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周万民报
作品:《 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舆论控制?经济战碾压?”
“那该怎么做?”
萧倾凰将秦布衣抱得更紧了一点。
秦布衣有些郁闷,自己这‘娇小’的身体,在成熟大姐姐面前,真的是小小的也很可爱……
可萧倾凰的眼神清澈,满是求知欲,秦布衣知道,今晚如果不敞开心扉谈清楚。
萧倾凰是不会满意的。
“如今的朝堂选官制度,是举荐制和国子监学宫选拔制。”
“选举的官员,都是世家大族亦或是他们的狗。”
“所以,必须扭转这一现象。”
“未来,你可以尝试推广科举制度。”
秦布衣提出了第一点。
“科举制度?”
“什么意思?”
萧倾凰有点懵。
如今的大周,和前世的大汉很相似。
那时候的大汉还是举孝廉制和察举制,没有科举。
如今的大周也好,西秦,东辽,南理,都是如此制度。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所有的上升通道,都被世族掌控。
“就是通过考试提拔人才。”
“国家管理,天灾治理,工造,律法,医学,商贸……”
“只要是和国家治理有关,就可以拿来考核。”
“考核优异者为官。”
秦布衣将科举制度说了出来,顺便加上现代的一些改造方式。
不是程朱理学那种禁锢思想的八股取士制度。
“这真的是一个好制度。”
“可是,朝堂之上,绝对不会通过的。”
“这是在断士族的根。”
萧倾凰神色忧虑的说道。
此策根本推行不下去的。
“没有让你直接直接提出来。”
“就比如,这次可以借助戴英帝国的工造发达为借口。”
“开放工造匠人的科举选拔。”
“又比如后宫的某位宫女嬷嬷,亦或者军中士卒不治身亡。”
“就可以用发掘医术人才为由,进行医学人员的考核选拔。”
“咱们不用一开始就去啃硬骨头。”
“先掌控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力量。”
“工匠技术,以及医师,是未来大周发展最重要的,比那些世族狗屁官员都要重要。”
“最开始的考核制度,一定要严格,等级制度要明确。”
“授予官职,俸禄,这都是必要的。”
秦布衣慢慢给萧倾凰讲述道。
秦布衣毕竟是后世之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或许他的政治水平,斗不过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
可是因为读过前世诸多历史,照搬典故也能明白很多东西。
加之超越时代的理念知识。
想做事情,可以从多方面角度去思考。
“这个可行。”
萧倾凰很激动,已经在思索如何定策。
“江南世族之所以可以掌控江南百姓。”
“无非是因为皇权不下乡。”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提升基层吏员的薪酬优待,如果有可能,推广吏员可以升官的国策。”
“这个国策,在江南肯定行不通。”
“不过可以在江河诸省试点推动。”
秦布衣又道。
萧倾凰眼前一亮,越发有些激动。
只是,想到提升基层管理的薪酬,萧倾凰就觉得很痛苦。
她穷的叮当响,是真的没钱。
“在推动诸多国策改革的时候。”
“江南士族和文管集团,肯定会联合抵制,污蔑,抹黑。”
“这个时候,就得掌控真正的话语权。”
“言论,直白来说,就是笔杆子。”
秦布衣说着,捏了捏萧倾凰的精美玉颜。
后者凤眸倒竖,退开秦布衣的咸猪手。
“我印了三百万套经史子集,还有诸多地方官的日常公务和政务处理相关的书籍,工造,农业,医学的书籍,正堆在齐州府库。”
秦布衣说到这话,萧倾凰瞪大了眼睛。
大周的书籍,大都掌控在书香门第的江南世族手中。
普通人根本没有资格接触读书。
别说家国历史,圣人之言,大周一半多的百姓,连名字都不会写,另外一半百姓,九成只会写个名字。
大周可以说,就是一个文盲当道的国家。
秦布衣在齐州进行了三年扫盲,识字率,一人会读三百字,也就四成。
一本书籍,就是三五两银子,普通人读不起书,也很正常。
但是秦布衣要将书籍的价格打下去。
听到秦布衣有这么多书籍,萧倾凰直接震惊了。
这可都是钱啊。
“这些书籍,交给你在江河诸省推广。”
“新建学堂。”
“这事儿,你自己派人做,不能经手朝堂。”
“钱,就从我们这次赚的当中出。”
秦布衣道。
萧倾凰听到秦布衣的话,顿时呼吸沉重,心情激动。
自从她当皇帝以来,虽然前期杀了一批自命不凡,狂妄嚣张的臣子。
可到了如今,她其实和傀儡没什么两样。
能够做的事情基本没有。
就算有心去做事,可没有钱粮,就根本做不了。
如今秦布衣不仅想办法给她赚钱,而且还给她定策,甚至将饭喂到她的嘴边。
萧倾凰当然激动,高兴。
“教书育人,没有三代人,基本很难见到成效。”
“不过,我们现在开始做,三五十年时间,一定大有收获。”
秦布衣很是坚定。
前世的共和国,是工业立国,科教兴国。
科学教育,是大国发展的根本。
秦布衣来到这个世界,他这个前世人类文明资料库成精的家伙,自然要将脑子里的知识全部传播出去。
这是秦布衣的目标。
“还有一个舆论把控的重要方式。”
“那就是报纸。”
秦布衣说到报纸,他自己都有些激动。
主要是报纸可以发广告,也可以当武器。
这可是好东西。
“报纸?”
萧倾凰很是疑惑。
“就是几大张纸,上面可以宣传如今的国家政策。”
“也可以记录国内发生的一些大事。”
“国内八百里加急。”
“五天时间,就能知道各大行省一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