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首篇(3)
作品:《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魏惠王本想趁着秦国称王,联络齐国、楚国共同讨伐秦国。却怎么也没想到,齐国和楚国卖了魏国,与秦国结盟。魏国对付秦国已然费力,在加上齐、楚两国,情况不容乐观。就在魏国君臣苦无良策应对齐、秦、楚三国之时,一个关键的人物站了出来。
他就是公孙衍。
张仪主张秦齐楚连横,均分天下。公孙衍也不甘示弱,提出了一个举世惊骇的计谋:合纵诸侯抗三国。
这就是公元前323年,战国时代有名的重大事件:五国相王。
这五国从北到南指的是:燕、中山、赵、魏、韩。
五国相王是魏国倡导,发起人是公孙衍。其目的就是针对齐、楚、秦三国,蚕食天下诸侯。
由于这五国在几何图形上看,是一条南北纵横的直线。因此,被称为合纵。
从这五国之中,有个很明显的信息:中山国。
那么,中山国为什么能够与三晋、燕国比肩。毕竟,赵国和中山国的宿怨。中山国和燕国的那些事。中山国称王,为什么燕、赵会答应。我想,公孙衍做了不少功课,成功说服了燕赵。
总之呢?在公孙衍的斡旋下,燕、中山、赵、魏、韩五国互尊为王,缔结盟约,应对齐、楚、秦三国。三晋为了图存,放下过往恩怨,再次携手合作。公孙衍的计策,再次为三晋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韩、赵、魏三家,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三家分,则势弱。三晋合,则势强。
这一刻,三晋合在了一起。
那么,张仪齐、秦、楚三国连横公孙衍五国相王合纵。这二人的计谋,孰强孰弱。
这两位不愧是当代最厉害的纵横有说之士,两个魏国人,出的计谋,足以填平山岳、阻断四海。张仪和公孙衍可谓都是有智慧的人,不分伯仲。公孙衍之谋,不仅团结了一切力量,还巩固了三晋同盟,也为迎来三晋时代,打开了一扇大门。
那么,公孙衍五国相王的最终结果又会如何?是否如公孙衍所愿,五国合纵,不仅东可伐齐,西可攻秦,南可制楚?
有句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公孙衍又被上天开了一个玩笑:离魏赴韩。
公孙衍五国相王,是大手笔,也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什么,最终在魏国混不下去,选择去了韩国?
五国相王的消息,传到了齐、秦、楚三国,引发了强烈的地震、海啸。齐、秦、楚三国不谋而合,做出了攻伐诸侯的政令。
齐威王以中山国敢称王为由,兵伐中山。齐、赵、燕、中山,四国卷入其中,明争暗斗。
韩国被秦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却仍然咬牙死撑。
最可怜的是魏国,秦国打他,魏国打他,齐国也不落后跟着打他。魏惠王怎能招架齐、秦、楚三国的攻击。西边输给了秦国,河东之地尽失。南边输给了楚国,丢了襄陵等几座城池。东边齐国算温柔,也让魏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魏惠王扛不住了,发出了一声抱怨:结盟的是五国,为什么挨揍是魏国。
魏惠王顶不住了,服了软。从秦国来的张仪,成为魏相。从楚国归来的质子高,取代了魏襄王的储君之位。魏惠王以诸侯制衡诸侯的策略,过程很高调,结局很凄惨,也让他叫苦连连。五国相王以失败告终,发起五国相王的公孙衍,就成为了魏国朝臣排挤、打压、驱逐、宣泄的对象。
公孙衍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离开魏国去其他诸侯国发展。为了守护母国,为了团结三晋,他选择去了韩国。公孙衍离开大梁之时,发下誓言:魏国,他会再回来的。
五国相王失败,不代表公孙衍的计谋不行,而是诸侯国太强,魏国实力太弱。随着,公孙衍离开魏国,五国相王落下了帷幕。
面对秦、楚插手魏国的内政,魏惠王驱逐惠施、公孙衍,罢免魏襄王的储君之位,立质子高。那么,公孙衍又会如何归来,再次证明自己不世之材,名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