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034.三驾马车,崩了

作品:《 大明公敌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凡盘坐在张力给他临时找的坐垫上,饶有兴趣的看着方孝孺。

前世他做历史视频的时候,会有很多观众评论,甚至喷他的观点。

对于一个宠粉up,王凡很喜欢和这些评论互动,也很喜欢和一些对明朝历史很有研究的观众就某个观点讨论。

毕竟《明史》被明朝那群不良文人和清朝那帮家伙们修的不能说面目全非,却添加了很多前后矛盾的史料——不符合逻辑的史料王凡都不把这些锅安到他们身上,毕竟现实不讲逻辑,所以有些看起来很扯淡的史料,有可能真的是历史。

但如何判断观众是野史爱好者,还是真心研究过明朝历史的,王凡有自己一根秤。

那就是和他讨论方孝孺,但凡对方提方孝孺被诛十族,王凡接下来骂都不会骂他,删评拉黑。

可以负责任的说,判断一个人对明史的了解,只需要问一问方孝孺有没有被诛十族。

回答说没有的观众,可能对明朝历史也不怎么了解,但回答说有的,绝对是连明史看都没看,人云亦云的脑部略有缺陷者。

不参考《明实录》,只是从《明史》这本书中,就知道方孝孺不仅没有被诛十族,甚至极大可能只是杀了他一人,连兄弟姐妹妻子都没有诛连,他的妻子是自己投河死的。

方孝孺死后,尸身被他的门人和后辈进行了收敛。

而方孝孺第一次在野史里被“诛十族”,乃是出自一本正德年间的《九朝野记》。

这本书的作者,便是后世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允明——也就是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位画出“小鸡吃米图”的祝枝山。

所谓的方孝孺诛十族之说,根基就在这本书里,然后以讹传讹,最后让不少人信以为真,当成了真实的史料。

当时针对这条谣言,王凡还专门研究“方孝孺”的前世今生做了一期节目,流量超高——根本原因就是观众们在评论区里吵翻了天。

他也不去解释,反而乐得如此,不撕逼哪里来的流量?

如今亲眼看到让自己吃了一大波流量的正主,王凡对这老小子是有好感的。

在王凡看来,方孝孺本人是一个有点抱负、有点才华、有点运气,却十分有骨气的人。

他的才华不高,当教书先生绰绰有余。

他的抱负不大,也就是儒家士大夫那点追求。

他的运气不大,虽然被建文帝赏识,却没有像是齐泰、黄子澄那般当什么大官。

他的愚蠢又恰到好处:疯狂痴迷“周礼”,向建文皇帝推荐“井田制”。

如果不是朱棣靖难成功,朱允炆真听他的话搞起来,马上建文皇帝就会成为大明地主阶级和文武阶级的公敌。

因为井田制的核心思想是土地归为国有。

周商时期就是施行的这个法子,因此才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

在某种意义上,朱棣反倒是方孝孺的名声捍卫者,靖难成功,让这位建文的首席顾问没有因为推行“井田制”得罪天下地主文人。

说他有骨气,那是因为面对新君的招降,他没有认怂,而是以死表忠,这一点王凡是做不到的。

在王凡这等十分怕死的人眼里,比他有种的人,都可以称得上十分有骨气。

方孝孺在后世的名声之所以那么大,和他本人倒是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明中后期那群文官们为了对抗皇权需要改史造神。

于是有两个人就成了他们造神运动的素材,一个是方孝孺,另外一个就是铁铉了。

而铁铉,则是让王凡的视频又吸了一波流量的主角。

王凡制作的千年战争之“靖难之役”里,点击最高的三个人其中就有:方孝孺、铁铉,另外一个则是李景隆。

因此这三人又被王凡称作是自己的“吉祥三宝”,如今见到了一宝,他迫切的想要见到另外两宝。

方孝孺也注意到了他——不注意不可能,自打进来之后,和黄公关在一起的小道士就直勾勾的看着自己,并露出一种极其古怪又渗人的笑容,方孝孺纵然再迟钝,也不敢不注意。

“希直也来了啊...”黄子澄对方孝孺也就是礼貌的笑一笑,然后直接忽视。

呦,三家马车怎么还不对付?

王凡内心浓厚的八卦之火涌了上来:这可是史书中不会记载的。

黄子澄对方孝孺这个连功名都没有,却能让皇帝对之十分信任的家伙没有任何好感。

在黄老头看来,若是治国的本事有一石,那他黄子澄独占八斗,齐泰比自己次一些,占六斗,而这方孝孺却要欠天下四斗。

不光看不上方孝孺的才能,更瞧不上他那酸儒的作派。

当年洪武皇帝见到他,就评价说“当老其才”,什么意思?明面上是方孝孺得老了才能受到重用,实际是:这小子缺少社会的毒打,太幼稚。

后面又有人推荐,老朱依旧是一副现在还不是用他的时候,最后实在是不耐烦了,就打发他去汉中教书。

老朱看人多准,谁能想到建文皇帝登基后,就把这老小子叫到京城来,先出任翰林侍讲,随即升任侍讲学士。

但估摸着老朱连续拒绝他三次,给方孝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又可能是因为自己连进士都不是,在他们这帮探花状元面前自尊心受损,因此虽然已经是侍讲学士了,可对外介绍一直自称汉中教授。

建文帝曾问他为何如此,方孝孺说这职位是洪武皇帝赏赐的,臣心念太祖皇帝知遇之恩,报之陛下。把朱允炆感动的不行不行的,更加信任。

说到底,文武之争只是政见不同,他和方孝孺属于同行竞争,方才赤裸裸的仇恨。

可文人讲究个脸面,就算自己再巴不得他满门抄斩,流放三千里,但面上却还是要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应付完方孝孺,黄子澄看向自己亦敌亦友的好伙伴齐泰:“尚礼兄,兵部可有决议,派谁前往平叛?”

方孝孺见自己好心前来劝慰,黄子澄只是打个照面就马上和齐泰聊起了军国大事,很是不爽。

齐泰没有任何要劝黄老头出来的意思,反倒直接从袖筒中拿出一封奏疏来递给他:“这是我们商议的结果,来此也是想让黄公瞧一瞧是否妥当,若是黄公没有意见,那就上奏陛下,及早出兵。”

齐泰身为兵部尚书,又是朱允炆最为依仗的大臣,因此这出兵平叛的人选,基本就是他和黄子澄商议便可以决定。

看到奏章,方孝孺愈发的吃味。脸上那小表情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羡慕嫉妒恨。

王凡看的很是开心,没想到这老小子居然如此的可爱,身处大明朝堂顶尖朝局中,居然半点城府没有,人家都是喜怒不言于色,他倒好,什么心情都表现在了脸上。

难怪老朱不待见他,哪里有半分治国之能臣的样子。

心里对建文朝这三驾马车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认知:

齐泰和黄子澄亦敌亦友,互相帮助又互相拆台,齐泰对方孝孺冷冰冰的,从俩人进来王凡就发现不对劲,齐泰全程冷着脸,只有和黄子澄说话时才恢复如常,看来这位兵部尚书的养气功夫也不到家啊。

而黄子澄对方孝孺则是发乎招呼,止于招呼,除了打招呼外,再无任何攀谈的欲望。

方孝孺呢?面对这俩一个解元出身的进士,一个探花出身的进士,既羡慕又嫉妒,虽然知道被俩人排挤,却极想融入俩人的圈子里,把二人组变成三人组。

可是人家不带他玩。

“嘿,你是方孝孺吧。”王凡主动凑到跟前,这位自己的“吉祥三宝”之一可是王凡的幸运星。

当初自己就是做了方孝孺的视频后,方才接了平生第一个广告,为此王凡高兴的花了一千块钱去吃了顿奢华的海鲜自助大餐。

相对于齐泰和黄子澄,他可是很待见这位愚蠢中透着傻气的书呆子。

“你是?龙虎山的那位小天师?”方孝孺疑惑的看着他。

“这不重要。”王凡倚着监牢栏杆,嘴角撇了撇俩人:“他们俩不怎么待见你啊。”

方孝孺气的当场脸就红了,哪有这么不会说话的人?一上来就直呼大名自己忍了,第二句话就戳人家的伤心事。

可见王凡年幼,比自己儿子还小,犯不着和他一般见识,刚想别过脸不理他,可又不愿意让他以为猜中了自己的心事,犟嘴:“君子群而不党。”

王凡更乐:“党的前提是,人家得让你群啊,你这群都没成,哪来的党?”

方孝孺更气:“君子矜而不争!”意思是说他庄重而不和别人争执。

王凡继续逗他:“是不是齐泰商议平叛的人,没叫着你一块啊。”

“你,你虽是御赐的小天师,可也不能如此直呼德公名讳。”方孝孺极力维护齐泰的样子,像极了后世备胎听到别人说女神是绿茶婊努力反驳的状态。

齐泰原名齐德,老朱赐他为“泰”,然后就叫齐泰了。

虽然皇帝赐名殊荣非凡,但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当官的第一准则更是看你孝顺不孝顺。

因此齐泰为了表示德字乃是父亲所给,便让亲近的人称他为德公,以示自己既对皇帝忠,又对父母孝,乃是忠孝两全之人。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兵部都拟了哪些人去平叛?”

王凡说完,方孝孺本能的想要反驳,但心事被戳破——他确实很想知道,更想参与其中,哪怕提个名被齐泰和黄子澄毙掉,也心满意足了。

他现在只有给皇帝建议的权力,并没有参与国家大事的资格。

虽然说靠近皇权,影响皇帝的决策,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了,包括齐泰和黄子澄,俩人之所以不待见方孝孺,就是因为相对于他们俩,皇帝对方孝孺更信任。

但人就是这样,自己拥有的从不在乎,自己没有别人却拥有的,却是视若珍宝。

齐黄二人嫉妒方孝孺简在帝心,方孝孺羡慕俩人受皇帝青睐可以处理朝政。

“这等军国大事,自然是由德公这位兵部尚书决议,旁人谁能知道?”

方孝孺满腹的酸味把王凡熏的差点捧腹大笑。

这他娘的哪里是大明王朝三大文臣,这简直比现代都市狗血三角恋还要狗血。

“你想不想知道?”王凡对建文朝这帮文臣们再无任何希望,也就亏得老朱给朱允炆留的家底太厚了,如若不然,就你们三位这气量和能力,不用朱棣造反,不出十年就得被玩崩。

“...”方孝孺揣着手——这是他在汉中教书养成的习惯。

汉中阴冷潮湿,故此揣手取暖,这个习惯也是齐黄瞧不上这乡村教书先生的原因之一。

王凡的无礼却亲切的攀谈,让他想起初到汉中时,与当地土著相处的日子。

那些土著们对他也是这般,行为言行粗鲁,但真心实意的尊敬他——当然他没从王凡身上感受到任何的尊敬。

在汉中的那段日子里,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教授,自己的满腔抱负没有施展的机会,但却是他最开心的日子,至少比现在在金陵这大明权力的最中心要快活的多。

“你能知道?”愚蠢天真的人,总是很好相处,方孝孺就是典型代表,他揣手看了看王凡,用微微白眼表示对这位小天师的小小不屑。

“我虽然不知道,可是能算啊。”王凡逗他逗上了瘾,心里甚至想着,要不要想点法子,把方孝孺骗到诏狱里作伴,那可就有趣多了。

指了指自己的帽子:“别忘了占卜算卦,可是我们道家的拿手本事。”

“你们道家的拿手本事不是更蒙拐骗么?”方孝孺满脸狐疑。

“嗨,那都是副业。”王凡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一本正经的开始胡乱掐诀。

“你当真能算出来?”老朱亲自给龙虎山背书,力捧道家,虽然让儒家文人很不爽,但心里知道这帮牛鼻子能让老朱看重,还是有点本事的。

“自然,御赐小天师岂是浪得虚名?”王凡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而后悄声靠近他道:“必有长兴侯耿炳文,滦城侯李坚...还有...”

他故意顿了顿,方孝孺果然上套:“还有谁?”

“还说你不想知道。”王凡嘲讽起来。

“我,我这是...”方孝孺虽然是个文官,但辩论却是弱项,尤其是面对王凡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更不是敌手。

“胡说八道,占卜算卦岂能算得准军国大事?”方孝孺哼了一声,没当回事。

他这么说,并非恼羞成怒的托词,而是确有此事。

但凡是靠着测字算命生活的,都会给自己这一行设置很多规矩,防止遇到刁钻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