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103章

作品:《 重回1988之IT女王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万一说不定就将一个千载难遇,只欠机会的天才从被埋没的悲剧里拉出来了。

到时候公司的形象还可以更光辉一点。

县里一行人开车带安夏往文熊村去了。

村子没有安夏想像的那么破旧,相反,还挺新。

“这些都是这几年盖的。”县长秘书介绍,“不过村子里的教育实在跟不上,没有人愿意来,村子里学历最高的是小学三年级。”

安夏下车,在村里走走看看。

县长秘书陪同在旁,向安夏介绍这个村子的情况,穷,除了穷,就是穷……

值钱的粮食种不出来,只能长出不娇气的耐旱作物。但是太好长,就代表着不值钱,他们只能种了自己吃,无法卖出价。

自然条件恶劣,没有办法。

安夏注意到有些人家的门微微敞着,里面十分安静,没有任何声音。

安夏看着门扇,心中闪过八个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到底是民风淳朴至此,还是已经穷到连可以抢的米粮都没有了?

等等……就算穷得就剩自己打的家具,也该把门关上啊。不然农村里的猫猫狗狗随便乱跑,蹿到家里来拉屎撒尿也很麻烦的吧。

然后,她又发现了异常,门扇与门框的缝隙处已经有了一张大大的蜘蛛网,网上全是昆虫的尸体,看起来有很长时间没有人进过这里了。

“这屋里没人住?”安夏问道。

旁边陪着的村长忙说:“对,他们家人都不在了。”

“哦……”安夏心想,那一定是在这太穷过不下去,就去城里打工了呗。

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又有几户人家是这样。

“他们是都去城里打工了吗?”安夏问道。

难道,本县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是:村民积极外出打工,赚回了钱,拉动了gdp?

村长一愣,摇头:“他们都死了。”

啊??”已经好几户人家是这样了,门开着,没有人。

村长详细介绍,安夏才知道,这几户人家是全家得了「热病」,一起死了。

说初期症状像感冒,然后身上的皮肤就会出现溃烂、脱落,最后高烧,然后就死了,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反正,谁家得了热病,就得自己躲着人,别出来,不然村里的人会把他们家赶出去。

安夏听村长的描述,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这不是艾滋病吗?

艾滋的传染途径:母婴、性、血液。

这村子干什么了?

“没请大夫来看看?”

“看啦,就给开了几个小药片治治,吃了也没用,渐渐的也就不治了。”

村里人请的是赤脚大夫,把这病归类于感冒,或是过敏,随便开了一些他觉得对症的药。

在村口的墙上,安夏看到了一行字:救死扶伤,卖血光荣。

安夏:“……”

村头坐着几个人,安夏走过去向他们打听:“你们这卖血?”

那几个人见安夏衣着打扮跟他们不一样,以为她是来收血的,忙不迭地说:“卖!卖!你要多少?给多少钱?”

“你们以前卖是多少钱?”

一个村人脱口而出:“五十。”

被旁边一个人瞪了一眼,那个人对安夏说:“价格不一样,质量不好的五十,质量好的血浆六十,全血七十。”

安夏没明白,怎么就看出质量好与不好。

难道这边血贩子还会先测一下是不是缺铁性贫血吗?

“有人来卖之前,会喝好多好多的盐水,那种血,不行,稀!没营养,像我们这样的,就是好的。”说着,他骄傲地挽起袖子,露出胳膊。

“看,没有浮肿!”

安夏又问:“可是抽一次就要等半年,你这针眼……刚抽过吧。”

“没事!我身体健康的很!要是你诚心想买,我可以给你便宜一点,五十五?中不?”

安夏摇摇头,旁边有人以为她嫌贵,马上叫价:“找我,我血浆只要四十五!”

这怎么还内卷起来了。

“你这让我们以后怎么活?都说胳膊一伸,露出青筋,一伸一拳,五十大元。你倒好,少了五块钱。”

聊天的人正忙着指责此人胡乱降价,把价格搞坏了。

忽然,有人站起来,抬手指着前方,厉声喝道:“你给我滚开!”

安夏向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女人的背影飞快跑离空地。

“她怎么了?”

“她啊,有热病,不在屋里好好待着,还要出来。”

“就是,还不知道他们家干什么作孽的事,才会染上,连张婆婆都不肯给她符水了。”

安夏疑惑:“我看她挺健康的啊,怎么有病?”

“她娘亲口说的,还能有错?”

安夏:“……”

虽然喜欢满世界跟陌生人说自己家里情况的妈很常见。

但是这种到处说自己女儿有传染病的妈,属实不多。

现在也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

安夏想起桂医生,看看时间,桂医生应该在工作,思来想去,安夏还是拨通了桂医生的电话。

第二天,桂医生就赶到了,他连看了几个「热病」患者。从他们的症状和发病史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是艾滋。

于是,他以检查热病为由,给村民们抽血。

村民们被抽的时候还很心疼:“少抽点,还要卖呢。”

抽出十一个血样。

十一个血中有十个是艾滋阳性。

这十一个人看起来都很健康,外观上看什么毛病都没有,甚至有人昨天还卖了血。

桂医生连忙打听,县里还有多少个村子有这样的热病。

县里的人回答:几乎都有。

桂医生万分震惊,这么多人集体得艾滋!

这么多艾滋病人的血会去哪里?!

他连夜写报告,赶往北京,向副总理报告。

由于他的报告,第一批中央艾滋病防治工作组进驻,对村民进行全面普查与救治。

除了救人之外,还有调查这些村民的血浆去向。

结果是全部进入了生物医药行业,被做成了生物制剂,有给血友病患者用的凝血因子,有狂犬疫苗,还有甲肝疫苗。

其中甲肝疫苗最多。

1988年的上海甲肝爆发事件,让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人产生了恐慌,许多人选择接种甲肝疫苗,刚满一岁的孩子,也会被家长带去接种。

如果这批疫苗流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公安机关迅速追查,涉案生物医药公司有六家,只有三家根据要求对收集回来的血液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他们发现了血液中的异常,正在与血头交涉,要求退钱,双方虽然在价格上没有谈拢,但都没有报警的打算。

另外两家,连检测都没有检测就用了,甚至已经做出了成品,准备上市销售。

这要是往人体内一打……只怕感染的被害人到死都想不到自己得艾滋竟是因为怕得甲肝。

还有一家,名字非常熟悉,是安夏意图弄死而后快的合作伙伴——长生药业。

他们说确实有收过这批血液,但还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做,有冷库里的血浆为证。

面对调查组成员,姚华神情凝重,满怀医者仁心的悲悯之意:“我公司已经研发出可以用来防止艾滋病的药物,不过刚刚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愿意捐出这些药物,为文熊村的村民们摆脱病痛的折磨。”

得知这个消息的安夏大为惊讶:

艾滋病阻断药,是这么容易做的吗?

他这个长生药业,不是刚刚才成立吗?

在紫金系统里正在跑着的配对系统还没跑完呢,你那就研发出来了??

你这是研发出来了,还是仿制出来了?

而且,你明明就是用人试药,连美国人都知道这事得给别人钱,你这怎么还弄的跟做了大慈善一样?

要论不要脸的程度,安夏自叹不如,输了输了。

当防治工作组刚开始工作,长生制药一直很高调的宣传他们如何积极参与,治病救人。

送药还送人,协助医护工作者。

过了几天,安夏又往县里送了一台教辅机器人,县里表示今年的高考,一定能会有学生能考上大学,不让捐赠者的心意白费。

安夏只是想来收集一下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没指望能有什么突飞猛进的效果。

要是用几个月的教辅机器人就能考上大学,让其他苦读的学子情何以堪?

安夏也没觉得他说的是真话,这句话就跟新年说「恭喜发财」一个意思。

她随口回答:“顺其自然就好,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

“不要紧,他原来是市重点的,估分绝对能上一个好大学。”

啊?已经有人选了?

安夏几句话把真相问了出来,县中最近想创收。于是开了一个精品复读班,只收上次考分在620以上,但与心仪大学失之交臂的学生。

这些人本身就有极强的自律性,再加上高强度的学习和坚定的信念,再配上高薪请来的名师,只会比620高,不会低。

要是卖他们脚下的泥,说天天踩着这块泥,就能考上大学,都会有人相信。

因果倒置这种

事情……自从《山海经开始,历经千年而不衰。

来接安夏去火车站的车来了,安夏刚打开门,忽然听见有人叫她:“安总安总……”

安夏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

是六个跳槽到长生药业的人之一。

安夏向他点点头,没有想与他多说什么。

他见安夏有了回应,马上跑过来,对她说:“安总,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他言辞恳切,眼神中透着诚挚的哀求。

安夏:“??”

跳槽能理解,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反复横跳,吕布都得甘拜下风。

出于对对手的好奇,安夏还是问了他一句:“怎么?姚华对你们不好吗?”

“他的人工智能业务一直拉不起来,找不到合适的总工牵头。他打算把我们都开除。”

安夏十分遗憾地看着他:“抱歉,要是你早一点说,还有空位,但是现在已经招齐人手了。”

“安总,求你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也是没有办法,我上有老下有小,他说工资可以提高一倍,我,我就相信了……”

他说了半天,看着安夏不为所动,知道自己必须付出点什么才行。

“安总,我知道长生药业根本就没有开发治艾滋病的药,他们捐的药,就是用的印度版齐多夫定。”

齐多夫定是葛兰素史克在八十年代末就发明出来的抗逆转录病毒药,1991年印度跟着生产仿制药,比正版药便宜很多。

姚华果然……很有趣……

既然压根就没打算搞,就说明没有研发过程,也没有向国家药品管理部门申请过首次临床试验。

现在大家都很着急,没人仔细查他这些资质。

不查轻飘飘,一查都是事。

安夏又问:“那他其实都在做什么药?总不能是白养着一个公司吧?”

“好像,是感冒、止咳、镇痛药?还有保健品还在卖。”

果然,品尝过巨额利润的人,怎么舍得放下。

安夏最近跟桂医生聊过一些关于医院、药代之类的事情,才知道原来办一个药厂手续一堆,根本不可能像姚华这样,说办就办成的。

“他这个药厂,为什么可以办得这么快?”

“这个,不好说,我只听说,好像这个厂本来就有,快倒闭了,姚总……姚华把它买了下来,打算套着原本就有的批号,推出他的新药,这样就可以省掉很多手续。”

安夏以前只知道借壳上市,没听说过借壳卖药的。

照这样操作,岂不是所有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药都能流到市面上给人吃?

她对此还是有些存疑:“你刚去他公司不久,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他们公司的清洁工是我老乡,他们说话的时候,不避着他,闲聊的时候他跟我说的……

安总,您看我现在知道错了,我也从来没有干过对不起紫金的事情,能不能让我回来?”

“你离职的时间太短啦,而且还是付了违约金走的,根据公司条例,不太好安排。不然其他五个人要回来,我也不好说什么。”安夏的手搭在车把手上。

“你先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要是实在不行的话,你也可以先回来,先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如果有空位的话,可以给你再转回成正式工。”

就是只能当临时工的意思。

他愣在原地几秒,安夏以为他就此放弃:“想好了你可以……”

“临时工的话……工资多少钱?”

“每个项目组不一样,具体你可以问问刘杰那边。有事的话,你直接跟他说。”

人是刘杰用,安夏不会替他做什么保证。

万一在离职之前,他把刘杰气得够呛,现在再回刘杰那边,岂不是对不起刘杰。

把决定权交给他比较好。

安夏上车,看着后视镜里的人越来越小。

对文熊村的医疗援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忽然爆出了一个大新闻:支援医疗队的长生药业提供的药品,是没有经过任何许可的假药。

买厂、套批准号的事情也跟着暴露。

姚华专门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以诚挚的态度向社会各界道歉,并表示自己忙于公司的其他项目,关于药厂的手续都由员工负责,他一时不察,受到员工蒙蔽。

现在他诚心接受处罚,请社会各界监督。

涉事员工也已被开除,永不录用。

长生药业会按照正常的流程申请药品批准号,走正当途径上市。

找过安夏的员工主动承担起了「蒙蔽领导的涉事员工」身份,得到姚华给的一笔好处费。

然后,他回紫金来了,他就是一个纯朴的打工人,离职的时候没有跟刘杰发生过冲突,聊了聊待遇,临时工也挺好。

上班第一天,他在食堂碰见安夏,为了感谢安夏给他的机会,他说了一个八卦。

这次被查,让姚华气得要命,因为没有批准号,他想要进的一批原料进不来。

安夏猜到那批原料应该是制毒原料麻黄,安夏相信,他有了一百斤的审批文书,他敢进一百吨。

但是没有文书,就不好办了。

“我那个清洁工老乡说,姚华在办公室里把电脑都给砸了。”他的语气中充满着快乐。

安夏微微抬起眉毛:“那他一定很需要一台新电脑,紫金电脑应该很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