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侍父北上参拜漂母
作品:《 奠香魂》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振钧想到这里,不禁微微叹息道:“可惜,可惜,谁肯把一个老妇人抬得比王侯将相还要高呢?”
船渐渐近了,李振钧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凭吊的机会,李长森自然也不会阻拦。李振钧弃舟登岸,径奔韩侯钓台、漂母祠而去。眼前的漂母祠早已是残垣断壁,芳草萋萋。祠庙里的漂母塑像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塑像前的香炉里似乎很久没有燃过香了。这里显然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与韩侯钓台的高台、御碑、高大的塑像相比,这里实在太过寒酸。
李振钧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里后悔自己只是为了凭吊而凭吊,竟然没有准备一份香纸。于是,他俯身掐了三根草茎,恭恭敬敬地插进香炉里,注视了一会,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离开漂母祠时,只见一些羽毛翠绿的小鸟在草丛中飞上飞下,啾啾地鸣叫着,李振钧的心里很是感慨。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为了巩固万世基业,筑长城,销锋镝,焚书坑儒,视天下百姓如鱼肉,置于自家刀俎之上。天下苦秦久矣,陈涉振臂一呼,天下英雄云集响应。那时的韩信虽然勇武过人,但还是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受人胯下之辱。甚至于接受一个漂衣老妇的饭食来度日。
但是,老妇人的一番话却让他幡然醒悟,投身行伍,屡屡被人推荐,最后登台拜将,贵为王侯。可是终遭猜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死于他为之卖命半生的刘氏夫妇之手。身份卑微的漂母一饭成就了韩信,贵为皇后的吕雉为了一家之私毁灭了韩信。相比之下,谁是真贤?他记起了妻子说过的话:“高祖、吕后虽富且贵,然一心独霸,不能分享与人,故易恶;漂母虽贫且贱,然有心救人,故易善,一饭犹能分享与韩信,乃真善,乃真仁。”虽然他在同伴群里,常常以见解深刻独特闻名,却不及妻子的这一番话来得自然明白,深刻独到,真是一语中的啊。他再一次觉得汪正珠堪称是他的知音了。
回到船上,父亲问他的话,李振钧简单回答后,便一头钻进船舱。过了半晌,李振钧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呈给父亲。李长森接过来一看,是一首《漂母祠》诗:
儒坑兵销长城筑,天下苦秦几上肉。
纷纷攘臂争一呼,淮阴壮士甘穷途。
布衣仗剑来都市,亭长晨炊少年訾。
谁知慷慨哀王孙,不在须眉在女子。
斩蛇道中老妪哀,垂钓城下漂母来。
君臣遭遇皆奇绝,一知气数一怜才。
?絖终日依淮浦,壶飧解劳风尘苦。
物色已居滕公先,意气终羞绛灌伍。
一饭殷勤讵望酬,千秋庙貌临清流。
我来吊古重惆怅,双双翠羽鸣啾啾。
君不见鸟尽弓藏良将死,皓首功名同白起。
长乐受缚谁为怜,吕后何如漂母贤。
李长森默默地看了一遍,沉思了一会,重又看了一遍,再抬起头来看着儿子,指着最后一句感慨道“这句甚好!”然后重重地吐出一口气说:“儿啊,天下事,心里了然即可,言多必失啊!”说完这话,李长森的眼里浮现出一丝丝隐隐的忧虑。
李振钧本以为父亲会对他的诗大加赞赏,至少也会像平常一样指出一些地方让他重新斟酌。没想到今天父亲却不同平常,并不想就此多说,心里很有一些疑惑,又不好多问。他接过父亲递过来的诗稿,向父亲鞠了一躬就退了出来。
李振钧重新审视着自己的诗作,似乎明白了父亲话里的意思。他深知自己在诗里骂尽君臣帝后,独赞韩信和漂母,这也许会让很多人读了都不会像他一样感到痛快。
晚上,月色很好。李振钧陪着父亲喝了一会儿酒。灯光下,李振钧突然觉得父亲这两年憔悴了许多,头发也几乎全白了。想到父亲曾经也是“金殿传胪”,经历宦海浮沉,官场升迁,如今快六十岁的人了,还要辛辛苦苦地亲督漕粮北上,李振钧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他突然想起他最崇拜的诗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情不自禁地抓起酒壶,一扬脖子,把酒壶里剩下的酒全部喝了下去。
李振钧醉了,酩酊大醉了,但不是酒醉,而是心醉!他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夜半醒来,明月照窗,运河两岸一片朦胧。李振钧只觉得格外清醒。想起自己自幼随侍父亲身边,从山东到贵州,父亲蒙冤降级回到京城,不久又辗转江宁和常熟,总是不得消停。而自己十六岁初赴乡试失利,还将继续赴试,为的还不是和父亲一样,一生陷在官场的浊流中拼命,稍有不慎就不进则退。李振钧的脑海里突然闪过父亲看了自己的《漂母祠》后眼睛里的那丝隐忧。
是啊,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如韩信,尚且难逃夷灭三族的厄运,何况科举及第的普通文人,更何况在异族统治之下的汉族官员。
李振钧的耳边再次响起李白的声音。他崇拜李白,羡慕他的诗酒人生。他甚至多次想到离开父亲身边,也像初唐文人那样仗剑漫游。可是父亲年事已高,公务繁忙,他又不忍心提出自己的要求。想到这些,酒力突然上涌,他情绪激动起来,铺纸挥笔,写下《醉里》二字,略一停顿,便奋笔直下,一首七律赫然纸上;
踪犹萍梗性同鸥,入世难忘旧酒楼。
醉里不知身是客,夜深惟觉气如秋。
云山漫绕蕉中鹿,鞭策真惭稷下牛。
最爱多情清净水,不因河曲强回头。
性喜自由却每被羁绊,本身虚幻还云遮雾罩,无心于世却屡蒙鞭策,何如清净之水则顺其自然。写完后,他轻声吟诵一遍,觉得还满意,用笔尖点着最后一句,一字一顿地又读了一遍“不因河曲强回头”,轻啸一声,将笔丢在桌子上。
月色如水,夜气如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