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54章 孱弱边军,文武之争

作品:《 成化天子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晃眼已至年末。

太子朱见深依旧在监国理政。

得益于他拥有足够的耐心,并且礼贤下士,宽厚仁德,因此太子贤名朝野皆知,盛赞有此太子乃是大明之幸也。

但朝堂之上的南北争斗,却是愈发激烈。

就在前不久,礼部尚书萧晅因君前奏对时,未能令天顺帝满意,于是调任南京礼部尚书。

这个出身江西泰昌的南臣榜样,仕途就此告一段落。

南京礼部尚书,与礼部尚书,二者虽只有两字之差,但意义却是天差地别!

南京在大明初年是大明帝国的首都,也是政治经济中心。

然而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留都一直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一整套与北京相对应的中央机构,自此大明王朝形成了以北京为政治中心、以南京为经济中心的两京制度。

这种两京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好地弥合了大明的南北之患。

此外,皇帝和内阁大学士等决策人物都在北京,北京的六部等衙门是名副其实的中央权力机构;南京各衙门多为虚衔,公务清闲,任职官员被称为“吏隐”,但地位一般不低于北京相对应的衙门官员。

而南衙各部真正掌控实权的机构,是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和提督南京军务勋臣,即大明常见的文臣—宦官—武勋互相制衡掣肘的格局。

而南京兵部尚书又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此职即是文臣之首,又是节制留都军务,可谓是留都的绝对实权人物。

其次则是南京户部尚书,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此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大明帝国的一半,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大明从始至终,南京户部一直负责这一事务),职权不可谓不重,这也是南京作为大明留都的真正意义。

毕竟江南之地占据了大明赋税的半壁江山,哪怕是迁都北京了,南京也要留下一个朝堂班底,专门负责征收南直隶赋税。

但是,南衙的其他部门,比如萧晅这个南京礼部尚书,那就是真正的清水衙门,毫无实权可言了,基本上是去养老的。

再者萧晅年事已高,现在又恶了天子,基本上没有起复的可能。

耐人寻味的是,继任礼部尚书之人,乃是南京礼部左侍郎石瑁。

石瑁,山西应州人,宣德八年进士及第,授户部观政,因帮助清理通州粮仓积弊而显露才华,改任礼科给事中,后升金华知府,因在金华颇有德政,后升任福建右步政使,南京礼部左侍郎,直至现在的礼部尚书。

剔除一个南臣,提拔一个北臣。

天顺帝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不仅是表明他这位皇帝陛下的态度,更是给近些日子那些蠢蠢欲动的南臣一个严厉的警告!

皇帝陛下不喜南臣,偏爱北臣,这是朝野都知道的事情。

可做得如此明显,却很难让人心服,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朝堂之上的南北分裂!

这一日,一封来自兵部的弹劾奏章,暂且压下了这场愈演愈烈的南北争斗,转而换成了文武之争。

兵部上奏,胡虏二百余人进犯边宣府,宣府总兵官、武强伯杨能等统领官军七千余人,却不能以众击寡,竟反被胡虏射伤军士,请求朝廷予以治罪!

现在的内阁首辅李贤将内容念完,整个文华殿顿时响起了阵阵讥笑。

“七千余人,竟不能敌二百虏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宣府、大同卫军,军纪涣散,军卒散漫,北虏来则避战龟缩任由贼人掳掠,北虏去则横行无忌,四处耀武扬威,必须要整饬!”

“那武强伯杨能徒有其名,已然垂垂老矣,何以担当大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