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集《妙法莲华经》
作品:《 妙法莲华经》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十三面,我们看壬二的“重颂”。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宅佛陀用两段来说明,一个是长行,第二个是重颂。长行的意思主要是讲到释迦牟尼佛跟弟子之间相互的一个互动关系,说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有两套“房子”:
一套是真如之宅,我们众生本具的真如佛性。因地叫做一念心性,果地叫做清净法身。这个房子不但高大,而且具足功德庄严,这是我们原来的家。
另外一套房子就是三界之宅。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会在三界得一个五蕴的色受想行识的果报体,这个是我们现在的家。这个家的特色是,它有快乐,但也有痛苦。我们为了追求快乐,必须受到老病死的折磨。
所以我们基本上就两个“家”:一个是我们真正的家,一个是我们暂时住的房子。
我们凡夫的心态是这样,我们喜欢在三界之宅待着。为什么呢?虽然有老病死,但是它有种种的快乐,有种种的游戏。所以我们虽然受了老病死的折磨,但是我们不怕。这是我们凡夫的心态,只看眼前,不看未来。所以佛陀慈悲就来到了我们三界之宅,陪着我们成长,陪着我们,告诉我们说,这个房子你别待了,你还是回家吧,家里面有功德庄严。但对我们凡夫来说,功德庄严是比较遥远的,追求快乐对我们来说是比较贴近的。这是根机的问题。所以佛陀说,好,你享受快乐也没事,那你就边享受快乐边学佛。所以佛陀就施设种种的法门来教导我们如何回家。佛陀生生世世,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到三界,示现八相成道。而我们就在三界里面,一方面享受世间的快乐,一方面修学佛法。
直到有一天,佛陀离开我们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到三界,突然间产生了变化,佛陀看到这个三界起火了,这个时候“生大惊怖”。也就是说,佛陀一开始都是鼓励我们直接回家,但是当佛陀看到火以后,他深入地思惟一件事情,说是“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三界果报体从寿命八万四千岁一直递减到两万岁以内,乃至于到八十岁的时候,这个三恶道的危机出现了。
诸位!佛陀可以陪我们成长,但是佛陀画一条底限,就是你不准给我堕三恶道。这是佛陀的底限。所以佛陀看到三恶道的危机出现的时候,就生起大惊怖,然后改变了他的教育策略。佛陀暂时不要我们回家了,佛陀就跟我们说,你不就是要快乐吗?我的佛法里面多的是快乐,比方说涅盘寂静乐。你要是喜欢修小乘法,我们也有,你安住在寂静当中,身心世界也出现无量的快乐让你享受;你要是发了菩提心,走大乘佛法,我们也有菩提觉法乐,大乘的法乐让你修学。所以佛陀不再讲“功德庄严”这四个字了,开始用快乐来摄受我们。为什么?因为时间紧迫,大火已经生起,三恶道危机出现了。
诸位弟子们知道我们不用追求功德庄严,可以追求快乐,那刚好满足我们的心愿。所以这个法一旦投机,他就会主动地去追求。所以大家就争相走出三界之宅,来到了空地。从三界的火宅到真如本性,佛陀设立了一个中间的休息站,就是“我空”的真理。这个地方没有火,但是也没有功德庄严。所以佛陀的意思怎么样?先免除灾难,保住不堕三恶道,保住你的善根。
三乘的弟子来到了空地以后,就坐在空地休息,至少没有火了!他们就跟佛陀说,您当初答应我们的羊车、鹿车、牛车呢?佛陀这个时候从仓库里面开出了又高又大的大白牛车。他说你上去坐,我当初答应你的快乐也是有,另外还有功德庄严。佛陀意思就是说,其实享受快乐跟成就功德庄严是不冲突的。所以三乘的诸子搭上了大白牛车,就快乐地回家了。
这个就是佛陀所谓的两阶段的救拔:第一阶段先免除灾难,离开三界;第二阶段就是等赐大车,直趋佛道。前面的长行文就是在讲这个观念,佛陀为什么要“为实施权”,又如何“开权显实”。
壬二、重颂 分二:癸一、颂立喻;癸二、颂合法
长行文有一段是没有交代的,就是:佛陀离开一段时间,在两千五百年前又来到娑婆世界,看到三界起火了,他为什么生大惊怖、他为什么要改变策略?就是说,到底这个火产生了一个什么样的伤害,佛陀并没有讲,在长行没有讲。
就是说,他当初看到了火,是为什么生大惊怖,到底这个火对我们产生一个多大的影响,这一点佛陀在重颂里面会详细地说明。就是,前面的长行文里面没有交代的,这个火灾带给我们的伤害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火灾一起就容易堕三恶道,佛陀必须在重颂里面再加以说明。
好,我们看经文。壬二的重颂分两段。
癸一、颂立喻 分二:子一、颂总喻;子二、颂别喻
先讲出这个譬喻。那么譬喻当中,先讲这个总喻。
子一、颂总喻 分三:丑一、颂长者家宅喻;丑二、颂五百人喻;丑三、颂火起喻
丑一、颂长者家宅喻
看经文。
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譬如长者 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 而复顿弊
堂舍高危 柱根摧朽
梁栋倾斜 基陛隤毁
这个地方说明这个长者,就是佛陀,离开我们一段时间,在两千五百年又回到三界以后,他看到的这个三界之宅产生变化。他看到什么呢?
“譬如长者,有一大宅。”这个长者就是佛陀,福德智慧具足的佛陀,他来到这个三界的大宅。这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佛陀教化的地方,这个大宅住了很多很多的六道众生。因为佛陀离开一段时间,这个三界之宅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其宅久故”;第二个,“而复顿弊”。就是这个房子又老旧又破败。
诸位!什么叫新房子?我们前面说过,这个是从寿命来判断的。当我们人寿是在两万岁以上的,这个房子是新的,它不容易起火。它各方面的设备都比较坚固,它的预防设施,整个消防系统都非常的完备。但是当这个房子的寿命低于两万岁,正式进入五浊恶世的时候,这个房子就很容易起火了。所以它说明这个房子已经是既老旧又破败。
是怎么个老旧、破败法呢?说是“堂舍高危”,先看老旧。这个堂指的是色界,色界是高层,高堂;舍就是欲界,这个就是指色蕴。色界跟欲界的果报体是老旧、危险。简单讲这个色身就是不堪修行,就是色身羸弱了。
“柱根摧朽。”这个柱根就是我们的命根。前面的堂舍是色蕴,是讲色身;那么柱根是讲行蕴,就是我们的命根。命根摧朽不牢固,就是寿命短暂。你看一个房子,柱子一断,房子就没了,所以它是命根。
“梁栋倾斜。”这个梁栋就是受蕴跟想蕴,泛指整个六识的活动。我们整个修行,开始思惟法义、建立智慧、发菩提心都靠心识。但是不幸的是,当我们的果报体入五浊恶世的时候,我们的心识是倾斜的,就是歪斜不正。就是这个心识的活动闇钝了,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读经的时候很难体会它的法义了。这个心识不灵活了。
“基陛隤毁。”基陛就是第八识。第八识里面有很多烦恼业力的种子,在五浊恶世当中,它很容易开始躁动不安,很容易生起现行。
简单地说,这个身心世界已经进入一种老旧而不安稳的状态。这是老旧。
再看第二段,看破败。
墙壁圮坼 泥涂阤落
覆苫乱坠 椽梠差脱
周障屈曲 杂秽充遍
前面是讲到我们的身心世界进入到老旧,是约时间。长时间的轮回就老旧了,产生等流习惯了,不容易改变了。那么这以下的破败是约空间,约它里面的设备,说是“墙壁圮坼”。墙壁指的是色身,已经不调了,圮坼就是不调了。“泥涂阤落。”泥涂,就是古时候那个墙壁用泥土涂上去,就是这个墙壁已经老化、剥落了,这个指的是我们的皮肤,皮肤已经老化。“覆苫乱坠。”覆苫指的是头发,头发掉落了,威仪不整。
这一段都是指色身,开始就是色身的果报体败坏。这以下讲心识的败坏。
“椽梠差脱。”椽梠是什么呢?我们古代的房子,上方除了有这种柱子的梁栋以外,还有小木条来支撑整个屋顶。这个椽梠指的是整个六识的心识,已经是差脱了,脱离了原来的位置,走位了,心识在取境的时候已经不清楚了,闇钝了。
“周障屈曲。”这个周障屈曲就是它到处攀缘追逐,最后“杂秽充遍”,就到处在六尘里面产生贪爱的烦恼。
这个地方是说明,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年又重新来到娑婆世界以后,他看到了我们的色受想行识的这个三界之宅已经是既老旧又破败。既老旧又破败只是讲一件事情,就是说这个果报体已经怎么样?不是法器,不适合修行了,这个五蕴果报体已经不适合修行。
《楞严经》对这个五蕴讲得很清楚,它说五蕴有两种:
一种是五清的五蕴。就说你福报大、善根好,你生长在人寿两万岁、五万岁、八万岁的时候,你那个身心世界,你一打坐,一坐十几个小时,你拜佛一次可以拜好几个小时。那叫做法器。这个果报体它随顺于修行。
但是,如果你运气不好、因缘不好,你今天是来到五浊恶世的时候,这个果报体怎么样?它不堪修行了。它还适合你享受快乐,但是你要修戒定慧已经不适合,它不是法器了,就是它既老旧又破败。
我们生长在五浊恶世,那怎么办呢?《楞严经》讲出一个办法,它说借而不住。它说你也不能够没有五蕴,没有五蕴你也不能够读经,不能拜佛,你要靠这个色身去拜佛,靠心识去观想皈依。所以它提出一个观念,末法时代的五蕴你只能借,但是你不能执着,只是借假修真。禅宗也是这个概念。禅宗就是说,离心意识参。离心、意、识——这个心,第八识;意,第七识;识,前六识,所以离心意识参就是远离五蕴的意思。你看禅宗的公案,你不能动用五蕴。就是:弟子心不安!将心来,吾与汝安。回光返照,觅心了不可得。就是远离五蕴。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五蕴它所带动的就是一个不好的东西,烦恼跟业力。举一个例子,印光大师说,你老是喜欢在三界里面投胎,就使用这个五蕴,它有什么过失呢?
印光大师很喜欢举文昌帝君作公案。他说,文昌帝君做了十七世的士大夫。古时候能够做士大夫,那是中央级的官员,而且他每一生做官的时候都是为老百姓造福利的,他修了很多福报,所以他第十八世的时候还是往生到欲界天,他要往上升的。但突然间,因为那个时候刚好秦朝末年,大家生活很困难,所以他在往上升的时候看到众生的痛苦,生了悲悯心。所以这个人的念头一动,“仁者心动”,这个念头一动就带动业力了,就到人间又投胎了。仰仗他的福报力,就投胎到汉高祖的爱妃,就是戚夫人那里,做她儿子。就是赵王如意。
诸位!文昌帝君是挟带着十七世的福德力来投胎的,所以他投胎以后,历史上说他有两个特色:第一个,他的脸有帝王之相;第二个,他的个性得到汉高祖的赏识。他觉得这个赵王如意虽然不是嫡长子,但是他的个性、胸量,他的智慧、判断力,都跟汉高祖比较类似;反而吕后所生的儿子,这个刘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跟他的个性不相应。所以汉高祖曾经有一次要废长立幼,要把刘盈的太子给废了,立赵王如意。当然吕后反对,吕后就召集了所有功臣反对,后来汉高祖只好作罢。但这件事情就激怒了吕后,所以在汉高祖死后吕后就报仇了,首先把戚夫人给杀了。戚夫人在汉高祖生病的时候就知道大难将至,她赶快把她的儿子送走,就说你赶快到赵国去,到你的封地去,离开朝廷,或许能够免除这场灾难。但是吕后还是不简单,想方设法把他调回来,把他给杀死。
诸位!你杀的不是一般的人,你杀的是一个大福德之人。所以文昌帝君在那一生受到重大的刺激,因为他平白无故遭此灭门之祸,所以他心怀仇恨,就启动他后来的报复。后面我们就不讲了,总之他那个仇恨心一启动以后,他就变成一只龙,然后就迁怒很多的众生,杀了三千多个众生,后来变成一只毒龙。
我们现在只要看一件事情:文昌帝君在三界轮回,本来是一个谦谦君子,读圣贤之书,修圣贤之道的谦谦君子,他怎么就变成毒龙?请你告诉我答案。这个就是生死轮回,你不知道你来生要去哪里;你的色受想行识隐藏了无量的烦恼业力,你不知道你来生会遇到什么人刺激你。为什么讲“诸行无常”还不太可怕,“诸法无我”最可怕?轮回就像抽签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你来生会遇到哪一个冤家,做出可怕的行为去刺激你的烦恼业力,然后让你堕落。你不知道。
诸位!我们平心而论,文昌帝君能够保持十七世的人身,这个已经是不简单了。你说人身,你前生做人,今生又做人,来生又做人,以印光大师的标准,你能够连续三生做人就很难。你知道吗?印祖说“三世怨”,他说一个人做人,第一生刚开始从三恶道出来,贫穷;有善根的人遇到贫穷他会起惭愧心,修福,第二生享受福报;第三生堕落。按印祖的意思,你人生能够保持三生做人,就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文昌帝君做人做了十七世,都还是士大夫,都没有堕落;到了第十八世遇到了吕后这冤亲债主,刺激他的瞋心,启动他复仇之路,从此以后堕落。
这个就是佛陀为什么生大惊怖。
我们一个资粮位的菩萨是经不起刺激的,说实在的。一个圣人,你刺激他,他没关系,他心无所住。我们对于外境有强烈的感受,这个感受会引起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想很难摆脱感受。这就是为什么当外界起火的时候佛陀会这么的惊怖。因为第一个,动荡不安;第二个,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小孩子什么时候要堕落,你永远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它会激发我们的烦恼跟邪见。环境越不安稳、寿命越短暂,越不容易解脱。
轮回就是你不能经常投胎。按照佛法的意思,投胎的次数要越少越好,因为你每一次投胎都充满了变数。所以从资粮位菩萨的角度,我们到一个地方受生,我们希望一投胎,你要给我长一点的寿命,对我们是有利的。你不敢说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你好歹给我二十劫、三十劫,必须要一个稳定的时间来修学。但是不幸的是,当我们进入五浊恶世的时候,寿命短暂,我们不得不数数投胎。结果,你活了八十几岁,佛法才懂一点就死掉了,来生又是懂一点点又死掉了。完了!这个就是一个大问题,这就是佛陀为什么产生惊怖。
这个地方说,这个房子是又老旧又破败,第一个环境动荡不安,更可怕的是寿命短暂,你不得不经常投胎,你不得不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考验。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冤亲债主会出现,不知道自己心中的烦恼业力什么时候被激发。
这就是佛陀改变策略的重点之一,就是三恶道的危机已经开始出现了。
丑二、颂五百人喻
看经文。
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这个五浊恶世有什么人住在里面呢?有五道的众生。这个五道就是把阿修罗并到其他道去了,这是六道众生。这其中有三十个人是有善根的,是佛陀要马上救拔的。否则善根一旦到三恶道去,即将受到毁灭性的伤害。
丑三、颂火起喻 分四:寅一、颂地上事喻欲界火起;寅二、颂穴中事喻色界火起;寅三、颂穴外事喻无色界火起;寅四、总结众难非一
前面只是说明佛陀看到三界起火以后生起惊怖,并没有说到底火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以下就正式地说明,为什么佛陀看到火以后内心产生惊怖呢?因为它会把我们无量劫来深藏在色受想行识深处的烦恼跟邪见的种子给逼出来,变成一种现行的活动。这个就是佛陀最怕的地方。就是,这个人虽然有善根,但是也有烦恼、有邪见,那你要是不刺激他,你让他有一个稳定的修行生活,他还有可能成就圣道;但是这个凡夫,你一刺激他,他就受不了了。
寅一、颂地上事喻欲界火起 分四:卯一、明所烧之类;卯二、明火起之由;卯三、明火起之势;卯四、明被烧之相
我们看经文。这个经文,因为它比较复杂,我们看附表第十。附表第十就是这个火到底把什么东西给烧出来、给逼出来。
卯一、明所烧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