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上天惩罚?不,上天恩赐!
作品:《 贞观公务员》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唐的子民们又未做错过什么。
上天怎么可能会惩罚大唐呢?
李世民立即振奋起来,大叫道:“郭安,召百官入宫觐见!”
其实,这奏章是已经经过了三省六部,他们也都知道了不少地方出现了旱灾和蝗虫。
也早就等着被召见了。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
“这来自于剑南道、山南道等地的奏章,你们应该都看了吧?”
“旱灾之后又是蝗灾。”
“多少农田因此而干涸,多少庄稼因此而被蝗虫吃得寸草不生。”
“诸卿,可有应对之策?”
有人一进来,就看到了站在旁边的陈平安。
没有想到,出现旱灾和蝗灾此等大事之后,陛下第一时间召见的人会是陈平安。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啊!
有人已经在猜想着,陈平安是不是已经有了建言,陛下是不是也有了对策。
李世民微微蹙眉,直接看向了长孙无忌,却又略过了他,对杜如晦问道:“杜卿,可有建言?”
杜如晦抱拳道:“陛下,为今之计,当时立即赈灾。”
见到杜如晦没有继续言明,便又问道:“如何赈灾?”
杜如晦思索片刻,回道:“陛下,臣以为,当立即开粮仓,运送粮食到那些旱灾和蝗灾比较重的地方赈灾,当地也要开粮仓放粮。”
“旱灾已有月余时间,不少地方是颗粒无收,百姓们只能是吃野菜又或者是吃树叶。”
“开仓放粮,安抚民心。”
“当为首要。”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也是应对旱灾的惯用手段,他自然是知道的,又看向了房玄龄,问道:“房卿呢?”
房玄龄抱拳道:“臣也以为,当以赈灾为首,夏秋之季多蝗虫,等到了深秋之后,蝗虫会自行消散。”
“至于旱灾,此乃天灾,并非是人祸,也只有赈灾,然后修建水渠,以防止来年还有旱灾出现。”
“臣以为,以工代赈之法,应该在此时推行开来。”
李世民又一次点头。
房玄龄的建言也不错,还提到了以工代赈之法。
他要是不说,李世民还差一点儿就忘记了这一点。
“嗯。”
“以工代赈之法本就是用来赈灾,自当推行。”
李世民肯定了房玄龄的建言之后,才看向了长孙无忌,问道:“辅机,可有良策?”
长孙无忌已经感觉到了李世民对他的疏远,他如今可是尚书右仆射啊。
这相当于是大唐的副宰相。
可是,李世民在问策之时,却先是陈平安,再是杜房,而非是他。
只不过,圣心难测。
长孙无忌也不敢因此而对李世民疏远啊。
“陛下,臣也以为,当以赈灾为首,派遣大臣前往各地赈灾,开仓放粮,但是也不能全放,并且,还要有当地府兵护卫一二。”
“其次,便是以工代赈,修建水渠,如此一来,既能够安顿灾民,又能够修建水渠,以防来年继续出现了旱灾。”
“再者,《庄子·天地》篇云:子贡南游于楚,返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子贡向其介绍当时的先进灌溉提水工具桔槔,而圃者答以“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故此,臣以为,当在旱灾之地,若能修建水渠就修建水渠,若是不能,当凿隧为渠,可得灌溉。”
不愧是大唐非常有名的功臣,也不愧是李世民非常器重的重臣。
长孙无忌提出来的凿隧为渠就是坎儿井。
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坎儿井在舜时代就已经出现,被用来凿暗渠引水灌溉了。
长孙无忌的建言就是凿坎儿井,用来灌溉。
这个法子。
陈平安一听就觉得很熟悉,稍微一理解,就明白了。
顿时记在了心中。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瞄了瞄陈平安,见到他点头,才回道:“辅机之言,当为良策,凿隧为渠若可行,也定要推广之!”
等到几个大臣建言献策之后,基本上也有了一个应对之策。
不过。
李世民觉得不够。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可治标不治本,旱灾已经出现,以工代赈必定要推行,可旱灾依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引出多少水来灌溉,就算是灌溉,农田干旱了这么长时间,就算是引水,也已经快要错过耕种之时机。”
“不过,此事却不能不做。”
“诸卿所言,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蝗虫之灾。”
“旱灾可以等雨来,蝗灾何以为治?”
“朕倒是得一法,可治蝗灾!”
也不等百官询问。
李世民顿了一下,勾起了所有官员们的好奇心之后,才继续道:“此法,讲究的便是一个‘吃’。”
百官一头雾水。
吃?
吃什么?
李世民道:“这个吃,就是吃蝗虫!”
此话一出。
群臣傻眼儿了。
啥?
陛下,你说啥?
吃蝗虫?
蝗虫那是能吃的嘛?
这不得惹怒了上苍,降下更多的蝗虫?!
“陛下,不可!”
魏徵立即站出来了。
李世民好整以暇地坐在那里,微微靠后,笑了。
悠悠的问道。
“魏卿觉得此法不妥?”
魏徵:这那里是什么不妥,这是天大的不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