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120章 15(13)

作品:《 地球online速览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西问·汉学家|英汉学家彭马田:《道德经》为何成翻译语言种类最多的中国典籍?

在英国伦敦的欧维尔地铁站,保留着一个暖心传统——工作人员每天在地铁站口写下一句温暖话语。其中,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鼓舞了往来乘客。

作为一部中国古代哲学典籍,《道德经》中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让全世界读者为之着迷。据统计,《道德经》一书已翻译成94种语言,有2000多种译本,成为翻译语言种类最多的中国文化典籍。道家思想的海外传播有何特点?蕴含了怎样的中国社会文化基因?围绕上述话题,英国汉学家彭马田(Martin Palmer)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学习古汉语,着迷中国文化研究

彭马田与中国的缘分,始于18岁。当时,他在香港一家基督教儿童之家做志愿者,记忆里,那里有寺庙和粤剧,每到晚上自己会和附近的中国学生一起做礼拜。彭马田在那时学习了中文。

1973年,彭马田返回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古汉语,结识英国知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李约瑟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着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在李约瑟的影响下,彭马田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对中国语言、历史和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道德经》在西方世界广受欢迎

提到道家,人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春秋末期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思想的核心体现在其《道德经》中,“道”和“德”是其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道德经》是世界上外文译本数量最多的中国经典名着之一。在彭马田看来,这部着作既是思考动力,也是思考起点。

彭马田认为,很多西方人想要一本全能书,既告诉他们如何思考,又告诉他们如何行动,在这一点上,充满东方智慧的《道德经》非常符合。“以《道德经》第一章为例,它推翻了一般的逻辑思维,要求读者发挥想象力。有趣的是,这部着作的篇幅和章节较短,恰好迎合了很多西方读者,不想读太多却又要快速领悟道理的心态。”他说。

彭马田认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应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突破思维局限性。例如,西方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站在自然以外,是自然的观察者,大自然像一家商店,人们可以从这家商店拿走想要的东西。而在道家看来,人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之分离的。这一视角的转变,开启了人与地球生命体建立关系的全新方式。正如《道德经》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