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九十四章 好巧

作品:《 红楼之不贰臣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平白给人好处,既无恩情,又添耻辱。

虽说奇行营并无例行的任务,但每周仍在营中举行演武。

闲暇之余,又搞搞体育,军容整肃,固然于战阵之中,能得保全,但日常训练,多少乏味,因此各类体育活动,倒很受到欢迎。

尤其经过辽东之战后,大多军户依着战利品和赏赐,家用渐富足了些,不至于省着吃喝,有了力气,也想较较劲儿。

就这样在闲适中过了月余。

贾珣又去过牟尼院两次,依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便又匆匆离去。

搬过来通辽伯府已过了旬日,交了二更,管三刀星夜返程,告诉贾珣王虚要来见他一面。

贾珣也想见这位朋友,但不想在府上见他,约了三日后在江上见。

第二日,贾珣正懒懒地在院子里栽花,却忽然听报了一个消息,贾雨村补授了兵部尚书,让他又些微吃惊。

贾雨村可是凭借贾、王两家的举荐上位的,这时候将一个兵部尚书的职位送给四王八公的老牌勋贵,还刚刚对人动了刀,未免有些奇怪。

还是说,这时候,贾雨村已经另投明主了,若果然如此,至少是个识时务的人,也懂得顺应时务。

但同时,改革的刀子开始切肉的时候,斗争也会随之变得剧烈起来。

因此他也格外珍惜这段闲暇时光,可是夜里忽然传来的一个消息,让局势瞬间燥热了起来。

在天津港附近的工厂,因为过长的劳动时间和越发被压榨的工资,爆发了大规模的暴乱,货港为之拥堵,不堪重负的工人拿起工具,抢占码头,争夺货物,武装自身。

这件事带来了两个后果。

第一是统治者再度审视着工人的力量和工厂的组织形式,第二是土改过程中,为了推动地主纳粮,对佃农是有煽动的,暗示他们离开了土地,还能在工厂中找到谋生之所,然而这场风波狠狠地敲醒了他们。

一旦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地主提供的良田,或许不会过得更好。

这场风波本身很快被扑灭,但影响却久久不能停歇。

可以想见,面对工厂的压迫,大量的佃农将和地主站在了同一战线,共同反对田税改革。

一旦河北的田税改革陷入僵持,辽东的成功更显得一枝独秀起来。

但这些事态的发酵并没有影响贾珣的安排。

在黄昏时分,贾珣登上了一艘画船,两层的格局,可容纳三五十人。

护卫仍由管三刀负责,二层的小阁楼中,有一名女子同行。

穿着青色的小袄,粉白的裙子,搭着一件天蓝色的披风,轻扶着栏杆,似乎不太能经摇动。

贾珣上了阁楼,船便出埠了。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平儿。

她大约觉得,贾珣或许已经忘了自己,回京好些日子,既不曾唤去问话,似乎也不关心自己管的事情,正当有些自怨自艾之时,却又忽然叫自己登船夜游。

倒叫她一时欢喜,又一时惶惑。

贾珣径直走她身前,轻声问:“怎么了?”

平儿略忐忑道:“伯爷忽然叫我来,总好像有不好的事。”

贾珣轻揽住她的腰肢,低头嗅了嗅头发的香味。

平儿被这突然的举动弄得身上一僵,也不知是喜是悲。

贾珣又松开,双手伸直伫在栏杆上,对着茫茫江面大喊了一声。

平儿略觉奇怪地看他,分明的脸颊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似乎什么烦忧都不需挂怀一般,受这情绪感染,心情不觉也明快了几分。

贾珣望着河面,问:“凤丫头来找你了吗?”

平儿略有些慌,偷瞥了贾珣一眼,嗯了一声。

“怎么这样难了?倒来找你借银子使。”

平儿也不隐瞒,说道:“府里的用度向来大,又新添了开支,却没个进项,艰难些也是有的。”

贾珣见她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不知是生气还是好笑,只道:“她你还不知道,唬你的呢,哪里就这样难了,况且厂里她也有份子,花的都是官中的钱,又不必她自己填。”

平儿只低着头,半晌不言。

她心知自己抽调了银款,虽然后来也补上了,但到底过错,也甘心受罚,自不辩解什么。

贾珣见状,知她误会了,捧起略带清愁的双颊,柔声道:“这没什么,你在荣国府呆着这些年,谁背后没个惹不得的主子,自然是谁都不肯得罪,只知与人为善的,有时却未必好。”

贾珣见她仍不明白,便道“跟我回府吧。”

揽过瘦削的肩膀,轻声道:“林妹妹说得对,不该叫姑娘来外边做事。”

平儿有些黯然,低声道:“我辜负了伯爷的信任。”

贾珣在她耳边道:“不,你也到了该生个孩子的时候了,旁的,过两年再看吧。”

平儿半仰着头,望着贾珣,忽觉得有些恍惚,只轻轻臻首,靠在胸膛,呼吸渐渐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