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东南巨变(下)——爆更求推!!!
作品:《 大明:从严党到首辅》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严庆此刻才算是琢磨出味儿来,高拱为何要让他们从后门进,又为何要单独召见自己和胡宗宪,对胡宗宪十分热情,对自己却是点到为止。
看来有人是拿自己当枪使,用来打击严党一派,而严党这边对自己的态度多半是暧昧的,既不想支持的太坚定,以免陷得太深,又不能完全不支持,被人打不还手。
严庆的心中如同翻江倒海,自己怕是已经卷入了一场更大的政治博弈之中,如今想要脱身,怕是身后就是万丈悬崖了。
“高抚台,陆大人,淳安县的百姓究竟有没有通倭,此事还需要详查,只不过卑职这里还有一份口供,是倭寇姿三郎的,他承认了自己是五月末从浙江按察使衙门被放出来的。”严庆说完,从袖中拿出了几张文书。
严庆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厅中显得格外清晰,他的话语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高拱与陆光勋的目光同时聚焦在严庆手中的文书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
“姿三郎?”
“你确定这份口供的真实性?”
陆光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
严庆义正词严的说道:“卑职已反复核实,姿三郎确为倭寇,且这份口供是在淳安县的大牢里审出的,各位倘若不信,可查阅臬司衙门犯人名册,是否有这个姿三郎,此人现在是否还在臬司衙门大牢。”
严庆说完,亲手将口供呈到了高拱的桌案前。
高拱拿起那份口供,细细阅读,他的眉头紧锁,显然这份证据让他陷入了深思。
良久,他缓缓开口:“若此言属实,那此事便非同小可,陆大人,臬司衙门的犯人名册可在?”
陆光勋面色微变,他深知如果这份证据被证实,那么自己的处境将变得极为不利。
就在陆光勋急于辩解的时候,章侨开口了。
“高抚台,倭寇此言无论真假,都有霍乱我浙江之嫌,如今陆大人和严知县各执一词,所谓两人互证,犹未可知,不如调审案卷宗来查看,方可查出是否纰漏之处。”
“通倭案的案卷在淳安县莫名焚毁,此事下官正要说起,现在我怀疑是严庆有意为之。”陆光勋仿佛即将陷入泥沼之中,却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对于章侨这位浙江布政使的话,高拱是不敢不格外重视的。
这也是大明朝一直以来的一个畸形的地方政治架构。
浙江巡抚和浙江布政使的职权到底如何划分?
明朝的巡抚,早期是一个临时的称呼,后来发展成一个临时的官职,品阶却不固定,但一般都是钦差的身份,受的是钦名,办的是皇差。
巡抚既有处理政务的权利更有监察官员的权利,这就导致了一省的政治核心,都集中在他身上。
而布政使却是一个固定的职位,一个省政务都归他管,这就相当于一个省有了两个领导。
本来的设计是地方上布政使常规理政,而特事特办的时候,就安排巡抚去,可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行政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滞缓,因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有斗争的地方就会有政治,而政治便是妥协的产物。
高拱拿不准这章侨到底是因为什么站出来替陆光勋说话的,既有可能二人有什么特殊关系,也有可能是借此拉拢或者挑衅自己的权威。
“章大人言之有理,此事,章大人可有什么想法?”高拱的话语如同一记响亮的鼓点。
章侨心中一动,他明白高拱的问话不仅仅是表面的询问,更是一种试探,是在衡量自己的立场和意图。
他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高抚台是钦差大人,此次来浙江,一是要筹集军需供应赵部堂的大军,二是要稳定浙江的局势,决不能因为一些小事,乱了浙江,下官以为此事可令人前往浙江重新严查此案,这样既能够查清真相,又不至于将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弄得人人自危。”
严庆听完,心中不禁赞叹了一句,好手段,章侨的回答如同一道精心设计的桥梁,巧妙地连接了高拱的试探与他的立场。
“既如此,就按章大人所言,委派官员去督办此案,至于人选,会后,我同章大人、陆大人还有张知府商议。”
高拱的话语落下,如同定音鼓一般,为这场讨论画上了暂时的句号。
严庆的内心如同被重锤击打,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他深知,政治的波谲云诡往往让人难以捉摸,一场看似胜利的战役,可能在转瞬之间便被对手的一番言辞所颠覆。
章侨的建议虽然看似合理,却也巧妙地将他和胡宗宪的努力推向了边缘,让整个局势回到了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