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立明算科,千金方,北伐!
作品:《 贞观公务员》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特别是对千金方三个字,似乎有一种莫名的触动。
只觉得这三个字对得上他写出来的这些药方。
当然,这上面还没有记载出来一千个药方,却也有了几百。
后面还有不少空白页。
孙思邈以后游历天下,见到了更多的病症,有了更多的药方,也是可以写上去,补充完整。
“道长。”
“山高水远,有缘再见。”
城门前。
陈平安抱拳,对孙思邈说道。
孙思邈也是回了一礼,道:“有缘再见。”
在京师逗留了差不多大半年的时间,在敬晓月生下孩子一个月之后,喝了陈汉晟的满月酒,就打算继续出京师,游历天下。
这大半年的时间,在陈平安那里,也学到了不少。
陈平安也是尽可能地把一些千年之后,所了解的一些医学知识,能说的,也都说了。
什么失血过多,其实可以输血,但是必须要最亲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不过,也有可能因为血型不同而因为血型互相争斗,造成病人死亡。
之所以提出来,其实也是为了讲解人体的血的作用。
又比如,夜盲症,也就是晚上看不见,要多吃蔬菜,又或者是水果,最好是桔子,吃上十几天,应该就能缓解。
再比如,若人吃了砒霜之类的中毒,当即开始催吐,让他把毒、药吐出来,也有可能会减轻毒、气。
甚至是还有孙思邈当初遇到的大肚子病,后来,经过孙思邈当面描述,陈平安也想起来,这可能是水蛭病,也就是喝生水之后,吸血虫进入了他们身体里面。
想要解决大肚子病,需要用鸡蛋放在他们的鼻子前,吸血虫闻到了鸡蛋的腥味儿,可能会从鼻子里面钻出来。
同时,想要预防的就话,就是告诉那个村子的人,不能喝生水。
这一点,也不仅仅是适用于那个村子,甚至是其他地方,大唐境内,都是可以的。
不能喝生水,特别是小池塘里面的生水。
只要是外面的水,就算是小河里面的水,都有可能会有寄生虫。
要是这些寄生虫进入了身体里面,吃药也没用。
孙思邈听了。
也是大为惊叹。
他还是第一次知道,人体中的蛔虫就是寄生虫,不仅仅是蛔虫,还有吸血虫,还有海边的那些百姓,之所以身体虚弱,可能就是生吃了海中之鱼虫的原因。
陈平安看着孙思邈消失在了官道上,有一些失落地转身回城。
说实话,和孙思邈相处这些时日以来,也是越来越佩服这位大唐的药王。
能够活一百多岁的人,真的是不简单。
他在孙思邈的身上,看到了坚韧不拔的那种像是固执的性格,却又看到了那种洒脱。
……
“孙道长又去游历天下了?”
太极宫。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章,对陈平安问道。
陈平安回道:“回陛下,孙道长要去游历天下,寻找到更多的药方,写出一部千金方的医书来。”
“孙道长离京之前,已经把他所见药方都写下来了。”
“臣便请人拓印装订成为书,这是孙道长请臣交给太医署的医书。”
李世民接过来,翻看了一下。
他并不是很懂医术,不过,这一本医书上面,已经写了几百个药方,可以用来治疗几百种疾病。
也算是医道之中的圣手了啊。
“孙道长仁义无双、心胸宽广啊。”
能够直接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医书得到的药方写出来,并且交给太医署,这就相当于是要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太医署。
须知道,在这个时代,把自家能耐当做传家宝的时候,孙思邈的做法,确实是值得人敬佩。
李世民把医书放在了一边,说道:“造纸司那边的新纸越来越好,同时,一天造出来的新纸产量也在提高,你所说的报纸,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在陈平安给李世民的五年规划中,有着报纸这一项目。
不过,报纸的项目要等到贞观三年,才能启动和筹备,等到贞观五年,开始建立,并且售卖。
李世民觉得现在差不多可以提前一点,用报纸来宣传他的仁政,获得民心。
陈平安却回道:“陛下,还需再等几年,因为如今读书人还是太少了。”
“天下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和世家大族有一些牵连,寒门士子很少,报纸就算是弄出来,估计买报纸的人不会很多,不识字的人,买它又有什么用?”
“至于买报纸的人,也都是那些有钱的读书人,而有钱的读书人……。”
“所以,还是要在等两年,可先筹备,等到活字印刷术继续改进。”
“当天下寒门士子多了,报纸传到各地,也能传到百姓们之耳。”
“不然,这报纸也就起不到最佳的作用。”
李世民则是问道:“若是先以告示那般,传至各州,贴在城墙上,让人在一旁解读一二呢?”
“先只是拓印个几百份,放在京师和其他州城之内,再让官差解读于百姓听,如何?”
陈平安其实也想过,用这个办法,当做是报纸的前身。
“陛下,臣以为,可行是可行,不过,不是现在,而是今年年底的北征。”
“到时候,可以通过报道北征之进程,以此机会,让百姓们知道邸报,关注邸报。”
李世民点了点头。
觉得此法不错。
如今的造纸司造出来的新纸,一部分用于朝堂之上的官员写奏章,又或者是自用,还有一部分,就被李世民用来做线装本,也就是抄录古籍,作为书。
卖出去的纸张不是很多,而世家大族们在改良了纸张之后。
倒是跟进了,得到新纸,也开始走线装本的路线。
也都在忙着更新自家的书籍呢。
孤本肯定是要好生地藏着,至于抄录之后的书,也就多拓印一些,放在自家的书阁里面,方便自家的子弟们可以借阅。
因为如今朝廷重视科举取士,以前的举荐之路几乎是断了。
既然如此,他们也只能尽心尽力培养自家子弟,让他们学习科举取士的指定书籍。
在唐朝初期,世家门阀绝对算得上是学阀,只是到了中后期,随着一些寒门士子,又或者是各地名门出身的学子入朝为官,随着他们的晋升,所谓的五姓七望之家的声誉,也有折扣。
当然,崔家算得上是传承时间最长的世家了。
科举制度对世家大族确实有一些影响,对名门也有一些影响,可是察举制也依然存在,想要当官,除非是马周那种有机会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一般的话,都是举荐。
递上拜帖,得到官吏赏识,然后举荐给大官,甚至是直达天听。
历史上,李白就是送过拜帖,最后混进了朝堂,却因为出身原因,没能得到重用,再加上,他那样的性子,也不可能被重用。
唐玄宗想要的是李林甫这样的官员,而非李白那般诗做得好,却不通人情的官吏。
陈平安提出来的逢进必考原则,算是断了举荐之路。
虽然招人恨。
可是科举的名额增加,而且,考上就直接封官,还是实职,也算是又给了他们一条路。
若论读书人之多,还是这些名门之家,他们家中的学子是最多的。
而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也给了不少名门学子一个公道。
就好比,上官仪,也算是出身名门,不过,在历史上,他要混上十几年左右,才进入朝堂。
如今嘛,已经得了个实职,进入了吏部。
……
李世民拿出一封密信,说道:“这是昨日收到的代州都督张公谨的上疏,他认为阿史那咄苾已经是穷途末路,当于深秋之后,立即出兵。”
“张公瑾有言,阿史那咄苾奢靡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
“而突利、拓设、欲谷设等都有被阿史那咄苾斥责、辱骂,现在正是对阿史那咄苾怨言颇深之时;其次,今年年初塞北先干旱后霜冻,牧民们均缺衣少食,粮食匮乏。”
“还有,当年不少中原百姓因为躲避战火而出关,最后投靠了阿史那咄苾。而中原人和胡人到底是两族,因为语言不通,再加上胡人蛮横,这些中原百姓已经难以忍受,有思归之心。”
“再加上,梁师都已经被大唐击败,有了朔方之地,便是已经断掉了阿史那咄苾的一臂。”
李世民继续道:“朕也深以为然,诸卿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首先开口道:“弘慎向来稳重,从不夸大其词,而且精于政事,既然是他所报,想必一定是实际情况。”
“这阿史那咄苾此时正是众叛亲离,便是大唐出兵最佳时机,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唐这边,此战,当胜之!”
房玄龄想了想,说道:“臣附议,而且我们早已开始准备,粮食储备和衣物、武器等,都储备丰足。此战,当胜之!”
而杜如晦咳了几声,说道:“陛下,此乃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李二听到杜如晦的咳嗽,想起了陈平安的话,立刻担心的问道:“克明身体可是有些不适?”
杜如晦轻咳了几声回道:“陛下,无碍,孙神医这些时日一直为臣诊治,调理身体,吃了药之后,便感觉比之以前要好多了。。”
李二这才松了口气,说道:“嗯,如此这般,朕也就放心了。”
说完,又看向了李靖等人。
此番北伐,谁可为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