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爆炸新闻
作品:《 抢夺最新机密》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苏总在讲话里简要回顾了公司的发展历程。
其实,当地的有心人都知道,保夏制药有限公司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制药企业,原本就坐落在这座优美的小城里。最早的前身是家规模不大的国营制药厂,那时候还没有公司这个名词。或许国外早就有了,只是我们不屑于使用这种不伦不类的词语。
老辈人还依稀记得,当时那个小厂可能是叫“宏光”制药厂吧,反正就是很“ordinary”的制药厂。这也难怪,中国是中医和中药大国,有着深厚的传统,知名的大型中药企业有着根深蒂固的权威性,小厂只能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或走联合制药的路,或走半成品加工的路。至于想要研发自己的新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苏总是中医世家,四代行医,有着深厚的家学积累,大学学的又是中医药专业,还不到30岁就在当年的中药行业里有了一席之地,算得上是青年才俊,在当地更是名气非凡。
大学毕业时,苏总想进国营企业了解中药生产的流程,于是就在宏光制药厂当上了技术员,指导企业生产。不过他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生产都是用大企业的方子,产品要用大企业的商标。
这期间,苏总也没闲着,他在找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路。虽然年青,可丰厚的家学让他对研究中药生产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以及独到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种执着的精神和独特的经历,为他后来拓展企业空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贴牌生产就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苏总用不上半个脑袋就能完成所有的任务,剩下的时间,他开始跟踪观察厂里生产的几种药的药效。不到一年,他得出的结论是,药效还有提升的空间。
苏总决定拿出某种药先开刀,尝试运用更改配方,调整剂量的方式提升药效。经过半年多的研究,他把倾注心血的成果递交给总厂工程师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巡逻艇在航母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
人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这话还真的有道理,苏总的研究成果不被重视,可正赶上小企业改制,宏光制药厂作价出售。
苏总和家人反复研究,最后决定买下这家制药厂。
接手工厂后,苏总成了企业的主人,他为企业制定了未来发展目标:一是把原有品牌做强做精;二是开发治疗地方病新药;三是瞄准未来医药市场,做好研发新领域用药的准备。
这三个目标的确立,正是后来促进保夏公司崛起的核心思想和行动理念,不能不说苏总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制药专家和企业领导人。
苏总继续与大企业合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悄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开发出改良的传统中药。投入市场后效果良好,患者反响也很不错,宏光制药厂生产的中药开始走俏。
全国和苏总生产相同中药品种的何止几十家,只是没有人敢于创新,或者是不屑于创新,大家都习惯于坐享其成。
苏总用手里的“宏光”,轻易就挤垮了同品牌的生产企业,拿到了后来持续发展的原始储备资金。
改革开放以后,艾滋病的问题也悄悄渗透进来,苏总从那时起开始研发治疗艾滋病的新药。为了支撑新药开发,苏总联络几个朋友,企业核心层扩展为六个人,其中三人不懂医药,就是出资,苏总带领另外两人废寝忘食的开展研究,但始终没有重大进展。
进入九十年代,企业实行股份制,苏总决定正式注册成立保夏制药有限公司。决策会上,三位投资人决定撤资转向,苏总用工厂抵押贷款,算还了三人的投资款和利息,成了企业独股投资人,拥有未来发展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另两位懂技术的朋友,因为不认同苏总的研发方向,退出来另辟蹊径。就这样,苏总独自挑起企业发展重任,成为独资经营的保夏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苏总在讲话里热情洋溢的介绍了新药的性能、作用,最后说明了公司研发的新药会以最“亲民”的价格投放市场,完美的回答了观众的三个“W”,赢得现场众人的热烈掌声。
至于新药投放市场,公司效益翻番,自然是后话。
不过,这次新闻发布会后,苏总的新药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无数双贪婪的眼睛盯着他手里的新药方。
每双眼睛都知道,所谓的新药无非就是配方,各种原料配比量,还有生产流程。拿到了这些数据,就可以生产新药。
于是,围绕苏总新药方的争夺与反争夺帷幕正式拉开,各种势力展开了生死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