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日照出行超简史(求评论)
作品:《 孟焦夜话》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日照,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因日出先照而得此美名。
在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其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在周朝时日照为莒国所管辖。
西汉时设置海曲县,这就是现在RZ市东西大动脉海曲路的由来。
1087年设置日照镇,属莒县,日照之名始于此。1184年始设日照县,距今800多年的历史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废待兴。
行在日照,主要靠两条腿。道路大多是土路,“大路”即现在的柏油公路很稀罕。
同志们扛着铁锨、镢头等来到田间地头,一起劳动,一锅吃饭,团结奉献,干活虽然挺累,生活虽然贫穷,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每天都是艳阳天。
由于交通不便,二十里、三十里就觉很遥远,小伙子们娶媳妇基本就是十里八乡的邻村,小姑娘们出嫁一般也不超过二十里方圆。
致富路上你追我赶,交通是关键。1974年至1979年,胶州至胶南与日照交界段沥青路面98.5公里分期铺筑。
自行车逐渐普及,飞鸽、永久、凤凰牌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大大方便了出行。
人们下地干活时不再需要肩挑手扛,减少了体力消耗,缩短了时间。自行车骑起来,一路小风,好不潇洒。
1986年兖石线正式通车,至此,日照人出行多了一个重要选择,到临沂、兖州、泰安以及省城济南等可以坐上舒服的大火车了。
以后又陆续开通了日照到郑州以及日照到BJ的线路。日照人北上BJ或者西进中原腹地郑州以及周边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1980年代末,RZ市区公交车开始运营。刚开始只有1路这一个线路,后来陆续增加,极大地方便了市内出行,但政府基建资金极度匮乏,好多线路无法覆盖。
1989年6月,日照升格为地级市。人口迅速增多,此问题更为突出。
为弥补好多站点无法覆盖的问题,1990年代初,出租车走上历史舞台。枣红色的昌河小面包走进人们视野,方便了群众从家到汽车站、火车站等的出行。
由于是卖方市场,出租车价格较为昂贵。
随着交通需求的日益提高,多家出租车公司的成立,增大了出租车的供给,使价格逐渐趋于合理,从而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市内交通需求。
对于中途出行,出租车太昂贵,自行车速度太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摩托车应运而生,推向市场。
摩托车动力强劲,相比自行车而言,活动半径更大,且骑行者更不易疲劳,一时占据了自行车王国的半壁江山,是中途出行的不二利器。
自行车厂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倒逼其不断创新。
很快,原来笨重的28型自行车独霸市场的局面不复存在。
更小巧的26、24甚至22和20型自行车精彩纷呈涌现市场,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另外,适合颠簸路面的山地车以及能改变速度便于爬坡下坡的变速自行车也大行其道,在方便群众选择的同时给厂家带来了不菲利润。
摩托车速度较快,有一定危险性。
普通自行车较安全,但行驶速度较慢,不适合中途出行。
聪明的厂家结合摩托车和自行车的优点,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推出了出行新选择——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速度适中,动力为电力,无污染,骑车人不易疲劳,适于中途出行,风光一时。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日照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交通这个瓶颈问题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G15高速于1990年通车,此为国家南北大动脉,日照正好为一节点。
使日照北上南下更便捷。日东高速G1511于2000年11月建成通车。
使日照的西行畅通无阻。此时基础已备,呼唤适合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