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191章 蔬菜大棚,搞起!

作品:《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人要是偷偷摸摸开始搞什么,没准就是要发财。

她现在就是后悔啊,悔不当初。

非得眼皮子浅,为了几块钱给杭贺云通风报信,现在王四兰是彻底不搭理自己了。

自家闺女虽然在那干活,赚钱了也是更硬气的,每个月只回家来一次。

陈月娥问什么都不说。

可把她气的够呛。

一个丫头片子,怎么出去就长心眼了呢?

不仅工资把的死死的,说话也一套套的。

偏偏她家老鲁还就吃这一套,每天喜滋滋地喝着鲁秀英买回来的酒,家里谁说闺女一句难听的话都不行。

鲁秀英现在也学聪明了很多,在凤城工作之后,好像混沌的大脑被人劈开了似得。

之前觉得憋闷想不通的事,现在都有了解决办法。

陈月娥仍旧是老一套说辞。

闺女不值钱,以后嫁出去了就是别家人。

在娘家的时候得对哥哥弟弟好,结婚后还得能帮衬娘家。

在婆家家里家外一把抓,再生两个大胖小子的,才能叫好女人。

可现在鲁秀英明白了,只有赚到手的钱才是最实惠的。

之前她一直给家里干活,工资全部上交不说,连一身好的衣服都很少有。

因为没有学历,在县城也找不到好的工作。

如今跟在王四兰身边,鲁秀英的思想转变历程,简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所以,她很快抓住了重点。

在鲁家,真正说话管用的还得是鲁老爹。

只要把他的马屁拍好了,那在老鲁家,她鲁秀英就是好姑娘。

陈月娥即使再说什么也没用。

闺女每次回来买东西是真不客气,但要工资那是一分没有。

先是杭家不吭声的发大财走了,现在王福琴一家又开始偷偷摸摸的在搞什么?

一想到他们也有可能发财搬走,陈月娥就急的团团转。

不行!

她必须得去跟着看看!

这两天,陈月娥除了盯着王福琴一家人,连饭都没好好做。

这天下午4点多,她就看到王福琴一家人扛着锄头往地里去了。

现在正是相对的农闲时间,玉米才刚出苗,大家都在家里晒麦子,他们一家人扛着锄头去干啥?

难道地里还能挖出来什么宝贝不成?

想到这种可能,陈月娥瞬间双眼放光。

王福琴他们家要是在地里挖出什么东西来,那可是属于全村人的!

她必须得抢在第一个分到!

说做就做,为了掩人耳目陈月娥也拎着锄头,小心翼翼地跟在王福琴一家人身后。

今天周日,林宝柱才终于有机会带着爸妈一块下地。

这几亩地的玉米苗必须都挖掉,而且周围还得留出空地来。

看着翠绿幼嫩的玉米苗,即使王福琴夫妻俩已经被说通了,却还是忍不住叹气。

“多好的苗子啊,就这么铲了。”

王福琴手上动作没停,眼神里的心疼却好像要化作实质了。

即使在舍不得,夫妻俩也得跟着儿子干。

不然这份钱就让别人赚走了。

王福琴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之前林宝柱说不通,是因为没选对方法。

你跟老一辈的人说要拔苗,不管是为了啥,他们肯定会不同意。

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就还是个小孩子,地里的活他们经验可比你多多了,绝对不会轻易同意。

杭景书教给宝柱的方法也很简单。

这几亩地的苗,如果他爸妈不做,杭景书就让杭老爹找别人去做。

挖苗的时候,工钱一天5元,后来盖大棚的时候,一天10元。

这个钱数把老两口砸的头晕目眩的。

林宝柱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才40多元,干两天就顶一个月了?

这样的话,王福琴觉得,把玉米苗拔了好像也没啥舍不得的。

不过是从头把地锄一遍罢了,就能得5块钱。

一个人5元钱,三口子一起干,一天就能赚15元。

比出去干小工强多了,最起码不用一天累得一堆臭汗。

地里这点活,对于农民来说,那可真是非常简单。

林树田看媳妇都开始干了,再多的意见也没有了,既然都是给钱干活,那就干呗!

一家三口趁着天气凉快起来,都抡锄头开始铲苗。

陈月娥看的更激动了,这肯定是有宝贝!

不然王福琴那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挖苗!

可陈月娥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他们怎么只挖苗,这是杭家的地啊,他们要干啥?

干了一半,林宝柱拿脖颈上的毛巾擦擦汗,转头开始安慰起另外两个人:“爸妈,小杭说了,等咱们把大棚弄完,就给咱们村请皮影戏。”

皮影戏?

那是好事啊。

王福琴拎锄头都觉得有劲了。

她就喜欢看皮影戏,杭家小闺女心眼真好!

林宝柱和他爹交换眼神偷笑,王福琴的小小爱好,拿捏!

一家人干活是越干越高兴。

陈月娥在旁边是越看越着急,玉米苗都要铲完了,搁那傻乐呵什么呢!

三口人干活快,天才擦黑,就把玉米苗都铲晚了。

王福琴心疼地想要把这些苗拿回去,林宝柱却拦下了:“妈,你拿这苗干啥,回去也不能种了。”

王福琴擦擦下巴上的汗水:“不拿我总觉得心里亏得慌。”

这么一大片的粮食都白搭了。

林宝柱倒是有办法:“咱们给三叔拿回去,让他喂牛。”

每年间苗拔下来的也都是喂牛,甚至秋收后的玉米杆也能喂牛。

王福琴觉得有些不妥:“这么多都喂牛,你三叔又该东问西问了。”

林宝柱摆手:“那有啥啊,他问就说呗,小杭要搞大棚的事也没打算瞒着谁。”

一家人把玉米苗都装在独轮小推车里,就这么大咧咧的回去了。

第二天再出门的时候,就围上来不少看热闹和打听消息的。

陈月娥首当其冲:“宝柱啊!杭家那小闺女胡闹,咋你也跟着闹腾嘞!

粮食多重要啊,说拔就拔了?”

其他人也跟着帮腔:“可不是呢,还大学生呢成天胡闹!”

七嘴八嘴的,说的都是难听的话。

怪不得人家小杭不愿意回来。

村长也觉得不妥:“宝柱啊,你们把地里的苗都拔了,等交公粮的时候咋办呢?”

王福琴不乐意看到儿子被为难:“人家小杭是大学生,学历高眼界肯定也高,是学习了新技术,特意让我们在自家地里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