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四章 吐鱼伤人

作品:《 大汉小地主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河水非常清澈,在水里的能见度也很高,这带来的后果就是鱼虾稀少。研究是什么原因,陈昌不是很明,他估计是因为太清澈了鱼虾会被人们容易的捕捉,所以就会很少。古人常语,水至清则无鱼。

觉到了水底,他发现河底没水草,泥沙也很少,多只是被冲刷的很圆润的石块。这下他明白了,没有小鱼小虾啃吃的水草和泥土,大鱼也就没有小鱼小虾可吃,人们也无大鱼可捕捉,这个缺一不可的食物链就完全断裂了。

小时候,陈昌以为只要有水,鱼就可以活下来,还到别人家的池塘偷了几条鲫鱼放进自家的水井,结果几个月后再去捞的时候,发现只有一条是活的,而且也是瘦骨嶙峋,看上去十分可怕,其余的全变成了尸骨。

“想什么呢?”陈昌在心里自嘲地笑了笑,自己明明是求死求穿越回现代,居然还睁着睡想东想西的。

陈昌向较深的河底又移动了一点距离,然后闭着眼等死。

跳水前憋的一口气,此时已经耗尽。身体自带的欲望是要向上浮起吸一口气,可陈昌为了回到现代,牢牢的抱住石头,绝不上浮。

氧气耗尽,头必然会渐渐失去感知,没有大脑的控制,身体也不会失去控制,陈昌现在是凭借毅力在坚持死亡。

在要昏迷前的一刻,陈昌的嘴不受控制的张开,吸了一大口河水,而且还有异物卡在嘴里,正想吐出去的时候却陷入了昏迷。

陈昌不知道是在做梦还是意识进入了一个无边黑暗的空间,他还没有开口说话,四边就传出来无数个声音,这声音只有一句话“照顾好我娘”。

声音是从四面八方传过来的,不受陈昌控制,而且不停的往陈昌脑海里面钻,让他的头都快裂开了,想张嘴说话也无法开口。

声音在瞬间停止,头痛好像也在瞬间停止。但脑海里,是乎多出了一个记忆。

记忆中的小孩不知道是三岁还是四岁,家里中房屋虽只有三间,但有父有母,还有祖父母,一大家人过得简单但很快活。

他每天跟着家里的大人下地,或做琐事,或玩耍。

又过几年后,他发现母亲的肚子大起来。祖父母非常高兴地对他说,要有一个弟弟或妹妹了,以后这个家就有盼头了。

祖父母给他灌输的思想是,一个家只有人多了,才不会受欺负,才有更多的人下地干活,会收很多的粮食,大家就会越来越好。

七八岁的他已经开始下地干活了,父亲也在传慢慢传授他一些基本的耕作技巧。每年父亲也离家一到两个月,听祖父说是去服徭役。他不懂什么徭役,祖父就告诉他,等他16岁以后也要去,那是皇粮国税之一,帮国家修城池、疏通渠道等。

祖父还告诉他,现在好多了,只是普通的作工,虽然苦一些,但比以前好多了。当年祖父的徭役是运送军粮去边关,战争凶险的时候,他们也要上阵,很多同乡是一去未回,他也是在战场上伤了筋骨,不能做重活。

又过了两三年,突遇大旱,地里欠收严重。他只记得全家大人都愁眉苦脸的,陶碗里的吃食也越来越少。全村人都是一样,他记得村里树子的皮被刮掉了无数,几乎一夜之间全成了光杆杆,难看死了。弟弟每天哭泣的时间越来越长,好不容易哄睡着了,不一会又哭着醒了。冬天来临的时候,祖父母突然离开了家了。

两天后父亲发现不对,全家出动寻找,最后全村人都在帮忙。终于在家里一块坡地的坑里找到。他知道祖父母去世了,却不知道是怎么来到这儿来的。

祖父母的后事办得很简单,因为他家没钱没有粮。

他们一家挨过了冬天,春天来的时候母亲也跟着一起下地。耕种结束后,全家的吃食更少了。以前,还能一天两顿,这开始很多时候一天只有一顿。

地里的庄家出苗了,父亲很高兴。还把碗里的粟米都给了母亲,而自己却装了半碗灰白色的面团。

他想偿一下,被父母阻止了。有一天,他偷偷的偿了一块,味道与泥土相差无几,但感觉能吃饱。

他向父母说出了他想吃的想法和已经偷吃过的事情,父亲怒了,狠狠地打了一顿,并严励告诫他,下次再偷吃,就打断他的腿。

他当时有点恨父亲,他也一起下地的,为啥能有填饱肚子的粮食不给他吃,而是吃煮烂的树皮、草根,两三天才有一点粟米。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父亲的肚皮越来越大,但身体却又明显的越来越瘦,看上去有点吓人。

直到有一天,他觉得天塌了。因为,他的父亲倒在了耕作的地里再也没有呼吸,而父亲倒也时没有压到一棵庄稼,因为地里的庄稼已经在抽穗了。

他为过去对父亲怀恨在心的不孝行为后悔,掩埋父亲后,他就不再与村里的同伴出去玩耍了。父亲没有给他交待遗言,但他知道全家的重担都交到他身上了,他要养活母亲和弟弟。

风调雨顺了,他变成村民口里的傻子了。

他不和其他人争东西,被人欺负了也一笑了之。所以村民们以为他变傻了,其实他知道,一旦他和别人争抢,如果受伤了家里母亲会更累,如果获胜了,也有可能遭到报复,损失更多。

所以,他常常被欺负,可村里的人毕竟都是同姓,算是一个大家族,弱者还是会受到一定的保护,族长大伯经常呵斥那些欺负他的人。大家也觉得欺负一个傻子没有意思,动手动脚打他的人少,口头上占便宜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