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的农场里来了怪东西
作品:《 高等文明的她,来我农场干活》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五月的天气,连风似乎都带了生命气息。
不算燥热的午后阳光下,带着墨镜,身穿白色短袖T恤,和灰色运动裤的姜临,正驰骋在绿荫浓郁的省道上。
时速35KM。
姜临低头看了看车把码表,又看了看手腕上运动手表。
当前心率163/分。
“呼~呼~”
感受凉风在耳边掠过,姜临有规律的深呼吸几口,同时压低身躯,以减少风阻。
姜临在骑自行车。
骑的是一辆换了大盘齿的捷安特山地车。
自从去年八月份从县里搬到清河镇上,姜临就除了刮风下雨之外,雷打不动的每天骑自行车驰骋在省道上。
姜临骑行路线比较固定,每次都是沿着清河镇周围的省道绕两圈。
两圈接近70公里,通常用时两个半小时。
骑自行车是姜临从大一那年慢慢养成的爱好。
那时他谈了个省女子自行车队的女朋友,每次约会都是两个人,两辆公路自行车穿行在省城大街小巷。
从黄昏骑到黑夜,从喧闹拥堵的城市,骑到星光灿烂,万籁无声的田野。
是两人最喜欢,也觉得最浪漫的事情。
时光荏苒。
大三那年两人分手,姜临逐渐走出了那段感情,但对骑行的喜爱却越发深刻起来。
当然~
离开了校园,也意味着长大。
工作就成了人生中的另一段漫长旅途。
毕业后,心怀凌霄之志的姜临选择在省城打拼。
半年后……
大丈夫身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都卷个麻蛋啊,老子回老家创业去。
姜临脑瓜子很好使,不然也不会考上全国著名的东南大学。
所以纵然创业之火在熊熊燃烧,但在创业道路上,姜临依旧慎之又慎。
在总结了当前各行各业前景,和自身实际能力后。
姜临在亲朋和同学讶然目光中,一头扎进了“种地”大军。
姜临学的是机械工程学院里的机械制造与其自动化。
这个专业看似与种地不搭边。
但姜临认为,创业如果都是随波逐浪,去走别人已经摸索并做出成果的道路。
那只能是别人吃肉我喝汤,别人喝汤我刷盘。
没有独一无二的创业思路,没有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发挥自己优势才能,就去脑袋一热跟风挤进热门行业。
这种只会亏的连裤衩子都不剩。
姜临不会这样。
姜临当时上班的地方叫——双科工业。
这是一家以农用机械制造与销售的大型企业,他们在农用机械领域里妥妥全国前三。
也正是这家企业,让姜临充分了解到,原来在广阔农田里,姜临的专业和才华,一样大有可为。
所以回到老家后,姜临直接翻出房产证,去银行押了50万。
再加自己这几年辛苦攒下来的五万块钱,一头扎进种地大业中。
姜临老家在江南省北边的泗塘县,也就是俗称的苏北地区。
这里有一望无际平原,有四通八达水网。
在这里搞种田创业,无疑最合适不过。
所以姜临花了半个月,跑遍所有乡镇后,最终选择在距离县城二十公里的清河镇,开启自己的宏图霸业第一步。
——包地搞农场。
苏北这边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发展放在全国都可圈可点。
所以农村年轻人,早一二十年前都一窝蜂跑城里发展去了。
地爱谁种谁种,反正老子就算在外面刷盘子,也不种。
最近这七八年,连留守的中老年人都不大愿意种了。
所以各地乡镇为了吸引人来种地,几乎用上了十八般武艺。
要来我们这包地?
可以啊!
一排排大棚,一片片农田和水田都可以承包。
用水优先,河里水和地下水随便抽,水费便宜到惊人,出个电费就行。
什么标准园补贴、惠农补贴、良种培育补贴、肥料补贴、种植技术补贴,自然灾害补贴,轮番给你上。
然后姜临承包了十座大棚,三十亩地,还有一片池塘。
大棚是标准大棚,地是不适合种植水稻的旱地。
本来姜临不打算承包水塘的,但奈何清河镇给的优惠很足,水塘和白送也没啥区别。
另外有标准大棚,有土地,有水塘,更符合农场申请标准,正规化以后可以得到更多惠农补贴。
所以一个月后,一座简陋农场就在这里初见雏形。
姜临用便宜的果园护栏网,把整个农场围了一圈。
三十亩地先随波逐流,请人种了小麦。
十座标准大棚里,则种了八座辣椒棚,另外两座标准大棚暂时还在按照姜临的想法改造当中。
种地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清河镇大部分土地已经都承包了出去,那些包地大户都种了几年。
姜临跟上照葫芦画瓢就行。
姜临去年八月份包的地。
九月底,农场建设初见雏形。
十月起,当地包地大户陆续着手种植小麦。
姜临一方面资金不够,没办法大刀阔斧,一方面对农业这块知之甚少,需要时间来学习和摸索。
所以就请附近一位包地的老板帮忙,也在自己的三十亩地里种上小麦。
然后别人施肥,他也跟着请人施肥。
别人打药,他也跟着请人打药,连牌子都用同一家。
三农单位的技术员也跟着进行技术指导,充分解决姜临的后顾之忧。
标准大棚里种辣椒也是如此。
周老板农场里也有大棚,但这些大棚周老板懒得折腾,都让给家里亲戚种了辣椒。
姜临也就照葫芦画瓢,请人种了八个大棚的辣椒,和周老板大棚里的一个品种。
种地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