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61、第 61 章

作品:《 扶弟魔家的女婿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民间自来就有俗语只有舞不动的锄头,没有挖不倒的墙角。

两块钱的诱惑之下,就是庄玉林口中念念有词的那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就被挖了去。

不多,挖了三四个。

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出来这种事的本来就是这附近的人人家带你出去挣钱,这有了高枝就把老板给踹了,不地道。

姜辰给得不少了,一个月二十块回来过节今年还是包的十块钱的红包平常是请的人给他们烧饭,包吃包住的庄蓝又不是抠搜的人肉难得吃,菜里还是有油水的。

一个月多两块一年也才多二十几块,除了这十块钱的红包就是他们吃的伙食费也不止这点。

姜辰今年是庄秋两口子一起过来的,过来拜年,庄炮仗得知有人搞了个建筑队跟他打擂台,安慰他“这些人肯定是上当受骗的人姜辰你要是缺人,我去给你补上去,包吃包住就行。”

姜辰哭笑不得的:“没事,再来两个也行我们县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饱饭,有这个机会能挣到钱,对大家都是一件好事。”

县里的地盘就这么大,现在还没有什么“商品房”的概念,人们住房都是自建房和工厂分房,哪怕分的房小,也没有想过要出钱去买房子的念头。

不是没有,而是没有人建房来卖。

现在卖房的有两种情况,要么换工作,搬家,要么就是还给原主人的房子,原主人不住了,这房子才会卖出来。

姜辰他们建筑队都干了一年多了,修了好几个厂的房子了,今年再干半年,县城厂子的家属楼就能全部修好的。

姜辰最近一直在跑省城的路子,想打通这条关系,带建筑队去省城,要是事情顺利,建筑队就能多干几年,他带出去的这些人,家里日子也能过好点。

至于县里的地盘,哪个建筑队爱争就争。

姜辰也问过了他们锦绣作坊的事,庄民国没瞒着,把现在的经营情况稍稍跟他讲了,姜辰对“小商品”生意是肯定的,说了他前几年“投机倒把”的时候一眼就盯上的这个生意。

“东西小,很多人觉得看着不起眼,不挣钱,其实都是隐藏在这些不起眼下边的,利润薄,但薄利多销,又没有那些衣裳打眼。”

就是因为陈夏花他们的作坊只做小生意,其他人把布料费、手工费一除,都觉得挣不了两个钱。

还没有种田卖粮食挣钱呢。

利润太薄了。

工人庄家,还是庄民国这个“工人”顶着,是“正经”做事的,陈夏花他们苗子地比不上种粮食,搞的那个作坊不挣钱,还有可能亏呢,不是跟正经吃公家粮的一样保险。

在大部分人心中,钱多钱少无所谓,最关键的是“保险”不“保险”。

就是几十年后,公家粮、铁饭碗,哪怕是挣的钱没有搞个体户的挣得多,家里的长辈也不支持年轻人去创业,开店。

安稳是第一位,他们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吃公家粮,铁饭碗的保险不说,以后退休了还有退休金,做生意不一样,有亏有赚,赚了还好,亏了那就一穷二白,要重新来的,而且说出去也没有捧铁饭碗有面子。

像他们村里头,祖祖辈辈都觉得城里的工人好,有工资、发粮票,还给分房住,心里一直想当个工人,自己当不上了,叫儿子、孙子去,把这套铁饭碗安稳的思想给他们灌输,真有捧了铁饭碗的,敲锣打鼓放鞭炮,让人知道这家出了大喜事。

庄玉林带着弟弟妹妹们在玩,玩过了就坐到火堆旁,跟小大人一样听他们讲事,还要时不时发表下意见,“你们这叫扮猪吃老虎。”

姜辰挺喜欢这小子的:“这叫闷声发大财。”

他有模有样的点头:“也是,要是别人知道有钱了,肯定都要来借的。”

他借出去太多东西了,有些现在都没收回来。

过了年,他就读三年级了。

借他东西的小同志退学了。

庄玉林拿自己的亲身经历跟弟弟妹妹们说:“以后你们千万不要随便借东西,就是借了也要叫他还,不能拖欠。”

“不然,就是一辈子了。”

庄蓝两个也来了的,她跟庄秋、陈夏花几个在说她在县城烧饭的事儿。

都跟陈夏花说好了,晚上这顿她来烧,让他们尝尝味道。

韩志杰没什么存在感,就是一直听他们说话,吃瓜子儿,给庄蓝剥,给儿子闺女剥。庄民国跟姜辰说话,偶尔看见了,也不开口。

他们家现在倒是跟三妹庄秋一家的情况相似了,家庭地位很明显。

庄蓝这回过来,给向婆子两个,庄秋和陈夏花都买了件新衣裳的,韩媛媛都受了他们照顾,庄蓝这是在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