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生刘瑞
作品:《 【武之巅峰:李昂传奇】》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氏女既得自由,泪如雨下,拜谢道:“多谢二位恩人仗义援手,小女子没齿难忘。”李昂与慕容晨阳将赵氏女带回了附近的城镇,安置在一家客栈之中。慕容晨阳轻声安抚着赵氏女,让她先安心休息,他们自会去寻找刘瑞。
赵氏女与刘瑞的爱情,宛如春日初绽的花朵,在岁月的溪流边静静生长。
他们相识于一个明媚的春日。彼时,邻村举办诗会,繁花似锦,蝶舞翩跹。赵氏女随家人前往游玩,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青丝如瀑,仅用一根羊脂玉簪挽起,更显得清新脱俗。刘瑞亦在诗会之中,他身形修长却不失矫健,一袭月白长衫随风而动,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他清逸的身姿。面庞白皙如玉,剑眉斜飞入鬓,双眸深邃而明亮,仿若藏着万千星辰,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抿,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眉宇间透着儒雅之气。
赵氏女被诗会中的一首首佳作吸引,不自觉地走近人群。刘瑞恰好在诵读自己的诗作,他的声音清朗,如潺潺溪流,诗句中蕴含的才情与抱负令赵氏女不禁侧目。待刘瑞诵读完毕,赵氏女忍不住轻声赞叹。刘瑞闻声望去,只见一位佳人面带浅笑,眼神中满是欣赏,那一瞬间,他的心湖泛起了涟漪。
此后,刘瑞常常借着拜访友人之名,前往赵氏女所在的村庄。他们在村边的小溪畔相遇,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游动。刘瑞迈着沉稳的步伐走来,阳光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他拱手向赵氏女行礼,举止优雅,温润有礼。二人交谈起来,从诗词谈到山水,从星辰谈到人生抱负。赵氏女浅笑盈盈,眼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她的回应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夕阳的余晖已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自那以后,他们的感情日益加深。每逢月圆之夜,二人便会相约在村后的小山坡。山坡上绿草如茵,周围环绕着几株桂花树,微风拂过,桂花的清香弥漫开来。刘瑞总是提前到达,负手而立于山坡之上,衣袂飘飘。待赵氏女到来,他便会温柔地牵起她的手,并肩坐在草地上,仰望着星空,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刘瑞会轻轻地握住赵氏女的手,许下一生的誓言:“娘子,此生我定不负你,定要功成名就,与你相伴一生。”赵氏女脸颊绯红,眼中满是幸福与信任,她靠在刘瑞的肩头,轻声说:“君若磐石,妾亦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然而,命运的波澜却突然涌起。刘小年的强娶之举,如同一场噩梦,将他们即将到手的幸福瞬间击碎。赵氏女被困于黑暗的小屋之中,她望着那扇紧闭的窗,心中满是对刘瑞的思念与担忧。她哭泣、挣扎,却无法改变被囚禁的命运。而刘瑞在得知赵氏女被掳后,心急如焚,双眼布满血丝,往日的儒雅被焦虑所取代。他四处奔走求救,却屡屡碰壁。他的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但那份对赵氏女的深情从未动摇。
直到李昂与慕容晨阳仗义相救,他们才得以重逢。重逢那一刻,赵氏女不顾一切地扑入刘瑞怀中,泪水夺眶而出。刘瑞紧紧地拥抱着她,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爱情,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愈发坚贞不渝,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恒闪耀。
李昂四处打听,终于得知刘瑞在邻村的一处私塾中做些杂役,只为能有机会继续读书。他赶忙与慕容晨阳一同前往。见到刘瑞时,那书生正衣衫褴褛地在庭院中清扫落叶,面容憔悴却难掩眼中的坚毅。李昂上前表明身份与来意,刘瑞听闻赵氏女遭遇,心急如焚,手中扫帚落地,就要立刻去见她。
慕容晨阳拦住他,说道:“刘公子莫急,如今虽救下赵姑娘,但你二人前途未卜。你可愿为了她,去考取功名,给她一个安稳的未来?”刘瑞握紧双拳,目光坚定:“我自然愿,只是我身无分文,又如何能去京城应试?”李昂微微一笑:“刘公子不必担忧,我二人愿资助你一切所需。”
刘瑞感激涕零,当即跪地拜谢。随后,他们带着刘瑞回到客栈与赵氏女团聚。久别重逢的二人相拥而泣,互诉衷肠。慕容晨阳在一旁看着,对李昂轻声说:“希望他们能一直如此。”
李昂与慕容晨阳既已决定资助刘瑞上京赶考,便携着他与赵氏女回到了城镇中暂居。此时正值深秋,秋风瑟瑟,枯黄的树叶在街巷中随风打着旋儿,似是在诉说着世间的无常。慕容晨阳心思细腻,在城中蜿蜒曲折的小巷里寻了许久,终于觅得一处幽静的小院。小院四周被几株高大的银杏树环绕,金黄的扇叶层层叠叠,阳光洒下时,斑驳陆离的光影在地上交织,宛如梦幻。“刘公子,赶考途中气候多变,这些衣物可莫要嫌弃。”慕容晨阳将亲手缝制的几套衣裳递给刘瑞,衣料厚实而柔软。
刘瑞赶忙接过,感激道:“慕容姑娘如此费心,刘某感激涕零,怎会嫌弃。”
李昂则忙着筹备盘缠,他穿梭于城镇的各个角落。秋风呼啸而过,吹起他的衣袂。他将自己在江湖中行侠仗义所得的一些财物变卖,又联络了几位昔日的旧友。在那略显破旧的聚贤楼中,李昂与旧友们围坐于一方木桌,桌上的茶水冒着袅袅热气,在秋风从窗棂缝隙灌入时,瞬间消散。众人纷纷慷慨解囊,不多时便筹集了颇为丰厚的一笔钱财。刘瑞见此,眼眶湿润,“恩公,如此大恩,刘瑞实难消受。”李昂拍拍他的肩膀,“公子不必挂怀,只盼你能高中,日后造福百姓。”
为了让刘瑞能更好地复习,慕容晨阳还四处打听。在那晨雾弥漫的清晨,她叩响一扇扇朱门,访来了一位告老还乡的老翰林。老翰林起初不愿再收弟子,慕容晨阳几次三番登门拜访。庭院中,秋雨淅淅沥沥地打在青石板上,慕容晨阳站在檐下,言辞恳切,老翰林终被打动,愿意教导刘瑞。
在老翰林的悉心教导下,刘瑞开启了废寝忘食的苦读之旅。
庭院中那棵古老的槐树,枝叶繁茂,夏日的阳光只能透过缝隙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刘瑞每日清晨便在槐树下诵读诗书,他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回荡在小院之中,与枝头的鸟鸣相互应和。老翰林手持书卷,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微微点头,不时出言指点,“此句诵读,需抑扬顿挫,方能体现其中韵味。”刘瑞闻言,立刻调整,反复吟诵,直至满意。
午后,阳光炽热起来,书房内却清凉静谧。刘瑞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典籍之中,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专注地翻阅着一本本泛黄的书卷,手中的笔不停歇地记录着所思所悟。汗水从他的额头渗出,他却浑然不觉。老翰林踱步而来,看到刘瑞对一篇策论的剖析,不禁夸赞:“此解颇有见地,然仍可深入,从民生之根基处再探。”刘瑞虚心受教,与老翰林展开热烈讨论,思维的火花在言语间碰撞。
夜幕降临,如水的月光倾洒在小院。刘瑞仍未停歇,在烛光摇曳的桌前,他奋笔疾书,撰写文章。赵氏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碗热汤放在桌角,“瑞郎,莫要太过劳累,喝口汤歇歇。”刘瑞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却又透着执着,“娘子,我定要把握这难得机遇,不辜负恩人与你。”说罢,又低头沉浸于文字之中。
一日,李昂走进书房,看到刘瑞眉头紧皱,似有困惑,便问道:“刘公子,可是读书遇到了难题?”刘瑞抬起头,叹了口气,“恩公,这策论之学,我总觉难以把握要义,深恐科考时失利。”李昂笑道:“公子莫急,我虽不通文墨,但这世间道理总是相通。你不妨将心中所想先说来听听,我们一起探讨。”
慕容晨阳也走进来,说道:“刘公子,我曾听闻,策论需结合时政,以独到之见解,切实之方案立论。你饱读诗书,缺的或许只是些对当下朝局民生的了解。”刘瑞若有所思,“慕容姑娘所言极是,我自当多关注些时势。”
秋风渐起,吹落了槐树叶,金黄的叶片在地上铺了一层。刘瑞在落叶的沙沙声中诵读着时政要闻,努力将天下之事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他深知,此次科考不仅关乎自己的命运,更承载着众人的期望与信任。每一个清晨与黄昏,他都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向着那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坚定前行,只待科考之时,能以满腹才华震惊四座,为自己、为赵氏女、为恩人书写荣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