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作品:《 杏坛一笑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西天取经似乎并不像佛祖说的那样是为了普度众生那么简单,这真经背后好像藏着什么猫腻,像是佛祖布下的一盘大棋,而唐僧师徒就是他棋盘上的棋子。

就说宝象国吧,国王昏庸无能,连自己的宝贝女儿被妖怪抓走,囚禁了十三年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靠着唐僧师徒,才把公主给救出来。佛祖要真是慈悲为怀,为什么不早点出手相救,非得等到唐僧师徒路过,才派个手下随便收拾一下,这简直明摆着是做给唐僧看的。

还有女儿国,国王温柔美丽,对唐僧一片痴心,可这女儿国上上下下全都是女人,没有一个男人,这本来就不正常,分明就是佛祖故意安排的。唐僧一到女儿国,就差点动了凡心,要不是有孙悟空帮忙,这取经大业,恐怕就要半途而废了。

并且我们熟知的子母河水一段,在原作里也比在86版西游记里呈现得要黑暗得多。女儿国女人怀孕其实也是有男有女的,怀孕之后就去照胎泉边上看性别,女儿全部生下来留着抚养,要发现是男孩,就饮下落胎泉水打掉。

更不要说那些落入女儿国的普通男性下场,女儿国国民名为美女,其实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妖怪,这样令人发指的世间之态,佛祖竟是看都不看一眼。再看看其他国家,车迟国本来信奉道教,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可就因为唐僧师徒来了,非要跟人家三个国师比试比试。

又是求雨,又是坐禅,最后还把人家的道观给拆了,改成寺庙,逼着国王改信佛教,这跟强买强卖有什么区别。还有祭赛国,好好的突然就丢了舍利子,举国上下愁云惨淡,国王更是寝食难安,就差把皇宫给拆了。

可往深处想想,国宝舍利子哪有那么容易丢失,感觉好像就是佛祖故意安排的,只为了让唐僧师徒去降妖除魔,好彰显佛法无边,让祭赛国国王心甘情愿地皈依佛门。

更别提灭法国,国王昏庸无道,竟然要杀一万个和尚,按理说这等暴君,就该受到惩罚才对。可最后唐僧师徒也没把这国王怎么样,只是象征性地恐吓了一番,就让他改了个国号,继续当他的太平天子。

灵山脚下两个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天竺国养了个玉兔精当了那么多年公主,被她谋害的僧人不计其数,佛祖脚下佛家弟子遭难,也不见哪位菩萨出来管管。那狮驼国三个妖怪占山为王,把个好好的国家变成了吃人的魔窟,可佛祖竟然就这么轻飘飘地就把他们给收走了,连个说法都没有。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不得不怀疑,西天取经其实是佛祖设下的一个局,表面上是普度众生,可实际上却是为了扩大佛教势力掌控人间。

西游世界的真实倒影

其实根据当年真正去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写的《大唐西域记》,他当年可是实打实地走过了不少地方,包括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

《西游记》毕竟是小说,有些国家是作者吴承恩自己想象出来的。不过要是仔细研究一下书里的描写,再对比一下历史地理,就会发现这些国家也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一些影子。

比如宝象国富裕繁华,很有可能就是以前西域的重镇龟兹,也就是现在新疆的库车。还有乌鸡国,国王的名字和遭遇,跟《大唐西域记》里写的阿耆尼国,也就是现在新疆的焉耆,特别相似。

还有车迟国,估计就是以前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车师国,也就是现在新疆的吐鲁番。这些国家和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其实也映射了现实世界中人们遭遇的困难和挑战,只不过作者用了一种更加奇幻的方式来表达。

那些妖怪和磨难,其实也都是现实生活中困难的象征,而那些看似充满“佛法”的裁决,却也让人感受到了一丝残酷。所谓“佛法无边”,透露出森严的等级和冷酷的规则,或许吴承恩正是借着这些故事,来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实和宗教本质的思考,也暗藏着对“天道”的质疑。

《西游记》的故事早就超越了神话本身,它讲的那些道理以及那些关于勇气和坚持的故事,直到今天还在激励着我们。

这西天取经表面上是弘扬佛法,可仔细想想,一路上尽是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儿。那些个妖怪,哪个背后没点关系,那些国家哪个不是经历了磨难,才不得不皈依佛门?

说白了这“真经”就像是一块敲门砖,敲开了大唐的大门,也敲开了佛教东传的大门。所以说这《西游记》看着是神话故事,其实也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一些事。

佛光普照的背后,到底藏着多少秘密,还得咱们自己用心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