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一碗阳春
作品:《 少年浣剑录》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趁着饧面xng的空隙,村长抬头问了问:“香乡姑娘,你爱不爱吃荷包?”
他对香乡姑娘笑着,他的眸子很亮,像是两潭池水一样。
“嗯,我吃,我吃荷包蛋。”香乡姑娘说,说着她又一次对上小村长的眸子,冲着他笑了笑。
香乡姑娘本就长得好看,灯火下,这一颦一笑显得她更好看了。要不然为怎么说,灯下美人呢,“且把铜灯观婵娟,十根青葱遮玉颜”。
封神演义中说道:“灯月之下看佳人,比白曰更胜十倍”,实在没错。灯火月光之下的美人,比白天更加美丽动人,灯下的美人粉面含羞,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妩媚动人,撩人心弦。
不是还有一个灯谜的谜面这样讲嘛,“月下看郎君灯下观美人”,谜底是“郎才女貌”。
这边荷包蛋已经煎好了,小村长将它放大了另一边,将饧xng好的面团取了出来,用刀分割成了厚片,又用擀面杖擀成了面皮,又来回来去多压了几道,这样做出来的面条才有筋道,才好吃。最后有将压好的面片轧成中等粗细的面条,放置一旁等待下锅。
然后又取了汤碗两只,每只碗里了些放盐、胡椒粉、化猪油、葱花等调料。碗内又各倒入了些沸水,做成了两碗面汤。
这才将面条下入沸水锅里煮开,又加了点凉水激了一激,不一会儿面条就浮了起来,这时候他随即捞出面来,装碗了。
阳春面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是扬州的一大特色。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
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面条韧糯,海米软而鲜美,葱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中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用来拌面。葱香浓郁与众不同,很受欢迎,流传至今。
相传乾隆27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他避开了文武百官,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要弄点吃的,一会儿看到摊小二端上一碗面条,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阵阵香味扑鼻而来。
乾隆连吃两碗后,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摊小二说:“告诉六角楚州方言,“汝阁下”的意思,我们没给它起名字。”什么,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不行,不行!
乾隆深思片刻说:“淮安是漕运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个面就叫阳春面吧。”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一样,生机勃勃又像这面条一样,连绵不断。汪廷珍听后赶紧叫人拿来笔墨纸砚,请乾隆御笔赐名“阳春面”。
作为面中最便宜的光面,依然保持着苏州人的风格,那就是不即不离,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白白的面条,几点葱花而已,也有人美其名青龙白虎面。
不一会儿,两碗阳春面就做好了。
“久等了香乡姑娘,面来咯。”
面条韧糯又不失筋道、清汤上飘洒着些葱花,荷包蛋看起来也很鲜美。它透着一份清香,一份醇鲜透着一份矜持的怀旧,一份淡淡的温柔。
香乡姑娘接过面来,她先是捧着看接着又闻了闻,扑鼻的清香。
紧接着姑娘她有些不知所措了,自己早已忘记了如何拿筷子。她面露尬色地笑了笑。
小村长看着她:“哦,抱歉我给忘记了。”
“你看,先拿起第一支筷子,像我这样握住。粗的一端朝上,细的一端朝手心里。筷子不要握得太靠上,拿筷子高将来离家远。”
听着,姑娘笑了。“好,我拿的近一些。”
小村长活动了活动食指和中指。继续说道:“剩下的那一根筷子抵在这两指之间,用大拇指按住,食指的第一截平放在筷子上。”
“看,这不是那住了么。有点不对。”说着,他伸手挪动了一点姑娘的手指继续说,“手指不要将筷子加的那么紧,这样就对了。快试试吧。”
姑娘的还有些僵硬,不过在小村长地细心教导下,还是很快地重新拾起了用筷子的方法。
她将筷子对准了面,手带着筷子法力,将所有精神都集中在了筷子尖儿上。
第一挑,没挑起。第二挑,面滑了下去。姑娘屏住呼吸,第三条终于挑起了面条,她赶忙就往嘴里送。这一口清淡鲜美,第二口满口留香。
“好吃吗?香乡姑娘。”
“嗯,好吃。”
两人你一眼我一语,饭就这么吃完了。相信这碗阳春面,能让香乡姑娘回味许久。
小村长边刷碗边说道:“虽说,现在不是阳春三月,但是我就是爱吃这阳春面。我一个北方人好这一口儿,说出来我也不怕姑娘笑话。”
姑娘笑了,说道:“那有什么的。”
“对了,近日李道长来找过我。”小村长回答。
姑娘很在意地又问:“嗯,然后呢。”
“他告诉了我,一些事情……。”这话,小村长没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