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
作品:《 落木深秋》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竟然会是这一句……”
“没想着吧?我当时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这个人怎么能这么细心呢?他说‘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却又说‘惜花须自爱’,那样的温柔。让我觉得这个人很美好。”
镜花水月也很美好。
“所以我注定没有办法像你一样思考。你是很理性地去分析这个人的优缺点,去分析他的时代限制,最终还是决定喜欢这个人。但是我不会。我不想精打细算地考虑他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家世又如何,我总是认为人品和文笔是需要分开对待——但是作品当中的品格肯定是和词人密切相关。我熟知他的外在条件和他的社会经历等,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她的词。”
“也许吧。”在这件事上,唐意并不完全赞同。
“所以他在现实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可能根本不在乎。”童清继续说。“我只是喜欢他的诗词。喜欢在诗词当中他给我的感受。这样就很好了。”
这话听起来就像空中楼阁,像极了世界八大奇迹巴比伦空中花园。
可能唐意太久没有回她,意清觉得气氛有些尴尬。“你是不是把我想成毒唯了?”
唐意没有回她。毕竟她真不知道怎么回。她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
对方继续打字。
“我读书一向凭感觉。我感觉这本书好,这个人好,我就去读,去了解。读他们的作品,除非真的涉及到作者的经历和品格,我很少把作者本人带入,也很少去看解读。我总是认为如果先看了解读,那就会在心里留下一个印象。然后自己阅读的时候就会往这个方面考虑,这样完全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对人也是如此。自从因为大量的文艺青年涌现,现在纳兰和他的词已经带有嘲讽意味了。”说到这,她停了一会,好像为此感觉很难过。
这段话让唐意眼前一亮。这种叛逆不羁又“自视清高”的诗书风格深得她心——只会因书喜欢作者,但决不会因作者喜欢书,更不喜欢那些无聊的解读。在她看来解读就是一千个读者在形容自己的哈姆雷特,应该是读后和同好交流的,而不是给未读者看的——这和看侦探小说透露凶手没什么区别。
“其实是最开始我读的不是纳兰的词。我最开始读的是两宋的词作,像苏轼易安等人。那个时候也会自己写一些小词,但是感觉自己写的四不像——也确实如此,因为那个时候我甚至都不知道格律是什么。后来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了《饮水词》。当时那一句‘心字已成灰’我就被吸引住了。其实哪怕是到现在,我也没有能力能够辨别出一首词到底是好是坏,因为我并不完全了解那些词人的经历,所以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出判断。但是我当时就觉得他的作品和我读过的其他的作品不太一样。就让我感觉很容易接近,也会引发共鸣。纳兰的小词写的是很清新、很自然的。我当时就很喜欢。但是人都是喜新厌旧,后来读的作品越来越多,就感觉纳兰词也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好。因为我开始读一些评价诗词的作品。我读的第一本并不是《人间词话》,而是白雨斋。慢慢的我就形成了一种认知,觉得可能真正的好词是需要内容深一点的。我并不是说一定要写一些高深莫测的东西,而是要有韵味值得我们品读。但是纳兰词这么一对比就显得比较浅。他确实是情感真切自然,读起来很容易接近,可以给我一种直接的感发,但是不耐咀嚼,没有那种深远的韵味。他不是李后主秦淮海那样能让我去咀嚼的。所以那个时候的我也觉得他的作品有点稀松平常,不能说是上流的作品。但是后来我又去仔细了解他的生平。虽然我本身并不愿意把作者和他的生平联系的很紧密,但是很多时候这也是必要的,就是不同的词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作者他在写的时候就融入了自身的经历,所以有时候也必须要考虑。我渐渐觉得自己肤浅了。再加上后来我又经历了一些事情,也就发觉这种真挚的感情是我最易接近的。我当时总觉得读其他词人的作品总会有一种距离感,但是读纳兰词会给我一种亲切的感觉。他不像南宋的词那么隐晦,又不像苏轼辛弃疾的词那么豪情壮志。他只是用很自然很真切的口吻写他自己敏锐而又多愁善感的心灵,为寻常的景物所引发的一种凄婉的情思。其实我感觉这和那时的我是一样的。就是刚好掌握了那么一些知识和技巧,刚好想要去写点什么的时候,就突然发现人世间竟然有如此多的悲哀和遗憾,就会不自觉的引起一种共鸣。但是一般人就是虽然能够感觉到,但未必能够写出来,纳兰写出来了。而且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情,都有他一份独特的敏锐而又真切的情感,而不是说和前人一样,前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就比如说他那首《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不叫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你看他写落花就不一样,前人就几乎没有写在月夜当中这种朦胧光影之下的落花,很多时候都是在瑟瑟秋风之中或者春将尽时的落花,就没有写这种情况下的落花,这是很不一样的境界。他写的非常不同。而且他的感情很深挚,很真切。‘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读来就让人潸然泪下。虽然说纳兰词好像他词中的伤感就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贵公子的爱恨情仇,尽管是写得非常的凄婉,但是好像就像没有体会过真正的人间疾苦。但是这种能够直接引发我内心感动的词句是很难寻的。而且我后来也明白并不是一味追求意深就是好词,如果有意地追求这种意深,往往也会缺少一些真意。就让人觉得雾里看花,琢磨不透。比如说姜夔。所以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才是有境界也是有道理的。纳兰词宜浅不宜深,有一种‘以浅为美’的本质之美,就是他写的这个东西非常的真挚,真诚是一种直观感受的美。这种感受已经超过了我们去反思去咀嚼。”
“后我又去仔细了解他的家族历史,发现这其中还有很多隐秘。他确实仕途很顺,但是他也有他自己的愁苦。首先就是清朝的皇室和叶赫一族之间是有恩怨的,但是康熙又十分的赏识他。你说他要怎么去想这个事情呢?他是不是没有感发的。而且他和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之间肯定也是有矛盾的。纳兰这个人他是非常轻视鄙薄富贵利禄的。不管说这是他身为一个贵公子不知道人间疾苦也好,还是说他身为一个读书人坚守自己内心的品格也好,他就是看不起这些。‘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他这个人就是不喜欢这些,他也没必要遮掩什么。但是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我们也都知道,他是非常善于玩弄权术,又很贪。但是纳兰他又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所以他非常地纠结。他的帝王赏识他,但有祖上的恩怨。他的父亲看重他,他也很孝顺,但是他又不喜欢父亲的这种作风。所以我渐渐品出纳兰他内心的那种悲苦之情,他不像前人表现的那么明显,但是他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压抑。我们看李后主写词,那往往就是一种很强烈地打击,让我们很深刻地去体会到他的那种痛苦。但是纳兰不会。他的词还是那样清新自然,但是这里面却有一种凄婉让人去寻味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他这也是一种以浅为深的意境吧。他是有他自己的愁苦,而并不是所想的一天天乐呵呵的。”
“学姐还真是学识渊博,我倒是理解不到这么高的境界。”
“没有没有。也都是我的胡思乱想罢了。终究也只是我一家之言。人对于自己喜欢的总会加以赞扬。”
“这可不是简单地赞扬。学姐虽然说的很通俗,但是却有自己内在地深刻地思考。”唐意很欣赏童清,刚才那番话也是有童清自己的见识。但就夸出口的话反而就像商业互吹,有些过于官方了。
“你去过BJ吗?”童清问。
“没有。”唐意实诚地回答。
“那哪天我们可以一起去,去明珠府看一看。”
“好啊。”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
“嗯嗯,今天也聊了很久了。快睡吧。”
“学姐晚安。”
“嗯嗯,晚安。”
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竟然会是这句。
唐意感觉有点不安。她平时一向大大咧咧的,很少去想不安的事情,也很少有不安的情绪。但是这句词……现在考察最为严谨的,就是《中华书局》的说法——是纳兰容若写给他的老师徐乾学的。可是最后……还是出事了。
但是这种不安的情绪很快就消失了,她只当是自己想多了——可能是最近又读了一遍《三口棺材》,看什么都就有点疑神疑鬼。但不得不说,《三口棺材》写的是真好。虽然说逻辑链有些牵强,但是最吸引人的,还是密室的塑造——双重密室,一个封闭式,一个开放式。这本身就很难设计。最后虽说逻辑链不够严谨,但卡尔成功将其设计为一个巧妙的巧合——简直就是个天才。虽然可能是个误解,但唐意一直认为最漂亮的诡计大部分是巧合,她很不喜欢最后侦探揭示手法的时候将重点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如果是黄金时代的作品,其逻辑推理也还算严谨,诡计设计的也让人叹为观止。但是随着侦探小说的发展,其活力逐渐丧失,现在反而有一种为了推理而推理的感觉了,强行圆逻辑,越写越像写恐怖小说了——还真是越写越回去了。哪怕是当成恐怖小说来看也是不合格。优秀的恐怖小说从来不是用最低级的鬼魂之说来使人感到恐惧,而是灵魂上的一点点侵入,就像爱伦·坡的《过早埋葬》——唐意读的时候还真被吓到了,最可怕的是,她当时真的以为这是真的。现在的恐怖小说可没有这种感觉了……
“你坐这发什么呆呢?”张莹莹正准备刷牙,看到唐意像个木乃伊一样坐在椅子上,这很不唐意——除非必要情况,否则她是坚决不会离开自己的床。“聊天把人聊傻了?”
“哎呀你懂什么。”舍友周玉插进来,“你怎么就知道她不是和某个男生聊天呢?”
“不是我——”
“有道理有道理。”
“哦~”小木也附和。
“干嘛呢干嘛呢,想什么呢?”对于这几个活宝唐意是没有一点办法,“就是和一个学姐。还有木妮酱你这是什么反应。”在这个四个人的小宿舍里,是有“严格”的“等级地位”的——唐意空有其位但无实权,周玉和张莹莹有权有势,因此唐意对上她俩一般只能耍耍嘴皮子,不能上手。相比之下,只有小木无权无势,虽有两位监国保护,但唐意还是能够小小地“欺负”一下,经常成为斗嘴的“牺牲品”。
“不是她俩起得头你咋就找我哩?”小木一边争论一边躲着唐意的魔爪,“我这比窦娥还冤。”
“大胆!”
“小木别怂,上!”还有人在旁边煽风点火。
“你们几个太不像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