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打陈群主意
作品:《 霸王!》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69章 打陈群主意
鲁肃欲谈关于陈矫的母族?
孙策讶异,问道:“陈矫母族可是有何特殊之处?”
鲁肃郑重点头,说的:“陈矫本姓刘,因过继于母族,方改姓陈。”
孙策目光一凝,问道:“其母族是下邳陈氏?”
“将军明鉴。”鲁肃说道:“下邳陈氏为公卿世家!不仅世代有族人位居两千石,且人才辈出,位居两千石者每代皆不止于一人。”
这是真真正正的徐州本地大族,影响州郡的名门郡望。
甚至他们的支持,能直接影响究竟哪位诸侯占据徐州。比如刘备,比如吕布。
想到这里,孙策顿时猜到了鲁肃为何要谈下邳陈氏!
这个家族在刘备战败之后,可是投向了吕布麾下。包括一直支持刘备的陈登,也没有跟随刘备流离海西、沛县等地,而守在吕布麾下效力!
孙策面容严肃,问道:“子敬是担忧下邳陈氏助纣为虐,支持吕布,与我江东为敌?”
鲁肃郑重的说道:“不得不考虑这般形势。不论如何,吕布进攻海西,都有些超乎情理。其虽然打得关羽措不及防,被俘虏数千士吏。但同样兴师动众,导致战线不稳。”
“陈宫虽无急智,但不乏谋略。以其规划,应当看得出,以吕布威名,一动不如一静。吕布亲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
“其安坐下邳,屯兵徐州,则远近皆将畏服。其却劳师远征,兴师动众,扫平淮北。如此反常,必有图谋。”
孙策认可的点头,自古以来,没有是为了打仗而打仗的。军事征伐,必有其根由。
吕布不惜冒险,也要进攻海西,很可能也是为了扫平淮河以北,从而争取到徐州世家的支持。从而合力抵抗外敌!
鲁肃面容凝重:“毕竟……下邳陈氏与将军有世仇,他们就世居于淮浦啊。”
下邳陈氏与江东孙氏的世仇,大概要从上辈人就算起了。
陈登父亲那一代,陈珪、陈瑀兄弟就与袁术交怨。袁术曾经任陈瑀为扬州刺史,但袁术于封丘败于曹操后,南逃寿春,陈瑀拒绝袁术进入。
此时正是袁术第一次忽悠孙策,说孙策帮他打下九江,就用孙策为九江太守。
孙策乃从阴陵整军出兵,击退陈瑀,陈瑀退走徐州下邳。
然后孙策进攻江东,又是陈氏族人陈横率军抵抗,孙策亲自带骑兵在战场上俘虏了陈横。
这一次,大军进攻至淮河沿线,却月阵列阵之地就在淮浦境内,吕布军中的将校,说不定还有大量陈氏族人。
孙策叹息一声,说道:“我不如曹孟德啊。”
鲁肃惊诧问道:“将军怎忽出此言?”
孙策说道:“我江东孙氏,仇家遍地。但曹孟德就从未有何仇家。”
因为曹操一般有仇当场就报了。不管是陶谦、张邈,还是边让、许攸,管他功劳名声,管他地位尊崇,哪怕只是酒后狂言,或者背后似有似无的讽议几句,只要曹操不满,就全部屠杀,当场报仇。
哪像江东孙家,西面有刘表、黄祖,北面有下邳陈氏,东面有会稽周氏。
鲁肃乃意气奋发,说道:“会稽周氏,跳梁宵小,窃据江南,暴聚党众,屯住郡境,猥以下隶,敢发难端。而将军神降之罚,贼殒其魁,宗族夷灭。诚可谓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下邳陈氏,若远劳王诛,卒不悟顺,翌日必为齑粉。”
孙策不禁一笑,说的好,不是不报,是时机未到啊。自己打下了会稽,则周氏尽诛。若陈氏抗拒王师,那等自己打下了下邳,也休怪被辗为齑粉。
不过鲁肃此时说道:“我以为将军已经拿下广陵,占据徐州淮右之地。徐州世家,未必就会铁板一块,尽皆抵抗。”
孙策若有所思,问道:“子敬言下之意,陈矫是故意投往江东?”
这些世家大族,分散投资也不是什么罕见之事了。
就像荀氏,也看不清曹操、袁绍究竟谁会主宰黄河两岸,故而荀彧投靠曹操,荀谌投靠袁绍。不论将来袁绍、曹操谁胜谁败,荀氏都将保持朝中显赫公卿之位,可以凭影响继续让家族子弟在朝中担任公卿。
鲁肃乃说道:“淮河南北,亦是诸侯争雄。将军与吕布皆名动天下,兵锋无敌。而将军占据淮河之南,吕布占据淮河之北。下邳陈氏在淮浦,正处于兵锋之间。若不想被诸侯争雄,辗为齑粉,必要分别出仕于双方。”
孙策点头,下邳陈氏,这可不是一个人数稀少的家族。世代公卿的他们,不知道分出多少支系。
就算是孙策占据下邳,也不可能大屠九族。
先不说影响如何,屠九族这种事,一个后世正常人也做不出来。
司马懿那么阴狠的人,对叛乱的王凌泄愤,也只是屠杀三族。而仅仅屠杀三族,就牵扯进来数千人。
孙策问道:“子敬是想分化拉拢下邳陈氏族人?”
鲁肃郑重点头,笑着说道:“恐怕下邳陈氏亦有此意。其中族人,未必尽皆看好吕布。而我江东若能得徐州世族助力,统治徐州必愈发稳固。”
世家大族分家也不是什么大事了。比如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就是王离死后,族人一支迁往琅琊,一支迁往太原。
下邳陈氏亦可以分为下邳陈氏与广陵陈氏。
孙策对陈氏也没有太高得要求,只要陈矫在担任淮阴县令时,能够召集族人,带着难民、百姓将淮阴县境内得运河修起来即可,向南沟通邗沟,向北沟通淮河,从而彻底打通江淮水系。
这个工程说起来貌似很小,只需要在淮阴一个县境内动工。
但现在的一个淮阴县,以前可是一个诸侯国,在人口鼎盛的宋、明,这里堪比一个州、府,能下辖几个县。
往往都是行政区域划分的越细、越碎,一块区域越富庶文明。如今大汉人口不足,才导致这么大的区域仅仅是一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