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5.一切战术转换家?

作品:《 穿越虞姬从鸿门宴开始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得不说,这陈平还是有点东西的。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起码虞婉问的大部分问题都能答得上来,大到各国人文风俗,小到当前形势分析,这正是虞婉所需要的情报。

陈平当然是有货的,虞婉不清楚这些,只是觉得历史留名的人肯定不一般,正好是鸿门宴上见过,又都是一个阵营的,所以逮着肯定会薅,毕竟盛名之下无虚士。

实际上,历史上有没有名字跟厉不厉害没有半点关系,很多人只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于是成为了那头会飞的猪。

陈平是读过很多书的。

这个时代的读书,和后世的古代读书不一样,不能套用电视剧的脸谱化形象。

这个时代读书,讲究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

首先是书的载体是竹简,无法印刷,竹简又过于厚重,所以民间藏书并不多,想要读书,只能去找别人借。也有一些书是绢帛抄录的,甚至还有插画图形,这类书就更珍贵了。想要读书,就需要跑很多的地方,认识很多的人。

其次是书的记录方式。先秦各国的文字都不同,各国的学问也都不一样,比较有名的齐国的稷下学宫还举办过诸子百家的聚会,堪称当时的盛事了。想要读书,一般都是从最近的读起,读本国的书。但是并不是所有书都来者不拒的,是分诸子百家的,可以学习别人家的学问借鉴,优先还是研究本家学问。

始皇帝焚书坑儒后,主要是焚书,粗暴的消灭了其他国家的文字,全国统一为小篆,各家藏书就更少了。坑儒是另一个故事了,始皇帝不会没事跟儒家过不去,掉价: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前,儒家都不太上得台面,汉初以黄老最为流行和尊贵。

除了文字不同外,还有断句的问题。古书是有标点符号的,但是并不是现代意义的统一标点符号,而是个人做的记号,毕竟知识没有大众传播的需要。

断句的方式因人而异,多数人喜欢点一个点表示,也有老抠儿,会暗戳戳的刻在竹简的背面,用手摸去感知,极端一些的,甚至会用“秘术”。所以想要正确理解书的意思,光有书还不行,还需要对方讲解。这也是一种礼貌,如此方不为“盗”,亦是一种朴素的版权意识。

最重要的,是要有钱。

想要读书,家里要能养得起闲人;然后还要供得起出门的路费,需要交际,交朋友需要吃饭游玩,也是一笔钱;如果交情到位,或是有师徒名分,对方可以免费讲解,如果只是慕名,那就需要送礼,肯定对方讲解,还有被拒绝的可能,这也是要花钱的。

游学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拜师算捷径,哪怕拜了师,也会跟着师父一起去游学,比如历史记载的很多先贤和大家,都是有周游列国经历的。还有一边当官一边旅游的,这个相当于半工半读或是勤工俭学。

所以,这个时代读过很多书的人,一定很厉害:脑袋里有很多学问;见识过很多地方;认识很多朋友;有一个仗剑走天涯的健康体魄;家里要有矿……

这些陈平都符合,在这个时代也属于凤毛麟角的那一小撮人。尤其是陈平还是平民出身,这就很难得了。张良能游学学到《六韬》,那是张良本来就是贵族富N代,陈平家里世代农民。

这故事搁现代也是励志的很:先是家里咬牙支持,而后迎娶白富美,白富美给生儿育女又孝敬兄嫂,还拿钱支持老公上学,助老公赢得事业,真的是成家又立业……哪怕是老公事业有成,白富美也不催老公上进,没事还会说,老公注意安全,有危险就跑,反正家里有矿,不差你那一口饭……

除此以外,想要出人头地,还需要颜值。

古人人均外貌协会,长得好就是贤德,长得不好动不动就是有反骨、无才无德等等,没有眼缘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古人娶妻,除了门当户对以外,也很重视女子的相貌,以此改善基因。很多相貌不好的人,仕途都是一片坎坷,比如说孔子。

对当前形势,陈平是这样介绍的:“大王麾下带兵四十万,号称百万;刘邦麾下带兵十万,号称二十万。”

号称就是算上民夫一起,大致估了个数,好唬人。比如说四十万职业军人,其中一半为正兵,一半为后勤,实际上可能只有二十万能打的,除此以外的六十万都是不上前线的。

放在正经王朝,民夫是需要征纳的,是赋税系统的一部分,兵役则是另一回事;楚汉之争的本质是造反,没有赋税的说法,“就敌于粮”,走到哪里抢到哪里,粮也要人也要,叫“裹挟”。

“其中从属大王的楚军为五万,为郢都和盱眙兵马,多为芈氏兵,以熊曲景昭四部为首……”

“九江王英布麾下带兵三万,为番阳兵,亦有夫差后人吴芮相助……”

“魏王豹带魏地兵八千,又有张耳相助,带兵两万……”

……

“章邯带秦降卒五万,为骊山刑徒兵……”

“司马欣带秦降卒三万,皆为关中骑兵……”

“董翳带秦降卒十万,皆为关中步卒……”

“攻打函谷关,九江王英布为主帅,战死三千;秦降卒为前驱,战死三万……”

……

“刘邦麾下带兵十万,五万为秦降卒,带兵者降将王离。五万为楚卒,皆为江东子弟,项氏子弟兵三万,虞地兵两万……”

“???”

啊这!

陈平那小眼神,这是吃瓜吃到自己头上,塌房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

虞婉暗自咋舌:项羽的所谓四十万大军,居然有这么多山头;这么多山头也就算了,带的居然是楚王的人,难怪今日屈氏的人看自己不顺眼,那就不是错觉了,肯定有什么缘故。

刘邦麾下的主力居然是项羽和虞姬的人马……

太史公为什么不写呢?在害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