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血雨腥风灭佛令 侠肝义胆石作媒
作品:《 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一秒记住【3q中文网 Www。3qd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却说高翠兰住在清莲寺,众尼对她敬重有加,都喊她叫“妙灵师父”。慧清住持对她更是抬眼高看,她知道高翠兰的脾气怪,怕不听自己的话,每天起床后先去看看高翠兰,请安似的问候几句。平常也都顺着她的意。高翠兰是个知足的人,和大家相处很好,没事就喜欢到厨房里帮忙,日子过的还算开心。
再说天恩寺工程浩大,动用了成百上千的民工,三年多的时间才算完工。建成后金碧辉煌,宏伟壮观,气势非凡。成为当代最大的女众丛林。
李侍郎本来就是个丹青高手,天恩寺宝殿造像时,他特意绘出一张无量寿佛画像,让工匠们模仿塑造,佛像面孔极像武则天。
天恩寺建成后,李侍郎回朝奏报,便把自己绘制的那张天恩寺宝殿佛像图献给圣上,武则天看后十分高兴,大加赞赏。先后派出数名高官前去观瞻,并按照佛法选择吉日,召集地方官员以及名寺的高僧去天恩寺举行盛大的落成暨佛像开光仪式。
天恩寺本来名声在外,加之传说寺里住着一位长生不老的活菩萨,一时间僧尼云集,香客风涌而来,香火十分旺盛。清凉山下也纷纷建起客栈,饭店,商铺林立,很快形成集市,热闹非常。
高翠兰在寺中不知过了多少年。开始,外甥女何心如还不断来看望她,报知高翠兰的两位姐姐先后去世,高翠兰知道后十分悲痛,曾为她们焚香诵经,超度亡灵。后来柳亦风调任,何心如年岁也大了,就断绝了消息。
高福也来看望过高翠兰,高翠兰多次要把家产交给他,可是高福一再推辞,不愿接受,只讲这个家永远都是高翠兰的,即便自己死了,也会给儿孙们交待,看好这个家。说得高翠兰也没有办法。
寺里的住持“走了”一个又一个,尼众“换了”一批又一批,唯有“妙龄师父”依然如故。后来的沙尼哪能摸清她的底细,只听传说,乱猜她的年龄,可有的相信,也有不信的。但是有一点,全寺的尼姑,没有不称她为“师父”的。
一些远路的香客慕名而来,专门要看看“长生不老的尼姑”,高翠兰哪肯承认?总是指向别人,于是你推我是,我说你是。别管谁是,香客们只要看到一个,就算是了。这也是寺中唯一能开的一个玩笑,其实也违反了僧尼“不得打诳语”的规定,因为这件事是先发生在妙灵师父身上的,就没有人追究。
但是后来内部有了约定:当施主问第一个人时,可以指第二个人,但第二个人决不可再说是第三个人,否则会影响寺内的声誉。出家的女孩子多是苦难出身,到了寺庙里又法规森严,整年也露不出个笑脸来,能开这么点玩笑,也算是个乐趣了。
高翠兰在寺院住了这么多年,只知道佛教三归五戒,讲经说法,为的是劝人为善,普度众生。所以每逢遇到天灾人祸,她都尽力熬粥布斋,救济百姓。而且远近的人都知道有一个长生不老的师父做的粥能治百病,没病的吃了也能延年益寿,所以天恩寺一直名声在外,香客如云,香火旺盛。
常言说,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大唐把佛教推向发展的极盛时期,也对佛教进行了一次致命打击。
会昌年间,经济衰退,民不聊生。有近臣向唐武宗奏报,由于寺院持续发展,僧尼之数不断上升,占有大量的土地、财产和劳力,削弱了朝廷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使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笃信道教的唐武宗,痛恶崇佛穷国的弊端,于是对大臣们道:“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他认为国力不振、社会风气不好,都是崇佛造成的,于是下决心灭佛。
会昌二年,唐武宗开始没收寺院财产。会昌三年,唐武宗下“杀沙门令”,这时,正巧有人举报藩镇的奸细假扮僧人藏在京师,京兆府乘机大搜捕,在长安城中打死的僧人就有三百余人。会昌四年,敕令尽拆大型寺院、佛堂,勒令僧尼还俗。
天恩寺毕竟是敕建的寺庙,距离京城较远,一时还没有受到损坏。然而,消息传来,全寺尼众惊恐不已。高翠兰是个不管大事的人,听说后也没太放在心上。
到了会昌五年,唐武宗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面毁佛运动。勒令全国除东西二都可以留寺两所,每寺留僧30人;各节度使治所留寺一所,其它寺庙全部拆毁,僧尼全部还俗。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铁器交本州铸为农具。
突然一日,官兵来到天恩寺,召集所有人员,传达皇上旨意。寺内顿时如炸开了锅一般,几百尼众乱成一团。懂事的回房拿了细软便走,胆小的沙尼只是哭天抢地,哪里顾得收拾东西,就被官兵赶出寺门,四散而逃。可谓是有家的归家,有亲的投亲,无家的流离失所。空留下一座富丽堂皇的寺庙,任凭官兵们抢掠、毁坏。
高翠兰当时听说官兵进了寺,才知道祸事真的临头了,后悔自己没有及早离开天恩寺。她没跟着众尼去见官兵,反而躲回房内,收拾自己随身携带的东西,乘乱溜了出去。
高翠兰出了天恩寺,直奔高老庄而去。这些年来,认为自己“出家”了,只知道吃斋念佛,默头打发日子,从来没有计算过年月。她明明知道自己熬走了几代人,已经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但是对家的印象,在她的脑海里还同昨天一样清晰。
来到高老庄,她才知道自己错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院一墙都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了,再也找不到自家的那所院落,打听不着一个叫“高福”的人,连高福的儿子“高义”的名字也无人知晓。她哪里知道,从武则天执政到唐武宗当朝,已经近二百年的岁月了。高翠兰终于打破了“回家”看看的“奢想”,完全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
可是,既然来到高老庄,也得到父母的坟上去看看,她凭着印象找到了坟地,看到墓碑还在,心中稍微安慰了一些。于是便去买些纸钱来烧了,哭了一场,这才不无遗憾地走出了高老庄。
高翠兰自打进寺修行,一直认为佛教以慈悲为怀,是个普度众生的清净场所,皇上给予很多保护措施,甚至犯了死罪的人进了佛门都可以免死,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也不再自寻烦恼,另找出路,连那次千辛万苦去寻的福陵山也早已丢在脑后。没想到兴佛的是圣上,灭佛的也是皇帝!弄得如今无家可归,千般苦楚,与谁诉说?高翠兰思来想去无路可走,只能前往迎仙桥,去找石佬帮忙再寻福陵山碰碰运气了。
高翠兰一路走来,看到的情景于上一次大不相同。原来是村庄零落,人烟稀少,大唐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特别是几个有作为的皇帝的治理,形成的大唐盛世面目犹在,人口增多,集市繁荣,道路也宽敞很多。然而,她一路看到的寺庙也不少,可每处都是寺舍破落、佛像露坐、僧尼皆无,心中越发悲凉起来。
唐武宗这次灭佛,共拆寺院4600余所,连私立的四万余处僧居也不放过,收缴良田数千万顷,强迫还俗的僧尼26万多人,与官府对抗被杀的、逼死的、饿死的僧尼不知其数,这是佛门几百年来一场少有的浩劫。
高翠兰是在寺院中住惯了的,从未出门化过斋,好在身上还有点存了多年的银子,可以买些东西吃。但是吃惯了素食的她,嗅到酒店里的那种味道就有些恶心,只想到村户人家中换些馒头之类的食物充饥。于是便找了一个看似富户人家,没想到刚进门,便被赶了出来。高翠兰莫名其妙,忙问道:“为何赶我走?”那主人道:“你没看见到处张贴的告示,凡是化缘、化斋的僧尼,不但不准给饭食、财物,而且还要捉拿送官府。俺也没功夫送你去,你还是赶紧走吧!”
高翠兰才想到自己还是一身尼姑衣服,现在的僧尼都是犯法的,这样的穿着出不得门了。赶忙施礼道:“东家,俺不是化缘的,俺还有些银子,走得饿了,想换个馒头吃。”
那人听说有银子,便把高翠兰领进院子,转身关了门,嘟囔道:“哎,什么世道呀,和尚、尼姑都犯了法。”又对高翠兰道:“真巧,中午刚蒸一锅杂面馒头,剩的还不少,你就将就着吃点吧。”说着话,把她领进了厨房,喊老婆给她热了些汤。
看着高翠兰吃完饭,道:“这年头,日子都不好过,官府不让施舍。不过没关系,你有零钱就给点,没有也就算了!”高翠兰道:“大哥大嫂,想跟你们商议件事?”
那男主人一听这话,就以为她没带银子,是个骗吃骗喝的。不耐烦道:“别说了,你们这些出家人哪里有钱买饭吃,俺也不在乎这顿饭,你走吧!”
高翠兰掏出一块碎银子道:“大哥大嫂,我这里有些银子,不知道够不够?”那男主人看高翠兰真的拿出了银子,庆幸自己没说太难听的话,忙道:“怎么不够?其实两个小钱就够了,哪能要你的银子?”
高翠兰对那女的道:“我还有件小事想求你们?”男主人道:“不要见外,尽管说。”高翠兰道:“我是从天恩寺走出来的,不知道佛门弟子行不得路,早晚会被人抓了。大嫂可怜我,有穿不着的衣物送俺一件,也算你大发慈悲了!”
那男主人对老婆道:“能帮的当然要帮,快去捡两件来,千万别小气。”那女主人果然去堂屋中取了一套旧棉衣、两件单衣来,高翠兰付了银子,换上衣服,千恩万谢告辞了。
走了几日,终于来到了迎仙桥。她本来一心想找到石佬,请他带自己去福陵山找个安身之处,没想到这唯一的愿望也难以实现:迎仙桥的石栏已经毁坏,桥下的那尊石佬像也没了踪影。高翠兰的心顿时凉透了,她回忆起上次去找福陵山的惊险历程,不但山没找到,而且连累高福险些丢了性命。这次如果找不到石佬,自己如何再敢去爬那剑锋山?
高翠兰不甘罢休,她知道石佬是有灵性的,于是站在桥头高声呼喊:“石佬爷,石佬爷------”喊了半天,哪里有人答应?
高翠兰此时已经心力交瘁,不由自主地瘫倒在桥边。真乃人到背运时,处处是绝境,她真想大哭一场,可又哭不出声来,只是慢慢地昏睡了过去。
高翠兰醒过来时,看见面前站着一位妇人,旁边还站着个十来岁的小孩。那妇人看高翠兰睁开了眼,忙问道:“这位大姐,天色已晚,为何睡在这里?”高翠兰挣扎着坐了起来,道:“千里寻人,迷了路,再也找不到了。”
她打量一下这位妇人,问道:“你们是?”那妇人道:“俺们是去庙里上香的,回来路过这里,看你睡在这桥上,故来问问。”高翠兰听说是到庙里上香的,忙问道:“这里还有庙吗?”那妇人道:“有呀。听说外面的和尚庙都扒了,可俺这山上的神仙庙好着呢。”
说着话,便指着近处寄云山上的那座庙道:“你看,就在那儿。那位神仙可灵着哪,俺村里的人都去给他上香,求他保平安。”高翠兰问道:“这庙里供的是哪位神仙?”妇人道:“听说原来叫他石仙,惯了俺都喊他神仙了。”
高翠兰一听“石仙”两个字,突然想到:“难道是石佬吗,他怎么会搬到庙里去呢?”正在疑惑,又听那妇人问道:“大姐,你要到哪里去?是累的还是饿的,晕倒在这里?”
高翠兰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道:“只顾赶路,两天没吃东西了。这一带有个福陵山,知道吗?”那妇人摇摇头。却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饼,道:“这里离俺家有点远,要不就带你回家做饭吃了。这是孩子剩的饼,你也别嫌弃,充充饥再去找。”高翠兰谢过妇人,接过饼,那妇人便拉着孩子走了。
高翠兰吃着饼,站起身来,向四周观察了一番,时过境迁,往日的仙界如今变成人间,小天河两岸增添了不少村庄。她又仔细看了看山半腰处那座正对着迎仙桥的神仙庙,决定到那里去看看。
高翠兰费了好大的劲,爬到山上。神仙庙并不大,灰瓦红墙,一个小院。虽然有些破旧,可山门匾额上的“石仙庙”三个字依然清晰可见。进了山门,院内有几棵古松,树下有石桌、石凳,后面便是三间正殿。高翠兰走了进去,看到石案上香炉中几支被点燃的香火,冒着缕缕青烟,石案后供奉着两尊造像。果然有些象石佬的样子。高翠兰忙跪下拜谒,祈求神仙保佑。
这时,石佬已经认出了高翠兰,便从神像中走了下来,哈哈笑道:“我说这么晚,还会有人来?原来是高‘真人’呀?”高翠兰吓了一跳,抬头看时,果然是石佬。不由得惊喜万分,忙喊道:“石佬爷,您还笑呢,险些见不着面了。”
石佬忙扶起高翠兰,道:“我等你三年、五年、十年、百年,一直以为你要去福陵山呢,可始终不见踪影,怎么现在才来呀?”高翠兰道:“一言难尽,现在是走投无路了。”也不再客气,顺便拉个蒲团坐下,把自己的遭遇叙说了一番。
石佬感叹道:“难为你在寺庙中过了这么多年。我也听说皇上下令灭佛,拆毁了所有的寺庙,幸亏我这儿是座神仙庙,当今皇上是个信道的主,才没人来拆。”
高翠兰疑惑地问道:“你怎么在这里建座庙?”石佬道:“哪儿是我建的,你听说过自己给自己建庙的吗?”高翠兰道:“那是谁建的?”石佬道:“说来话长了。”接着便席地而坐,讲出一段惊天动地的故事来。
“我呀,就因为肯说话,头上还落个大疤呢。今天要不是碰见你,找谁说去?你知道我也苦呀!”
说着把头伸给高翠兰看,高翠兰看到石佬头上确实有一个大疤痕。问他怎么回事,石佬道:“善人恶报呀。你想想看,你有长寿之异相,如有高人指点,定能修入仙界,哪能让你去受这么一番苦难;我乃石头成精,若有仙人提携,也能修成正果。只可惜咱们找不到一个引路之神哪。我和那孙猴儿不同,他生性灵巧,学了一身武艺,打出了一片天下。而我呢,生成老像,没他那个本事。本想积德行善,没想到却做了一件蠢事,得罪了王母娘娘,差一点没了性命。”
高翠兰瞪大了眼睛,问道:“什么事,竟然得罪了王母娘娘?”石佬道:“在这以前,有一个叫张山的落榜书生,不知怎么来到这座桥上,呼天唤地,骂朝廷不公,奸臣当道,官场腐败,考场作弊,说他一连三考不第,主考官还把他的文章曲解为辱骂朝廷,险些丢了性命。又说自己饱读诗书,枉有才华,既不能报效天下苍生,学有何用?生有何益!说的悲切,哭的伤心。没想到他说着说着,站到了桥栏上,就要往下跳。多亏了我两条腿跑的快,一把抓住了他。他还不让救呢,一个劲的跟我拨楞,可书生毕竟是书生,没多大力气,挣不脱我的手,总算把他给救了下来。
“我就开导他说‘读书人考不中的多的是,不能都去寻死呀?’他说‘当今天子,不如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当年推行贡举制度,为的是杜绝官员世袭的弊端,从读书人中选拔治理天下的人才,可是如今考场却被贪官把持,收受贿赂,颠倒黑白,官场如此,永远没有希望了。’我跟他说,‘不当官当个老百姓,也自有乐趣。’他说‘没有乐趣了,父亲早亡,全靠母亲培养。本来是要赡养母亲的,可是母亲也因病去世。现在人眼皮子最薄,原先定的婚约,也被人家解除了,还有何面目立足于人世间?
“我看他痛心疾首,知道不好劝,正为难之时,忽见桥上走过来一人,我急忙上前想请她帮忙来劝。仔细看时,却是一位妙龄女子。我也顾不得那么多,反正一条人命要紧,便请她前去劝说这个张山。谁知道那女子不买我的帐,说有急事,执意要走,一使劲挣脱了我的手。正无可奈何,没想到那书生又爬上桥栏,要往下跳。我大喊一声‘别跳’,上前一把抓住了他。
“没想到那女子看到这一幕,竟然转回身来。见我拉不住他,便来到跟前,问那书生‘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跳水?’没想到这张山听到女子的声音,也不闹了,回头一看这女子,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说道‘小生已看破红尘,小姐莫要见怪。’
“这女子见书生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起了怜悯之心,竟苦口婆心地劝起他来。我看张山能听进那女子的话,自己便撤了出来。后来,我见她两个人越谈越热乎,也算是郎才女貌,只想到救人之命,成人之美,也没问三七二十一,便当起了大媒人,几说几讲,真没想到那女子居然同意了。我以为这是天赐缘分,便搓土为香,让她二人在迎仙桥上拜了天地。”
高翠兰笑道:“这么简单?”石佬道:“就这么简单,我看那女子是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跟着张山回家了呢。”高翠兰道:“你既当了媒人,又成了救命恩人,也算积大德了。”石佬道:“你还开心哪,大祸临头了!”高翠兰问道:“怎么了?”石佬道:“你知道这女子是谁吗?她是王母娘娘的使唤丫头——翠灵仙子!”高翠兰吓得‘啊’一声,接着石佬又讲出一串故事来。
原来这翠灵仙子受王母之命,是去通知几位大仙来瑶池赴会的。这翠灵平时哪有走出宫门的机会,好不容易得到这个差事,赶紧办完了公事。回来途中心情甚是开朗,拨开云头徃下一看,只见青山叠翠,绿水如织,春花烂漫,稻菽成茵,不是仙界,胜似虚境。她心中按捺不住,便落下云头。