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灌木林茂如青龙 青龙山名由此留
作品:《 寻村踪》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寻村踪之因民镇青龙山村
诗云:
青龙山沟似龙游,山沟弯曲形如钩。
灌木林茂如青龙,青龙山名由此留。
1
在那个充满活力的清晨,阳光如同金色的细雨,透过薄薄的云层,温柔地洒在大地之上,为万物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我怀揣着一份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好奇,踏上了前往珙王山因民镇青龙山村的探险之旅。青龙山,这个名字本身就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与古老的气息,让我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期待。
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一路欣赏着沿途的风景,那些翠绿的树木、曲折的山径,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经过一番颠簸的旅途,我终于抵达了青龙山脚下。
青龙山,这座位于珙王山因民镇的传奇山峰,承载着无数神秘的故事。当地村民的讲述中,青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山间古木参天,奇花异草遍布,神秘的传说如同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我站在山脚下,仰望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畏之情。
随着脚步的深入,青龙山独特的韵味逐渐显现。山间小径曲折蜿蜒,两旁的树木遮天蔽日,仿佛引领我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我沿着小径前行,耳边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眼前展开的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画卷。
不久,我来到了青龙山的主峰——龙脊峰。站在峰顶,我俯瞰四周,只见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在这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心中那份期待达到了顶点。
在青龙山,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名叫阿强的村民。他热情洋溢地为我介绍了青龙山的历史、传说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阿强告诉我,青龙山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有许多古老的遗迹和传说,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和传承。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跟随阿强一起探索青龙山,领略了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我参观了古老的寺庙、神秘的溶洞,品尝了当地特色美食。在青龙山,我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体会到了当地村民的淳朴善良。
这段旅程让我对青龙山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探索青龙山,挖掘这里的宝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让它的故事流传得更远。
2
在青龙山脚下,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蜿蜒的山路上,为这宁静的小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就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午后,我有幸遇到了杨应山,一位年过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他的头发虽已染上岁月的银霜,但那双眼睛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慈祥而温暖的笑容。
杨应山老人热情地伸出手,他的手掌粗糙,布满了岁月的磨砺,却传递出一种温暖的力量。我与他握手,感受到了一股来自深山的坚实与热情。他邀请我到家中做客,我欣然接受,跟随他穿过村庄的小巷,来到了一座古朴的木屋前。
木屋的门口挂着一块石制的门牌,上面刻着“杨家”二字,字迹斑驳却清晰,透露出一种古朴的气息。老人推开木门,一股淡淡的木香扑鼻而来,仿佛是岁月的呼吸。屋内布置简单而温馨,墙上挂着几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桌上摆放着一些农具和书籍,显得格外和谐。
杨应山老人请我坐下,亲自为我泡了一杯清香的绿茶。他告诉我,他自幼在青龙山脚下长大,对这片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深情。他年轻时曾是山民,后来因种种原因远离青龙山,在外地漂泊多年。然而,他的心始终牵挂着这里,直到退休后,他决定回到青龙山,陪伴他的老母亲,守护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随着茶香四溢,杨应山老人开始向我娓娓道来青龙山的历史沿革。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在弹奏一曲古老而神秘的音乐。
“青龙山,古称龙脉山,据说是上古时期龙族栖息之地。”杨应山老人缓缓说道,“这里山清水秀,灵气充沛,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说。相传,青龙山曾是龙王的行宫,山中的每一座山峰、每一片树林,都仿佛蕴含着龙族的气息。”
他指着窗外的一座山峰,继续说道:“你看那座山峰,形状像一条巨龙,蜿蜒起伏,仿佛在山间游走。而山中的古树,据说都是龙王的子孙,它们见证了青龙山的历史变迁。”
我听得如痴如醉,不禁对青龙山产生了更深的向往。杨应山老人接着说:“青龙山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诸侯争霸的战场。后来,这里又成为了道教圣地,许多道观寺庙相继建立。直到明清时期,青龙山才逐渐恢复了宁静。”
老人讲述着,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我感叹于青龙山的历史底蕴,也对杨应山老人的博学多才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杨应山老人的讲述中,我不仅了解了青龙山的历史,还听到了许多关于山中的奇闻异事。他告诉我,青龙山中隐藏着许多秘密,等待着有缘人去发现。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我告别了杨应山老人,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青龙山的新认识,踏上了新的旅程。我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回到青龙山,继续探索那些未知的秘密,感受这片土地的神奇魅力,让心灵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得到滋养。
3
杨应山老人坐在木屋的摇椅上,随着摇椅的轻摆,他的讲述如同潺潺溪水,缓缓流淌,带着一丝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青龙山,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承载着丰富的故事。”杨应山老人开口,声音中仿佛蕴含着历史的回声,“在民国时期,青龙山隶属于巧家县第三区义侠乡。那时的青龙山,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狩猎,过着宁静而祥和的生活。”
随着新中国的曙光升起,青龙山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1954年,青龙山划归东川矿区因民区营坪乡,行政区划的明确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秩序。1958年,随着东川市的设立,青龙山成为了因民区营坪乡的一部分,历史的齿轮开始转动。
“1959年,青龙山设立了自己的大队,成为了落雪人民公社的一员。”杨应山老人的眼神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1963年,大队的归属又发生了变化,青龙山转属云坪人民公社。接下来的岁月里,1964年又归属茂麓人民公社,1965年则归属因民人民公社,青龙山大队的名字也随之确立。”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1984年5月,大队的体制发生了变革,大队被改为乡,青龙山乡正式成立,隶属于因民区公所。1988年1月,乡公所又改为村公所,青龙山村的名字正式确立,成为因民镇的一部分。
“1999年,东川撤市设区,青龙山也随之归属东川区因民镇。”杨应山老人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感慨,“2000年,在乡镇机构改革的大潮中,村公所再次变革,改为村委会,青龙山村的名字得以保留。”
然而,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歇。2018年12月,青龙山迎来了重大的变迁。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青龙山整村搬迁到了东川城区的易地安置点。这个决定对于青龙山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杨应山老人指着窗外的一片楼房,说道:“你看,那里就是新的安置点。虽然村民们离开了熟悉的土地,但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青龙山的历史在这里画上了句号,但它的精神和文化,将会在新的地方继续传承下去。”
我静静地聆听着杨应山老人的讲述,心中对青龙山的历史沿革有了更深的感悟。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次的变革,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青龙山的精神和文化始终如一,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村民的心中,成为他们永恒的记忆。
4
杨应山老人坐在摇椅上,眼神中闪烁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忆。他的话语如同轻拂的微风,缓缓吹拂着时间的涟漪,将青龙山的发展变化娓娓道来,那些变迁如同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从农耕社会的宁静岁月,到工业化进程的蓬勃发展,再到如今城镇化建设的辉煌篇章,每一阶段都充满了生动的故事。
“青龙山,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杨应山老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怀旧之情,“那时的青龙山,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土地相依为命。地里的包谷、洋芋,山上的果实,还有那一片片翠绿的茶园,都是我们生活的基石,是我们心中希望的源泉。”
他指着窗外的一片田野,眼神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你看,那片洋芋地,是我们青龙山人的骄傲。我们世代传承的耕作技艺,让这片土地年年丰收,我们的日子虽然简朴,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青龙山逐渐融入了工业化进程的浪潮。杨应山回忆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开始在因民建设矿区,青龙山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矿山资源的开发,让许多村民走上了工作岗位,我们的生活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
他指着远处的一座矿山,语气中充满了自豪:“那座矿山,曾经是青龙山村民向往的地方。矿工们辛勤劳作,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虽然工作艰辛,但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
然而,矿业的开采也带来了挑战。杨应山说:“随着工矿业的发展,水源干枯问题也逐渐显现。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这片土地永葆生机。”
进入二十一世纪,青龙山迎来了城镇化建设的浪潮。杨应山感慨地说:“现在的青龙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达,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他指着新建的住宅小区,眼神中充满了喜悦:“这些漂亮的房子,是政府为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而建设的。以前,我们住的都是土坯房,一到下雨天,屋里就漏水。现在,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
尽管青龙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杨应山老人告诉我,青龙山人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始终如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青龙山人始终坚守着对家乡的热爱。”他说道,“我们在这里出生、成长,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指着村庄里的一棵老树,继续说道:“这棵树见证了青龙山的发展历程。它陪伴着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春秋,也见证了我们的喜怒哀乐。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这棵树都是我们心中的一份牵挂。”
我站在杨应山老人的身边,凝望着那棵老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青龙山的发展变化,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是精神家园的传承。在这里,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青龙山的故事,传承着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让这份情感如同老树般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5
在木屋的门槛边,杨应山老人静坐,他的眼神中隐约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仿佛是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淡淡忧伤。然而,随着他缓缓开启关于青龙山搬迁的往事,那抹哀愁如同晨雾般渐渐散去,被对未来的憧憬所取代,化作一抹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的讲述。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2018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寒冷。”杨应山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暖意,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个冬日里的凛冽,“那天,村子里的大喇叭里传来了搬迁的消息,村民们纷纷聚集在一起,聆听村长缓缓宣布这个重大的决定。”
搬迁的决定并非轻而易举。杨应山缓缓道来:“青龙山虽隐于深山之中,却拥有着如诗如画的风景,空气清新得仿佛能洗涤灵魂。村民们与这片土地相依为命,对它有着难以割舍的深情。搬迁,意味着告别这片熟悉的家园,踏上未知的征程。”
尽管如此,为了提升生活品质,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大家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搬迁。杨应山说:“我们深知,搬迁是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虽然心中充满了不舍,但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为了更优质的医疗资源,为了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我们决定离开青山。”
搬迁的过程充满了艰辛。杨应山回忆道:“村民们齐心协力,打包行李,搬运家具,那些陪伴我们多年的老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我们在忙碌中互相鼓励,希望这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搬迁到东川城区的易地安置点后,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应山指着窗外的新居,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你看,这些房子都是政府精心建设的,宽敞明亮,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雨天屋顶的漏水和冬夜的寒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