,依然不需要通过她,便已付诸实施。
譬如这一次,由摄政王出访剑桥大学,就是枢密院部分人撇开她同玛丽商议的结果连塞西尔,也仅仅在最后关头,向她报告了自己的“无奈妥协”。
果然,等到玛丽外出这几天,伊丽莎白浑身都觉得不舒坦。幸好,罗伯特悉心陪伴,妙语连连,让她不至于一直陷在抑郁中。
英格兰女王所心爱的罗宾,经过多年的锤炼,已很懂得说什么会让伊丽莎白开心。女王叹惋许久未有出巡,他就明白最好别去讨论摄政王访问大学事宜,甚至不提自己和她曾经多么亲密的出游。他很有技巧的谈起他俩既往都关注过的英格兰交通邮政,小小暗示女王:她对于内政的影响力正在恢复。
哦,顺带还吐槽玛丽同枢密院的各种矛盾。
“您很早之前就考虑过的新敕令,塞西尔和培根等也赞成的学徒法,她竟一堆反对意见。说什么工资标准低于物价水平,又说最高工资限制太苛刻,还说对学徒出师前须干满七年的规定不合理、会阻碍劳动力发展……枢密院听她频频抱怨,简直烦透了。恐怕国会召开时,双方还不能达成一致,还要当面争执,真教人看笑话……”
伊丽莎白这会儿,心思却不全在这些事上。她仍惦记玛丽到访剑桥如何如何。“有消息说,她又和新教徒起了冲突,是不是?”
罗伯特怔了怔。
“哦,”他眼珠一转,迅速紧跟女王的思路,“消息还不很确切。不过,肯定是闹出不愉快……”
“我倒想知道,她会怎么应对。”伊丽莎白语调平静,嘴角却慢慢勾了起来。“枢密院里,被我姐姐恐吓过的、新教拥趸还真不少呢。”
注一
剑桥学生真这么敢演。不过,那会儿来访的,是新教徒伊丽莎白。但她也对此十分不满,起身拂袖而去,“并用强烈的语言响应”。
本文中,玛丽访问剑桥的经历,均参考引用伊丽莎白传和文明的故事7中,对伊丽莎白访问剑桥等大学的描述。
英格兰邮政系统介绍,引用文明的故事
学徒法内容,引用自度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