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3qxsw.com

第10章 石头佬救出高福 柳知县拜望姨娘

作品:《 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

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见到高翠兰,只说差官先走了。高翠兰本来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无奈高福是个实心眼,白跑一趟,也不再埋怨他。于是辞别了店家,二人回丘城县了。

来到迎仙桥,高翠兰远远的便看到石佬站在那儿,忙打发高福先走。石佬也看到了高翠兰,忙迎上来问道:“等你们几日了,现在才回去?”高翠兰道:“要不是高福伤没好,早两天就回去了。那两个差官也找不到,你见他们从这儿过去了没有?”石佬道:“我回来之后,一直在这儿,没见到那俩骑马的。”

高翠兰有点着急,道:“那就怪了,高福去找,人家说已经走了。”石佬从容地道:“天下有的是路。他们那些官差,再大的事也耽误不了他们游山玩水,未必非走这条路。”高翠兰道:“噢,看来从西面也能走?”石佬道:“也能走,不过绕点路而已。”高翠兰道:“这我就放心了。”

石佬打量一下高翠兰,问道:“你这一走,还能回福陵山修行吗?”高翠兰道:“您把云栈洞都给找到了,俺早晚会回来。不然,岂不辜负了您老一片心情?”石佬道:“那好、那好,我可在这里侯着你啦。”高翠兰道:“说不定今后找您的事多着呢,先谢谢您了。”施了礼,告别而去。

且说高翠兰与高福回到高老庄,休息了一日,高福便去了县衙。见了知县柳亦风,叩了头,高福忙问:“老爷,两位差官回来没有?”问得柳亦风一愣:“怎么,你没跟差官一块回来?”高福叹气道:“咳,找不到他们了。”柳亦风更急了,忙问道:“那、那我姨娘呢?”高福道:“姑奶奶倒是回来了,可是------”

柳亦风一听高翠兰回来了,松了一大口气,忙道:“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哎,怎么不把她接到这里来?”高福道:“你知道姑奶奶的脾气,她非要回家。”柳亦风度起了步子,自言自语地道:“回家也好,回家也好,只要找回来就好。”

他突然转过身子问道:“你刚才讲两个差官怎么了?”高福便把如何与差官分手,如何只身进山,跌进崖中,九死一生,多亏山里人相救,才找到高翠兰的经过讲了一遍。最后又讲到由于耽误了约定时间,没能找到两位差官。柳亦风听后道:“照这么说,他们比你还要先回来几天呢?”高福道:“找到借宿的那户人家问了,我上山的第三天,他们就离开了。”

柳亦风骂道:“这两个混账东西,回来我再收拾他。”又嘱咐高福道:“你先回去给你姑奶奶讲,我明天就去看望姨娘,有要事商量。朝廷派来的官员还在县衙里住着呢,她老人家无论如何得给我一点面子,要不然,我可就犯了欺君大罪,别说当官了,全家都没命了。”

高福听了,一头雾水。忙问道:“什么事,这么厉害?”柳亦风道:“这是官场上的事,你也别问了,只有姨娘能救我。你回去就这样跟姨娘说就行。”高福不便再问,赶紧回了高老庄。

高翠兰听高福回来学说的一番话,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愣住了神:“什么事,会这么严重?”仔细想了想:“不就是柳亦风上个 ‘孝女赋’吗。说的也没什么假话,怎么就是欺君之罪了?”她思来想去,寝食不安。

第二天,柳亦风便携夫人乘小轿来到高翠兰家。叩见毕,让了座,柳亦风的夫人何心如坐在高翠兰的身旁,先是问寒问暖,又忙叫差人送上带来的丝绸,点心等礼物,高翠兰收下后,吩咐高福带跟差、杂役等到客房休息,接着便同何心如拉起了家常。

絮叨一番之后,高翠兰方问柳亦风:“听高福说,你犯了欺君大罪,到底怎么回事?”柳亦风道:“还是为了高福说你成仙之事,奏报了圣上。我也是出于好意,知道你喜欢清静,不愿意去进皇宫,才这样做的。谁知道圣上是个认真的主儿,偏不相信。幸亏圣上上次派来的礼部侍郎、李大人从中周旋,要不然,早就降罪了。不过------”

柳亦风顿了顿,高翠兰问道:“不过什么?难道还非要老身去皇宫吗?”柳亦风道:“不是、不是,姨娘不要生气,不是这个意思。姨娘不愿意抛头露面,向佛求静的心我已向李大人讲的清楚,李大人也在圣上面前极力赞扬您行孝为善的品格,因此,这次圣上开了大恩,要重建清莲寺,您哪儿也不要去了,在那里便可以修行个圆满功德。”

高翠兰不解地问道:“什么,重修清莲寺,难道与我还有关系?”何心如抢着道:“姨娘,还没听明白,就是因为您,圣上才下旨重修的呀,而且还赐命‘天恩寺’呢。”高翠兰扶着何心如道:“别瞎说了,你姨娘可担当不起。”何心如道:“我说的全是实话,不信,你问问我家老爷。”

高翠兰看着柳亦风,疑惑地道:“重修寺庙,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你怎么给高福讲,说什么只有我才能救得了你。怎么,圣上既然要建天恩寺,还要治你的罪,也把我牵扯进去了?”柳亦风道:“姨娘有所不知,这颁旨重建清凉寺,全是姨娘的德行感动圣上所为。可那李大人领旨来建天恩寺,却不见了姨娘的踪影。您想想,这还不是欺君之罪吗?倘若你老人家不回来,别说我全家性命不保,就连李大人也同样吃罪不起!”

高翠兰这才明白其中缘故。道:“噢——这么说来,我哪儿也去不得了?”柳亦风道:“你不是一心向佛吗,为什么还要到其他地方去?这清凉寺现在虽然庙小僧少,可是等这天恩寺建成了,那可是大唐一流的寺院。到时候肯定是高僧云集,香客不断,这才是是你修行的好地方。”

高翠兰却道:“这地方好倒是好,可离家太近,认识的施主太多,总是摆脱不了世俗的困扰。我可不是个喜欢讲究排场的,总想一个人躲远远的,这样才能静下心来。”

何心如听高翠兰说出这样的话,心中凉了半截。赶紧问道:“姨娘,您不会再走了吧?”柳亦风也连忙跪下道:“姨娘,您可千万不能再走了,佛道以慈悲为怀,即便要走,也得等到天恩寺建成之后。”

何心如见柳亦风跪了下来,忙拽住高翠兰的胳膊道:“姨娘,您要是再走,我跟你一起走,我也出家了;你走到哪儿,我跟到哪儿!”高翠兰道:“你也四、五十岁的年龄了,怎么还耍小孩子脾气?你上有老、下有小的,怎能跟我比?听姨娘的话,好好过你们的日子,不要胡思乱想!”

何心如道:“我一辈子都听姨娘的话,但姨娘也该听我一句话吧?” 高翠兰道:“还跟我讲价钱了。有什么话,尽管说。”何心如道:“我把你接回家,咱哪儿也不去了,这总行吧?”

高翠兰心中想道:“常言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孩子从小多么单纯,现在跟着个当官的,心眼也学得多了起来。把我接到你们家,还不得全听你们的?”于是就坡下驴,做个顺水人情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们孝顺,可是我一个人清静惯了,谁家也不去。这样吧,看在外甥女的面子上,还是听你家老爷的,我无论如何也得回清莲寺呀!”

柳亦风就等着这句话呢,连忙叩头:“还是姨娘疼爱晚辈,谢谢姨娘大恩!”高翠兰道:“快起来吧,什么恩不恩的,自己一家人,不要说那些外话。”

见柳亦风坐了下来,高翠兰语重心长道:“说句实在话,我原来去清莲寺,也不是本意,只不过是看透了尘世,不愿抛头露面去见什么圣上,是你们逼的我进了清莲寺。当初你们反对我出家,现在可好了,我费千辛万苦,刚找到一个与世隔绝,修身养心的好去处,你们又逼着我去清莲寺,真是身不由己,这一辈子都得听你们的呀!”

柳亦风道:“都怪甥婿无知,猜不透姨娘的心思。”何心如也跟着道:“外甥女婿不是一心一意为您好吗?还想着让你老人家到皇宫里去享受享受呢,没想到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说得高翠兰笑了起来。

眼看到了中午时分,高福早已准备了饭菜。高翠兰好长时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外甥女了,难得在一起吃顿饭,也算是天伦之乐。何心如看姨娘高兴,亲自斟了一杯酒,敬上高翠兰。高翠兰本不愿意饮酒,禁不住外甥女三说两劝,竟然连喝三杯,然后道:“我家同胞三姊妹,亲如一人;只有你一个女儿,视同亲生。今天你来看姨娘,喝你最后三杯酒,以后出了家,再也没有相聚的机会了。”

何心如听了这番话,泪水“刷”地掉了下来,哭泣着道:“姨娘说什么话来,出家不就是住在庙里吗?我会经常来看你的。如果以后不能相聚了,孩儿说什么也不会让你去出家的!”高翠兰道:“你不明白‘出家’的意思,出了家,就不会再有亲情了。”何心如瞪大眼睛道:“什么,出家就没有亲情了,那您出什么家?”

柳亦风一看话题不对,连忙站起来劝道:“佛门本是清静的地方,自然有很多规矩。只不过不能像在家中一样随便,但亲情总归是亲情。那是心中的事,怎么会抹得掉?”高翠兰道:“说的也对,亲情是心中的事,也只能存在心中了。”

何心如拉住高翠兰:“姨娘说这话,我就更伤心了。我以为出家是您的本意,不想让您走远。圣上又这样抬举您,颁旨要建天恩寺,您应该回来的。可我不知道,原来您是不情愿出家的呀?”

高翠兰道:“我在清莲寺已经住了几个月,那真叫‘遁入空门’,吃斋念经,七情六欲忘得干干净净。我本来要剃度受戒的,可是佛门也不知道那么多的规矩,一是要等规定的度僧日,二是年龄还有讲究,说什么‘六十一去,不得受大戒’,主持一个劲的问我的年纪,我说了她还不相信,反而对我讲,‘七、八十岁的人了,还出的什么家,受的什么戒?’你说我这么大年纪的人,出个家还要受这窝囊气,我真的不想在那里住下去了。”

柳亦风见高翠兰说出这番话,忙安慰道:“这次可不比往常,圣上是因为您才建的天恩寺,到时候就都要听您的了。”高翠兰忙道:“你千万别这样说,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叫人家听我的?”柳亦风道:“姨娘是个聪明人,没有不懂的,就怕没见过的。上次我跟李大人去清莲寺,姨娘一口一个‘老衲’、一口一个‘施主’的,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别说我跟听天书一般,就连李大人都懵了,他在回去的路上还一个劲的夸哪,直说姨娘了不得、了不得呀!”

说得何心如笑了起来。高翠兰听说李大人也夸了自己,心中暗自忐忑,主动斟了一杯酒,道:“我这个人哪,一辈子没给你们这些当官的打过交道,又不会奉承,能有什么了不得的?来,我敬你这个当官的一杯!”

柳亦风忙站起来道:“岂敢、岂敢,甥婿承当不起。还是我来敬姨娘!”说着话,端起酒杯,又连敬高翠兰三杯。

高翠兰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在家中的聚会,不想冷落自己的亲人,便喊来高福也来给姑娘、姑爷敬酒。

柳亦风没想到高翠兰今天会如此热情,心中十分高兴。暗想道:“姨娘虽然年过七十,但是光长年龄不见沧桑,仍是个充满活力之人,出家当尼姑绝不是她的归宿。她自己也说进清凉寺不是初衷,历尽艰辛到处去寻什么清静之地,心中一定藏着什么秘密。于是趁着喝的面红耳热,故意问高翠兰道:“姨娘刚才说找到一个修身养心的好去处,难道比清凉山还清静吗?”

高翠兰还没接话,高福喝了几杯酒,便口无遮拦,道:“那地方不能去,穷山恶水,是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即便是出家,也不能到那里去。”高翠兰道:“你懂什么?没有人烟的地方,才是修行的好去处。那里可是神仙修炼过的地方。”何心如道:“噢,我明白了,原来姨娘真要修炼当神仙?”高翠兰道:“别瞎说了,神仙能是容易修出来的吗?”

柳亦风道:“姨娘本来就是修出来的神仙,你们想想,世上能有几个人有这长生不老之身?其实早就是位活神仙了。这次圣上颁旨重建清莲寺,赐名天恩寺,就是意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善行天下,姨娘更是功德无量哪!”

高翠兰被捧得有些晕晕乎乎,却故装生气地道:“县太爷,你怎么又说起官话来了,我哪里有什么功德?这话可不要说给我听。”何心如忙拦住道:“姨娘,这可不是官话,这是实话呀。”

高翠兰瞪着她道:“怎么,你们还一唱一和?其实,我跟你们说实在话,什么事情都要看透。当今圣上当过尼姑,她自然信佛了,敕建的寺庙何止这一处?你们千万不要说是为谁而建的,应当说那是为了弘扬佛教才建的。再说了,我是一个不懂佛性的人 ,年龄也大了,本来是寺庙里不愿收留的,可你们还非要我去,我也没办法,只得进去了。但丑话说在前,我去了,你们这些当官的千万别拿我当话压人家,也千万别叫我管事,我也管不了什么事。我平常喜欢自己烧饭的,就在斋堂里帮帮忙也好。人家寺里是有规矩的,年纪大了不得受戒了,不受戒也罢,就像俗家弟子一样,也自由许多。到时候,庙建成了,人家看着碍眼了,走的也便当。”

柳亦风道:“你老人家想哪里去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她们知道你为清莲寺造福了,那住持、师太也得看您的眼色说话。巴结你还来不及呢,谁敢说你半个不字,谁敢让你去烧火做饭?”

高翠兰道:“我的姑爷,你千万别这样说了,这都是我自己的主张。你们这些当官的硬要抬举我,叫我这样那样的,我可是扶不起的阿斗,我还真不去了呢。”

柳亦风知道高翠兰的脾气,恐怕话多了再出差错,立即起身道:“姨娘说得极是,回去我禀报李大人,一切都按姨娘说的办。”说着话,又亲自给高福斟了一杯酒,道:“这次幸亏你去找到了姨娘,立了大功,本县也敬你一杯。”高福受宠若惊,赶紧谢了县太爷,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用餐毕,柳亦风要回县衙,安顿高翠兰道:“您先在家中好生休息,等几日我派人来接你去清凉山。”高翠兰正要推辞,何心如却要留下来陪姨娘几天,柳亦风自然同意,高翠兰也劝不住,只得把她留了下来。

不几日,柳亦风派来了两乘小轿,何心如亲自把高翠兰送到了清莲寺。按照李大人的吩咐,师太慧清给她取法名妙灵,其实是“妙龄”的谐音。

李大人也曾带领官员前来看望高翠兰,高翠兰想得开了,并不回避,还情愿跟李大人多聊几句。从此,高翠兰便在寺中住了下来,一直到唐会昌年间,遇到一场空前绝后的“法难”,才不得已离开天恩寺。正是:

都说佛能保平安 怎料沙门也遭难

皇帝决心要灭佛 如来只能回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