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诸葛亮弦断有谁听
作品:《 少年诸葛亮》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雾隐微微颔首:“说得很好。俗语云,弹琴不清,不如弹筝,说的就是操琴不能失了古雅。”
不知为何,诸葛亮的脑海里,竟不由自主浮现出郑伦抚其名琴“烧尾”的浮夸样子,不由得露出了笑意。
雾隐见诸葛亮笑意岑岑,捻须道:“有些人,弹琴却志不在琴,只落得供大家消遣而已,出洋相罢了,算不得弹琴的。”
诸葛亮心里惊讶,雾隐似乎能觉察自己所思所想。
雾隐继续娓娓道来:“琴师之间传有一诗,所谓‘七弦承太古,琴乐养性情,惟有太和气,希声君子听。’究其深意,说的是这抚琴之技,关隘其实在未按弦之前,倒不是说抚琴之人非得正襟危坐,但心气必须澄清,以求神思凝远,感悟天地之气,从万籁中闻得自然之音,由此方可动指。
一旦开始演奏,则必入忘我之境,从疏缓到浩荡,或悲、或欢、或奇、或绝,疾缓有别,轻重相异,必要追求从‘弦指合一’到‘音意互通’之境界。”
诸葛亮:“先生,我能明白您说的‘弦指合一’,这需要勤加练习,熟稔琴艺,才能在演奏中做到游刃有余,弦指宛若一体。但什么是‘音意互通’呢?”
雾隐微笑道:“这是以音之精义而应乎音之深微。指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操琴者不仅仅要追求精湛的技艺,更要追求琴操中的审美品格意趣,获得敏锐幽深的心理体验,追求人与人、人与山水草木的共振相鸣。”
诸葛亮:“弟子记住先生教诲。”
中国古琴,这把穿越千年的七弦琴,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古琴艺术,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哲学思考的载体。它以清幽、淡雅的音色,传递着“大音希声“的道家哲学,以及儒家的“和为贵“思想。
古琴的演奏,不单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与自然、历史的对话。每一曲古琴,都如同一幅流动的山水画,让人在琴声中感受到山川的壮丽、岁月的流转。古琴艺术,以其独特的减字谱,记录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精髓,让后人得以窥见古代音乐的风貌。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在古琴的悠扬声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文化的脉动,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这种意境,也正是雾隐想要传递给诸葛亮的。
语毕,雾隐静默片刻,抬手抚琴。琴音时疾时徐,往来动宕,清音始出:时而澄然秋潭,时而皎然寒月,时而响如金石,时而动若风发,刚柔并济,恍如天籁之音。
说来也怪,雾隐先生的这把琴并非名琴,其貌不扬,琴身上多有破损掉漆之处。然而,就是这样一把破旧之琴,却被先生奏出如此浩瀚深远的万千气象。一曲《流水》,让诸葛亮屏气凝神,身心叹服。
曲毕,雾隐悠然道:“诸葛亮,轮到你了。”
诸葛亮神色微难:“可弟子的琴艺和境界,都与先生相距甚远。”
雾隐:“同一琴曲,一人一格调,本无一定之规,你我自不相同。同样《流水》,我是寒潭秋水,你是春江东奔。寒潭秋水再美,也是一潭死水了,而你,哪怕有凝涩顿节,也是无限活力。”
说罢,雾隐看向诸葛亮,诸葛亮见先生虽面色苍白,但目光坚毅。
诸葛亮认真点头作揖:“弟子明白,多谢先生鼓励。”
诸葛亮按照先生刚才所教,心气澄清,神思凝远,垂眼静默片刻,缓缓上手演奏。
随着琴音,诸葛亮眼前渐渐呈现出他心中《流水》的自然意象:
山峦起伏,雁鸣南飞,山涧中飞流直下,鹿鸣呦呦,落英飘舞。诸葛亮林色蓊郁,在山涧抬头望去,云雾中隐约有一人影正向他招手:
天地间,诸葛亮灿烂一笑,努力向上行进,去追那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