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历史的盖棺定论还是历史的虚无主义
作品:《 品资治通鉴享快乐人生》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期我们说到智家家主找韩家家主要土地人口,韩家家主本不想割让土地人口,于是找到手下商议,韩家的管家建议先割让土地,如果不割让土地,智家必然发难,到时咱们的损失将会更大,而如果割让了土地,必会助长智家的嚣张气焰,使其野心膨胀,贪欲日盛,肯定还会去找其他家族的麻烦,到时我们就可以伺机而动。
这时我心中感慨,果然咬人的狗不叫,狂吠的狗不咬,明面上的敌人并不可怕,懂得蛰伏的敌人才可怕,因为你不知道他何时就会奋起给你致命一击,犹如一条躲在幽暗处的毒蛇。
韩家家主听取了管家的建议,于是割让了一万户的城邑土地给智家。
智家家主在收到了韩家割让的土地后,果然没有让韩家失望,智家家主接着就去找魏家要地了,相同的剧情再来一遍,魏家家主也不想割让土地,同样魏家的总管也建议魏家家主先割让土地,并引用《周书》的内容,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这让我想到了道德经上的一些话,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我还想到为啥主意都是手下人想出来的,这些当领导的都是笨蛋吗?显然不是,毕竟最后拿主意做决定的是领导,如果做领导的不知道这么做的结果或者后果,当领导的是不会同意你这么去做的,这可能就是当领导的智慧吧!要给手下人表现的机会,才能从中发现人才吧!
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什么都亲力亲为,当领导的把什么事都做了,又怎么培养人才,天生的人才很少,更多的的人才需要事上磨练。事上练,好像是王阳明说过的话。孔明一时隆中对,一世隆中对。孔明用了很短的时间制定了隆中对的战略,却用了一辈子执行隆中对的具体事务,把培养人才的事忘记了,导致蜀汉青黄不接。
当然了,历史是有局限性的,史书更是片面的,因为我们有上帝视角,知道了每一个人的结局,于是我们以终为始,颠倒因果,以他们最终的结局来刻画他们的面孔,凡是时代倡议的,我们便尽情的美化,凡是时代不提倡的,我们便大肆的贬低和丑化。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说清楚的。
前有智家的人引经据典劝智家家主,智家家主不听,后有魏家的人引经据典劝魏家家主,魏家家主听了。会不会给人一种智家家主不贤明,不听取他人谏言,而魏家家主就显得很贤明,很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没有办法,只凭听与不听无法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我们只能以结果来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功过。
可如果我们只以结果为评判标准,那我们就会冤枉好多好人,成王败寇,有些人会为了所谓的成功而去做丧尽良心的事,于是,历史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不以结果为评判标准,还真没有比以结果为评判标准更好的评判标准了。也可以这么说,以结果为评判标准不是最好的标准,却是最佳的标准,因为没有比以结果为评判标准更好的评判方法了。
做人可以不以结果为导向,可以活在当下,但史书不行,因为史书是记录过去,需盖棺定论,不然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读史书我们不能只读表面记载的文字,还要深挖其中蕴藏的智慧。
智家家主无疑是个失败者,假如智家家主成功了,无疑智家家主是一个智慧超群、拥有主见、英明无比的一代雄主,可惜历史没有假如,人生也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有的只是从现在开始,从此时此刻开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