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152章 宝钗的阴谋……(1)

作品:《 梦幻旅游者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陈星亲眼目睹了那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美好姻缘,最终却因黛玉过早离世而骤然中断,这一结局让无数喜爱黛玉的粉丝们痛心疾首,扼腕长叹不已。

这些忠实的黛粉们坚信,正是王夫人和薛家的横加干涉,硬生生地拆散了这对天造地设的璧人,致使他们从此阴阳两隔,再无相聚之日。

若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待此事,宝钗、薛家以及王夫人毫无疑问皆可被视为反派角色。在这座宛如繁花似锦的大观园里,那些纯真可爱的女孩子们,一个个都惨遭她们无情的摧残和摧折。

“白杨村里传出阵阵呜咽之声,青枫林下不时传来鬼魂的悲吟哀号……”每当黛粉们怒不可遏地无数次咒骂宝钗和王夫人的祖宗时,恐怕任谁也难以想象到,这场红楼悲剧真正的幕后黑手并非众人所指责的王家集团,而是那位看似慈眉善目的贾母!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王夫人手段狠辣,其杀伤力可谓惊人;但实际上,真正能够精准拿捏住木石前盟一派要害之处的人却是薛宝钗!那太虚幻境中的判词,绝非是什么单纯的比美排行榜,所谓的“黛钗合一”实则是宝钗精心设计的一条极其阴险恶毒的计谋,其毒辣程度比起王夫人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万倍之差。

那么,在林黛玉短暂而坎坷的一生中,究竟谁才是与她最为亲近之人呢?这其中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情感纠葛?

真的是宝玉吗?难道会是林父或者林母?又或许是贾母?不不不,这些猜测全部都是错误的!谁能想得到啊,那频繁造访潇湘馆且最为殷勤的贵客,竟然并非众人所认为的宝玉,而是看似与林黛玉处于敌对立场的薛宝钗!在前八十回当中,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宝钗现身次数最多的地方,既非其居住的蘅芜苑,也不是其他什么地方,恰恰是潇湘馆以及怡红院这两处所在。

当我们深入研读《红楼梦》时便会惊觉,在整个大观园内,那些闺阁女子们日常社交活动的场地,似乎从来未曾设置于蘅芜苑之中。即便是贾母曾带领着刘姥姥游览过大观园,但那次只能算作是由贾母主导组织的一次特殊游园活动,并不能代表平常的情况。而唯一曾经踏足过蘅芜苑的金钗,唯有史湘云一人罢了。并且,史湘云之所以会前往那里,还仅仅只是因为需要借宿而已。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薛宝钗对于潇湘馆的高频率“光顾”。仿佛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们一转眼,就能看到宝钗的身影出现在黛玉身旁。要知道,按照人物设定和情节发展来看,宝钗和黛玉之间理应属于情敌关系才对。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宝钗频繁地去往怡红院尚还能够理解,可为何她却整日里都不愿意离开黛玉左右呢?

自古以来,有谁曾听闻过与自己的情敌结拜为姐妹这般匪夷所思之事?然而,在这部书中,这样离奇的情节居然真实地上演了——黛钗二人最终竟义结金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莫非其中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不成?有人说,所谓的“黛钗合一”其实乃是一条阴险至极的毒计......

老辈子的人常常告诫后人道:但凡遇到事情出现反常之态,其后必定暗藏着某种妖孽祸端。中国人向来对于世事无常充满了恐惧心理,只因这种无常往往预示着即将降临的是巨大的凶险灾祸。

宝钗那异于平常的行为举止,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游动着,其所蕴含的阴谋令人不寒而栗。这诡异的氛围仿佛能将人吞噬,使人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

而在那神秘莫测的太虚幻境薄命司里,摆放着一本记录着众多女子命运的册本。宝玉好奇地翻阅起来,当他看到关于十二钗的命运谶言时,心中不禁一惊。只见第一首诗赫然写道:“可叹停机德(宝钗),堪怜咏絮才(黛玉)。玉带林中挂(黛玉),金簪雪里埋(宝钗)。”

令人惊讶的是,黛玉和宝钗竟然被合在了同一册当中!这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她们二人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当宝玉为此疑惑不解之时,警幻仙姑邀请他聆听了那如梦如幻的红楼梦十二支曲。而这其中的第一支曲子,同样也是黛玉和宝钗共用一册。

这支名为《终身误》的曲子,旋律悠扬婉转,却又透着丝丝哀怨与凄凉。宝玉静静地倾听着,思绪也随着乐曲飘向远方……

要探究曹雪芹为何将黛玉和宝钗的谶语诗及谶言歌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这种安排反映了他对于人物关系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与刻画。黛玉和宝钗作为《红楼梦》中两位极具代表性且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她们之间既有相互欣赏之处,又存在着微妙的竞争和矛盾。通过将两人的命运线索以缠绕的方式呈现,更能凸显出这种复杂而纠结的关系。

其次,这样的设计也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色彩。黛玉和宝钗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世背景、性格特点以及爱情追求,但最终都未能获得圆满的结局。将她们的谶语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同时感受到两种不同但同样令人惋惜的命运走向,从而使得整个作品的悲剧氛围更为浓郁。

再者,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这种缠绕式的表达手法别具一格,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线性叙述的模式,增加了文本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读者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解读其中蕴含的深意。

此外,也许还包含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无论是聪慧灵秀如黛玉,还是端庄稳重似宝钗,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这种无奈和悲哀通过两人谶语的相互纠缠得以充分展现,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入思索。

总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的谶语诗和谶言歌合二为一并使之缠绕交错,既是出于对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发展的精心构思,也是其文学才华和深邃思想的体现。

要知道,金陵十二钗那可都是倾国倾城、貌若天仙般的绝顶美人啊!也正因如此,众多网友纷纷觉得薄命司里那些关于她们的判词,仿佛一场华丽无比的选美大赛。尤其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竟然合而为一,不少人便想当然地以为只是由于此二女艳冠群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