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集《妙法莲华经》
作品:《 妙法莲华经》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零六面,我们看丑二的“谤毁业因”。
这一科是〈譬喻品〉的最后一科,劝信流通。佛陀讲完〈譬喻品〉以后,为什么要讲这个劝信流通呢?主要要强调两个观念:
第一个,佛陀说:“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它的弘传是有因缘的。众生在权法当中,他一开始修学业果或者修学空性。不管业果也好,空性也好,都是在法力的修学,它没有会归到心性。法力的修学,他一定会落入法执。法执是有限度的,它有时空限度,所以你用法执来修学,修到一个范围就过不去了,没办法突破了。所以,这个人如果觉得他自己在修业果、修空性的时候,修到一个程度,已经被自己的法执给绑住了,想要寻求突破,这个时候是可以为他说《法华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其他的业果、空性,都是“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都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影像。只是告诉你不要造恶,不要执着有相的东西,是以一个“法”来破妄想,所以从一念心性的角度都是唯心所现。也就是说,你必须是善根成熟了,佛陀才可以为你讲《法华经》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在所游方,勿妄宣传”。这是提醒我们后世的菩萨众,你不要看到一个人就跟他讲一佛乘的思想,他可能会产生不信、毁谤,甚至于让他造罪。所以这个“勿妄宣传”就是,你在宣传《法华经》的过程,要谨慎小心、观机逗教。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强调信的重点呢?
龙树菩萨讲到大乘佛法的修学,他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大乘佛法不同的地方,它在修学智慧、理解智慧之前,多了一个信心的修学,这是大乘不共于小乘、不共于人天乘的地方。因为小乘的思想——苦集灭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是可以思议的。你看看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的色身跟内心,你就知道你昨天的五蕴跟今天的五蕴是产生变化了;你看看早上的你跟晚上的你,你也知道有变化。所以你的结论:知道五蕴是刹那刹那生、刹那刹那灭,它是流动的状态。所以,小乘法的无常、无我叫做思议境,我们可以用名言分别,去论证这个道理是对的是错的。
大乘佛法,对不起,不能论证!大乘佛法的理解,往往是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净土宗的核心思想,“感应道交”,说是千念万念为了临终的正念。你为什么临终保持正念呢?你就是临终的时候跟弥陀感应道交嘛。好,临命终的时候你可能在加护病房,可能在自己的家里,总之,你的心提起佛号,这个时候你要生起两种信仰:
第一个,相信他力的摄受。你要相信你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信他。就是说,我业障深重,但是阿弥陀佛可以怎么样?但凭六字出乾坤。那你凭什么相信呢?蕅益大师讲到信他,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叫做“随顺诸佛真实教诲”。他可没有要你去思惟阿弥陀佛的功德多伟大。阿弥陀佛的功德不是用思惟的,不要说凡夫不能思惟,等觉菩萨都没办法去思惟佛陀的功德。那怎么办呢?“随顺诸佛真实教诲。”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证明极乐世界的存在,这就够了!所以,大乘佛法第一个一定是修皈依、修信心。
第二个,你相信佛力的摄受,你还得相信你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凭什么我们业障深重却能够带业往生?凭的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靠的就是回光返照。诸位!回光返照的时候也是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的,它只是一种觉知,不能有意识分别。所以大乘佛法信仰深的时候,都不能有名言的。
当然,这个地方跟我们学习小乘法、学习业果乃至于学习世间的学问是冲突的。世间的学问都是先怀疑,再透过思辨,再找答案。大乘的不思议法门,你一怀疑,你这个人就没有希望得到智慧了,没有希望了。它不能怀疑的,只能修皈依,叫做“随顺诸佛真实教诲”,没有其他的渠道可以进去。
大乘佛法第一个为什么安立十信?小乘佛法一开始就证得初果,它没有什么信不信的。因为小乘佛法没有信仰的问题,它是思议境。大乘佛法第一关有十个阶位,十信位,才有资格谈十住。
大乘佛法的解叫做信解,它要从不思议的皈依,一定要相信才能够理解。那现在有一个问题了:我没有经过学习,我凭什么相信呢?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重点,叫做劝信流通。就是,大乘佛法学习不是看你今生,你今生要学习是有一点晚了,它看你过去生有没有善根。所以大乘佛法,尤其不思议境,是不能勉强的,你没有善根就没有善根了,那你就先学其他的权法。因为它这个信仰的生起,是不能心思、不能思辨、不能论证的,考验的就是你过去生到底做了什么事:你过去生是不是亲近诸佛,是不是学习过《法华经》。
你过去生没有这样的善根的力量,那么佛陀就告诉诸位弘法菩萨:“在所游方,勿妄宣传。”因为这种不思议境,比方说净土法门,比方说《法华经》这种不思议境,你跟他讲,他可能生起毁谤,可能让他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这种不思议的法门都是叫做信解,而不是理解。就是你要先透过你的善根力产生信心。这个信心是没有道理的,是不能讲话的,就是你相信、你相应。那这样的一个信心的生起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过去生有栽培,是师父的法义触动了你过去的善根,所以你才相信的。是这样子的。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譬喻品〉里面的这种所谓的“会权入实”的真理,佛陀讲到流通的问题,特别地劝诫我们“在所游方,勿妄宣传”,你得要判断对方的善根是不是具足,尤其大乘善根是不是具足。
丑二、谤毁业因
我们看丑二,谤毁业因。
如果这个人大乘善根不具足,他就有这个问题,就会毁谤而造作重大的业因。我们看经文
若人不信 毁谤此经
则断一切 世间佛种
或复颦蹙 而怀疑惑
汝当听说 此人罪报
若佛在世 若灭度后
其有诽谤 如斯经典
见有读诵 书持经者
轻贱憎嫉 而怀结恨
此人罪报 汝今复听
这个地方讲到毁谤所造的业因。这个毁谤有两种情况:第一个,直接对《法华经》这个妙法毁谤;第二个,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产生毁谤。
先看第一个,“若人不信”。“不信”,其实没有过失,你只是不相信。那不相信也没关系,你先学中观、唯识,先学一些权法,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把不信提升到一种行动力,你出言毁谤,那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那么这造什么业因呢?断一切世间佛种!你就断绝一切凡夫世间成佛的因缘。《法华经》是让一切凡夫成佛的因缘,绝大部分的凡夫很少人能够走《华严经》的路线,直接发菩提心、直接修六度而成佛的,很少,尤其末法时代。我们前面说过,末法时代的共业是根钝遮重,善根薄弱,他对于大乘的承当力薄弱,他畏怯,心量狭小,所以根钝。第二个,会生长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某种程度,贪爱的烦恼也比较重。所以,末法时代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怎么样?先用权法调伏烦恼,然后再入实法,都是两阶段修学的。一般都是“会权入实”,用对接的方式,很少人直接走大乘的,很少。所以,《法华经》作为先修权法再对接的一个实法,你把它后半段给毁谤了,那么大家就剩下权法,就在因缘里面绕不出去了。不管业果——修随顺因缘,还是站在因缘的对立面修空性,修因缘法、修空性,都不是真实法。
我们讲过,真实的东西不是修来的,它不能够是有创造性——有生有灭的,它一定是本具的东西。权法的核心思想没有进入到我们的生命的根本,所以你一旦毁谤的时候就有两个问题了:第一个,不信。你就因为不信而毁谤,执权疑实。执权就是执着空性而否定一心真如,那么你就只有出离道,没有菩提道了。第二个,有谬解。什么叫谬解呢?执理废事。你听到真如本性以后,你就觉得这个不需要修证,当下就是常乐我净。但是,真如本性有不变义、有随缘义,你一放逸的时候,真如是会现出痛苦果报来的。所以,真如跟因缘是互动的,那么你今天执理废事的后果,就是开始毁谤。
这种不信、谬解以后毁谤,产生两种过失:第一个,不信小善可以成佛,断了缘因的佛种。《法华经》讲到安住真如本性,“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你用一种礼拜、赞叹、称念名号的熏习,都能够让你慢慢地趋向佛道,所以你一毁谤《法华经》,你就断了众生的缘因的佛种。第二个,你不相信理观可以会道。我们不断地观照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每一次的观照就使令我们跟真如本性更加地接近。这种理观就是这样,你不断地观,它光明就越来越大。
所以,你一毁谤《法华经》,你断了两种佛种:第一个,缘因的佛种,善法可以成佛;第二个,了因佛种,理观可以会道。理观跟事修两种因缘被你一断,就所有人都不能成佛了,所以你断绝一切世间凡夫成佛的因缘!凡夫的修学缺乏《法华经》,那一般人只能在人天善法跟涅盘寂静里面打转了。
这个地方就是他造的业因,这是指的对《法华经》的法直接毁谤。
第二种,他没有对《法华经》毁谤,他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产生讥嫌毁谤。
“或复颦蹙,而怀疑惑。”这个人看到有人读诵受持《法华经》,他内心怎么样?颦蹙,就愁眉不悦。皱眉头表示不高兴,而且这个不高兴来自于对法的疑惑不信。
“汝当听说,此人罪报,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斯经典。”
这个地方经文有一点倒装,我们把它做一个梳理。古德说这个“或复颦蹙,而怀疑惑”要放在“如斯经典”的下面。也就是说,这个经文应该是这样顺的:“其有诽谤,如斯经典,或复颦蹙,而怀疑惑。”他是怎么毁谤的呢?他是有一个过程。他第一个过程,看到有人读诵受持的时候,先表示不高兴,先表示疑惑。有人读诵或者书写、受持经典,先有颦蹙疑惑,最后轻贱憎嫉。轻贱就是轻慢,憎就是憎恶,嫉就是嫉妒。总之,他的过程,轻慢也好,嫌恶也好,嫉妒也好,他最后的结果就是产生结恨,他产生了瞋心,最后产生毁谤。
“此人罪报,汝今复听。”我们说过,只有不信是不能构成罪业的,罪业一定要怎么样?要有身口的行动,口业的毁谤,或者身体有些侮辱的行为。
总之,你诽谤《法华经》也好,毁谤受持《法华经》的人也好,你的重点就是断一切世间佛种。我们解释一下。
〈方便品〉说,“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我们本具佛种,就是正因佛性。这个正因佛性叫做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我们众生把无量无边的妄想拨开来,我们内心深处那个明了性是清净的,就叫正因佛性,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迟早。但是,正因佛性要启发起来,有两个条件:第一个要有缘因。你要修学善法,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等,要有缘因。第二个要有了因,你要作理观的智慧。而你谤《法华经》,大家就不修学了,也不理观了,所以事实上也就是间接地断一切世间佛种。
丑三、谤毁罪报
我们看这样的业因会招感什么样的果报。我们看丑三的“谤毁罪报”。这谤毁罪报分成四大段。
前面三段是正报,正式的果报。这个业力有三种正式果报,这是很特别的。一般的罪业,一般是一个正报,剩下是余报。它的势力特别大,它有三个正报,最后才是一个余报。
三个正报,第一个是地狱的正报。看经文。
其人命终 入阿鼻狱
具足一劫 劫尽更生
如是展转 至无数劫
你可能出言毁谤,或者有一些什么侮辱《法华经》的行动,那么这样子,“其人命终”,直堕阿鼻地狱。阿鼻地狱翻成中文叫无间地狱。为什么无间呢?主要有两个“重”:
第一个,时间无间。一般的地狱,他受完痛苦以后会有一段休息,休息以后再受苦。但无间地狱没有休息,就是你发觉你的身体在受刀山油锅,非常的痛苦,痛苦到最后,到了极限,死掉了;死掉以后,一阵凉风吹过来,你又活过来;活过来,在刀山油锅继续地煎炸。所以他基本上几乎是没有休息的时间。这是时间无间。
第二个,空间无间。这也是阿鼻地狱很特别的地方。一般我们造了罪到地狱去,你是拔舌地狱,他是刀山油锅,各受各的刑罚。阿鼻地狱的众生叫做“一人亦满,众人亦满”。阿鼻地狱的每一个人都发觉,所有的刑具上都是自己,所以所有的痛苦你同时都感受得到,你看到自己在刀山油锅,也同时在拔舌地狱等等。所以它这个地方叫空间无间,他整个受苦的因缘是遍满所有空间,所以叫做阿鼻地狱:时间无间、空间无间。
多久呢?“具足一劫。”阿鼻地狱的整个依报环境,一劫以后它这个阿鼻地狱就自动消失,但是因为你毁谤大乘正法的过失太重了,你会从这个地狱再投生到其他地狱,“劫尽更生,如是展转”,乃至于无数劫,等到你这个业报穷尽为止。当然,这要看你的言论、你的行为对佛教界的影响有多深、有多广,来判断你这个地狱的劫数。
我们这里解释一下。这个地狱的正报,它的因缘是这样,一般会到阿鼻地狱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造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是阿鼻地狱的第一种情况,就是五逆重罪;第二个就是本经说的毁谤正法。相对来说,毁谤正法的过失超过五逆重罪。因为五逆重罪只是伤到你个人,你没有去影响别人,而毁谤正法影响的层面是断一切世间佛种。
我们说明一下。这个世间上,比方说喜马拉雅山,有人在那个地方修学,证得阿罗汉果了,值得我们随喜赞叹,圣人出世!但是阿罗汉,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如果你有因缘到喜马拉雅山旅游,遇到他,他会跟你说法。但是他不会怎么样?他不会“为诸众生不请友”,他不会主动地去摄受众生。所以,他从这个生命到死亡为止,他利益众生可能很有限。阿罗汉没有广大的主动的大悲心。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尊佛出世,那是一个不得了的事情,那是诸天欢喜。因为有佛出世,表示他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他那个福德力、智慧力、因缘力都具足了,他一定会建立一个三宝,他一定有僧宝、有法宝,因为他一定有一个全盘的规划。有佛出世以后,他的影响不但是正法,还有佛灭度以后的像法、末法,可能几万年,可能几劫的时间。
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尊佛出世,整个人天、三恶道,有很多很多人因此而善根成熟乃至于得度。而结果,我们毁谤了《法华经》,让这个《法华经》不能够相续流通,这个世界上变成没有佛可以出世了,因为《法华经》是钝根的凡夫成佛唯一的希望。所以,你断了佛种,蕅益大师说,表面上你毁谤《法华经》是断佛种,但是你深入地思惟,佛种既断,正法不行!
诸位!佛法是谁宣说的?可不是阿罗汉宣说的,也不是菩萨宣说的。菩萨是把佛陀的话加以论述,把它衍生出来。是有佛出世!所以,你断了佛种,等于断了法种,因为就没有人出世说法了;断了法种,这个法脉断绝,则不证圣道,很多人就没办法成就圣道了,所以你也断了僧种,就没有僧宝住世了。所以蕅益大师说,你谤《法华经》,是既断佛种,亦断法种,也断僧种。整个凡夫的住持三宝全部断掉,就使令世间进入黑暗时代,就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正法了,那大家只能凭自己的妄想就盲修瞎炼了。
所以他为什么过失这么重?因为他影响的层面。就是说,因为很多人要学《法华经》成佛,成佛以后,他才能够发菩提心、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他规划以后,来人世间示现成佛;结果你这个源头——这个《法华经》的法断了以后,他没办法成佛了,或者延误他成佛了,这个时候影响到整个三宝的住世。所以这个问题在这儿。为什么他阿鼻地狱一劫完了以后,他要不断地受报?因为,你造五逆十恶只影响到你自己,但你毁谤正法,是把众生的善根都给耽误了。是这个概念。
这第一个,地狱的正报。
我们看第二个,畜生的正报。看经文。
从地狱出 当堕畜生
若狗野干 其形??瘦
黧黮疥癞 人所触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