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三章:稷下学宫的登月假说

作品:《 周天子系统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揉了揉有些发昏的脑壳,后脑的剧痛只让我想起了面前有一阵刺眼的光闪过,紧接就忽然出现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

我又向窗外看去,九尊排列有序且体积庞大的巨鼎被有序的摆放在了空旷的地面之上,此时正是阴雨天气,每一尊鼎的四周都有雾气缭绕,看上去竟有些...竟有些悲壮?

悲壮这个词一定不恰当,正当我准备换个比喻之时,脑海一阵刺痛,记忆灌输进了身体,这里是公元前369年,我这个人物是周烈王姬喜。

可据我所知周烈王姬喜就是在公元前369年去世的,而如今的周烈王不但有一个健壮的身体,而且还很健康,这就说明原来的历史是有误的,或者说周烈王即将死了,是死于刺杀吗?

正在这时,齐威王在殿外求见,说是要开设学宫,特来邀请周天子赴齐为学宫主持讲学一事。

齐威王时期,的确创办了高等学府,吸引了当时众多的思想家和学者前去讲学,这些学者涵盖了诸子百家中的各种学派,后人耳熟能详的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等,也都尽在其中。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信息时代的雏形?”

等等!究竟是哪里不对?我为什么会感觉到不安?难道是因为周烈王死于稷下学宫?

“叮!系统检测到周天子已接受齐威王的邀请,请周天子赶去稷下学宫,传播工业思想,开启古华夏工业革命的第一篇章,蒸汽时代。”

什么声音?

周天子看着面前忽然出现的对话框:“系统?”

“叮!本系统是辅助性AI,可以为周天子演化实验过程,提供可行性实验方案,若要解锁实质奖励,请周天子前往稷下学宫,推行工业思想,尽快发明第一个蒸汽机。”

系统的声音,是经过电波处理后的一个清冷女声,我十分确定我从未听见过这道声音,可我对这道声音却莫名的感到熟悉,甚至源于心底的反应,让我无法违背这道声音。

“系统,你是谁?我为什么会对你的声音那么熟悉?”

“叮!本系统暂时无法回答周天子的问题,请周天子根据提示探索古华夏,开启工周计划的第一篇章,蒸汽时代。”

系统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周围的一切也陷入沉寂之中。

我开始思考蒸汽时代的工业思想,能不能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可紧接我就又思考到,如果工业革命的思想提前两千多年,进入这个古华夏,会不会不利于华夏文明的发展?

诸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等等名言警句,会不会也就此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岂不是华夏的千古罪人了。

而工业革命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长期投入和持续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突破,也仅仅是有可能。

这种情况,就连后代的许多知名企业,也不会投入大笔资金去研究一个捕风捉影,莫须有的东西,更何况是百家争鸣,战国七雄的当代呢?

不过刚刚那个系统的提示音是说可以演化实验过程,提供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好像确实有用,的确可以加速工业改革。

演化实验过程的话,也可以节省实验者的大量时间,甚至可以让实验者在不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情况下完成实验,这样就不会被放射性污染,以至于被病痛折磨,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殿中当站一人,挺拔姿然,目若虎睛,举手投足之间,很有王者风范,这就是我被灌输记忆时,所记住的齐威王。

虽然周烈王长的也很英俊,不过却因政局失控,眉眼间却总郁郁不得志,在齐威王面前,即使身着冕服,气势倒是颓然了一番。

我当即问道:“齐威公,我们何时动身?”

见齐威王没有答话,我便换了个称呼,再次问道:“齐威王,我们何时动身?”

齐威王闻言,这才拱手道:“今日就可动身。”

好吧,原来喊一声齐威王就行了。

古人对于公和王这两个字仿佛有一种执念,我对这种执念很不理解,在我的印象里公和王几乎没有区别。

相比较这个,我对于院中摆放的九鼎则是很有兴趣,我奔跑而去,用手抚摸着青铜器的三足,四足,以及在鼎上刻着的祭祀花纹,脑海中忽然涌动起画面,这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演化过程,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一个架起来的火炉,数百人在里面浇注金属铁水,再以冷水加速冷却,于此循环往复,终于建成了这一座座的鼎,是谓九鼎。

同时脑海中想起,《左传》记载之中的一句话,楚庄王派遣使者来东都洛阳问鼎之轻重焉,周朝官员回答说,在德不在鼎。

我对脑海中的这句话感到一阵厌恶,在古华夏的封建王朝,历来无有统治帝国能超三百年之数者,就是因为统治者将王国的子民变成了只知搬弄权术的怪物。

王朝的每次更迭,都是害苦了百姓,却口口声声喊着为了百姓,如此陋习,又何妨将百家争鸣的思想就此掐灭,扼杀在摇篮里面。

齐威王此时走近说道:“周天子?我们何时动身?”

我开口道:“寡人只是看着这周公鼎,忽然想起了很多事情,齐威王请。”

齐威王盯着我,他的眼神好像可以看穿一切,忽然说道:“周天子,此鼎有多重?”

我还没有答话,侍从王咏便开口道:“鼎之轻重,在德,不在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