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易老夫人回府
作品:《 权臣夫妇在线当作精》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日子相安无事过了两天,直到易老夫人回京,易府便乱成了一锅粥。
此刻的易府可谓是阴雨密布,压抑的透不过气来。
易忠带着易张氏和易安乖乖巧巧的站在大堂,似听训的孩子,一点不动弹,还弯着腰低着头。
而主座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抖擞的老妇人,她目光冷淡的看着易忠他们,手上还转动着佛珠,衣着素雅,银丝仅仅用了一根檀木簪固定。
此人便是易老夫人,她不说话,便没有人敢开口,只需要安静的坐在那,一种属于高位的威压感便会涌上心头。
易老夫人停止了转佛珠,空着的手朝易安招了招,她道,“怀善,到祖母这来。”
易安惊喜交加,来到了易老夫人面前,他软着声音喊了声,“祖母。”
“嗯,”易老夫人慈祥的笑着点点头,她拉过易安的手拍了拍,“半年不见,怀善又高了不少,只是还是瘦了点,你现在在长身体,要多吃点。”
“是,祖母,”易安抑制不住的开心,“怀善谢谢祖母的挂念。”
易老夫人笑呵呵的看着易安。
这时易忠插嘴,“母亲有所不知,怀善这孩子一直想着您呢,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一听说母亲回来了,连早膳都不吃,一大早就在门口眼巴巴的望着。”
他本是见气氛融洽,想来易老夫人心情不错,才笑着插口的。
却不曾想他一开口,易老夫人严厉的眼神就赏了过来,易忠顿时头皮发麻,年幼时的种种又浮上心头。
易忠顿感心口不畅,他的头又无力的垂下,道,“是儿子多嘴了。”
易安本来喜悦的心情,因为这个变故而沉闷,他一直觉得祖母和父亲之间有间隙鸿沟。
易老夫人的视线在易忠和易张氏身上来回穿梭。
她面上没有显现什么,可易安敏锐的察觉到易老夫人拍在他手背上的手力气加重了一点。
易老夫人在不满,在不满什么呢,易安小心的将目光游走在三个人身上。
最后,他知道了。
是哥哥,是易书,是他不在,他一直都是易老夫人的掌中宝,心头肉。
他失落的微微低头,遮住自己的情绪。
易张氏几度欲开口,却都被易老夫人一个眼神吓得把所有的话吞进了肚子里。
就在这微妙时刻,易老夫人道,“怀善,我听闻你也喜爱游山玩水?”
“是的祖母,”易安语气里的欣喜呼之欲出,满脸的雀跃,他开始滔滔不绝的给易老夫人讲他游玩的经历。
易老夫人就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听着,听到好笑的大声的笑,有时还会插上几句话。
易忠看到此情此景心里一阵自豪,他又松懈下来。
他想母亲尽管不喜自己,还是喜欢这个孙子的。
易张氏偷偷摸摸看了一眼易忠,见他眼里流露出来的喜悦与自己相同,也舒了一口气。
就这样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易安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
他羞涩的笑,“对不起啊祖母,孙儿一高兴,就忍不住多说了,希望祖母不要嫌孙儿烦。”
“怎么会呢,怀善是个好孩子,祖母喜欢还来不及,”易老夫人是个慈祥的老人,面相和蔼,眉目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姿。
“那祖母下次出去游玩,要不要和孙儿结伴而行,”易安满怀期待,小心翼翼的问。
他很早以前就想问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祖母便不了,”易老夫人笑着婉拒。
易安一时之间控制不住的失落涌上心头,沾上脸面。
易老夫人又接着道,“祖母年岁大了,此次回来便不打算四处游走了,都说落叶归根,祖母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京城的好。”
“祖母这次回来是常住?”易安又高兴起来。
“嗯,”易老夫人显然不想再继续谈论这个问题,她道,“怀善,祖母这次去梅山替你带了东西回来。”
“是什么,祖母,”易安兴奋的涨红了脸。
易老夫人放开易安的手,朝一旁站着的嬷嬷招招手。
嬷嬷领会的上前递给易老夫人一个盒子。
她接过盒子,又交到易安手上,“打开看看吧。”
“好的祖母,”易安好奇又紧张的打开盒子。
盒子里躺着一块由和田玉雕琢的玉佩,精致雅观,红穗绕结系简单大方。
易老夫人看着易安一脸的高兴,也由衷笑了笑,“这玉佩配你,怀善秉性纯良,是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
“谢谢祖母,”易安心里感动的暖流一阵接一阵从心里流过。
易老夫人道,“怀善听话,祖母有事要与你父亲和母亲说。”
她的意思显而易见。
易安识趣的道,“那孙儿便先退下了。”
“好,”易老夫人拍拍易安的肩膀,点点头。
易安临走时,担忧的目光忍不住落在易忠和易张氏身上。
他认为易老夫人此次回来一定有易书的关系。
易安在心里叹息,他也不明白易忠为什么对易书怀有那么大的敌意。
待易安走后,易老夫人如鹰似虎的眼睛死死瞪着他二人。
易张氏被看的汗流浃背,背上浸了一层又一层汗珠子,黏糊糊的沾身上,她甚至不敢抬头。
易忠被看的不自在,便出声问道,“母亲看着我与婉儿做甚?”
“张婉,你过来,”易老夫人不理会易忠,而是朝易张氏,也就是张婉招招手。
张婉连忙“唉”了一声,慌慌忙忙的提裙走过去,一脸恭敬。
她娇娇道,“母亲。”
“张婉,你可真是我这个老婆子的好儿媳,”易老夫人意味不明的说道,“易忠有你,是他的幸也是不幸。”
“母亲何出此言,这话儿媳可担待不起,”张婉惊慌失措的跪倒在易老夫人跟前,哭的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就算儿媳不讨母亲欢心,母亲不喜儿媳,也不必说这话来折煞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